侃天下|日本恢復商業捕鯨三年,鯨肉交易價再創新高

齊魯壹點 發佈 2022-09-19T08:00:57.046570+00:00

位於日本東京江東區的著名水產批發地豐洲市場,9月2日迎來今年首批大型鯨鮮肉,交易量約2噸,最高價為每公斤21萬日元。

記者 趙世峰

位於日本東京江東區的著名水產批發地豐洲市場,9月2日迎來今年首批大型鯨鮮肉,交易量約2噸,最高價為每公斤21萬日元(約合1.02萬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創下日本自2019年重啟商業捕鯨以來鯨鮮肉交易價格的最高紀錄。

長期以來,日本大肆捕鯨招致環保團體的反對和抵制。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並重啟商業捕鯨,遭到反捕鯨團體「海洋守護者協會」的強烈譴責。

大型鯨鮮肉在東京上市

今年6月6日,日本在北海道正式啟動商業捕鯨活動。據共同社報導,當天就有一頭小鬚鯨被捕獲,在今年日本確定的全國商業捕鯨計劃中,一共要捕獲133頭小鬚鯨。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東京豐洲市場9月2日上市的鯨鮮肉是大型布氏鯨,系大型捕鯨企業「共同船舶株式會社」8月24日至26日在青森縣沿海捕獲的5頭鯨被分割後的鮮肉。其中,售價最高的是被視為稀有部位的「尾肉」,被水產批發商山治買走。山治社長山崎康弘表示,「我一直買最好的部分,富有脂肪、柔軟」。據說,這些鯨肉將向壽司連鎖店銚子丸和東京都內的高級餐館供貨。

位於東京台東的鮮魚店吉池9月2日也在店內銷售了鯨鮮肉。吉池的食品部長高橋與一郎說,「(鮮肉)生吃沒有腥味,非常好吃。可以品嘗鯨本身的味道」。一位居住在東京的顧客說,「我經常用醃製的鯨皮來做醬湯,這次是第一次買鮮肉」。

自17世紀江戶時代以來,日本迅速發展的城市和激增的城市人口催生了對鯨脂和鯨肉的巨大需求,鯨肉成為日本人的重要食物。於是,在日本各地紛紛出現以捕鯨為業的專業集團「鯨組」。明治維新後,隨著日本畜牧業發展,鯨肉需求逐漸下降。從1909年開始,日本的捕鯨船隊開始涉足南極海域,到1936年,南極海域的捕鯨量已經占到了日本捕鯨量的96%。二戰後由於物資匱乏,駐日盟軍司令部放寬了對日本漁船捕魚範圍的限制,允許其在硫磺列島和小笠原群島捕鯨,日本再次開始全國性食用鯨肉。上世紀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鯨肉是日本人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在日本,捕鯨除了食用鯨肉外,還開發出其他產品。鯨的肌肉中含有一種名為咪唑二肽的胺基酸,是鯨能長時間持續運動的力量之源。日本從鯨背部的瘦肉中提取一種稱為鯨肌肽的成分做成保健品,據稱人服用後有緩解疲勞的功效。

日本佐賀縣有一種名為「玄海漬」的特產醃菜,使用鯨的軟骨製作,據說已有120年歷史。其做法是先將鯨軟骨切成薄片,然後用鹽醃漬一年,之後再將醃過的軟骨與用佐賀或京都的名酒酒糟製成的調味酒糟混合,吃起來很有嚼頭。另外,還有用鯨油製作肥皂,用鯨鬚做茶托等工藝品。

鯨肉消費量已微乎其微

日本政府2018年12月26日正式宣布退出《國際捕鯨管制公約》及其執行機構的國際捕鯨委員會,2019年7月重啟中斷了31年的商業捕鯨。捕獲的範圍限定在日本領海和所謂專屬經濟區,不包括南極海域和南半球。

國際捕鯨委員會成立於1948年,目的是保護鯨類資源和促進捕鯨產業有序發展,日本於1951年加入。鑑於全球鯨類資源的現狀,國際捕鯨委員會於1982年決定暫停商業捕鯨。日本雖然提出異議,但從1988年起中止了捕鯨活動。

上世紀60年代,隨著環保意識加強,反捕鯨運動興起。同時,由於石油替代了鯨油,歐美反捕鯨國的影響力逐年增強。在國際捕鯨委員會決定暫停商業捕鯨的大會上,反捕鯨國占到該組織成員國的半數以上。

2018年,日本在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上提出修改裁決方法、重啟部分商業捕鯨等提議,但遭到澳大利亞等反捕鯨國的反對,相關提議最終以41票反對、27票贊成的投票結果被否決。於是,日本決定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日本做此決定,有兩個人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分別是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時任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安倍的老家山口縣下關市是日本「近代捕鯨發端地」,他生前代表的眾議院選區就是山口4區。二階俊博代表的眾議院選區則在和歌山3區,包括盛行捕鯨的和歌山縣太地町,而且二階的一貫主張重啟商業捕鯨。

另外,時任自民黨捕鯨對策特別委員會委員長濱田靖一的老家千葉縣也有捕鯨產業。當時,他在自民黨「捕鯨議員聯盟」會議上表示,支持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的決定,並稱「這是為了將傳統捕鯨傳給後代」。

實際上,日本的鯨肉銷量逐年萎縮。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鯨肉曾經是日本人家中常見的食材,1962年日本全國鯨肉消費量達到頂峰,約有23.3萬噸。但從那之後急劇減少,禁止商業捕鯨更是加劇了消費下滑,近年來消費量一直徘徊在5000噸左右。日本媒體報導稱,二戰結束前後,鯨肉曾占日本人食用肉類的近一半。但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絕大多數日本人對鯨肉已很少問津。到2017財年,鯨肉的消費量僅占日本所有肉類消費總量的0.1%。2017年,日本捕鯨協會發起的調查發現,6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曾經吃過鯨肉,但絕大多數受訪者表示近五年沒有吃過鯨肉。

在日本的政治版圖中,從事農林漁業的選民是自民黨的重要票倉,與捕鯨相關的從業者規模達10萬人。一直以來,來自傳統捕鯨地區的自民黨議員要求恢復商業捕鯨的呼聲高漲。因此,輿論普遍認為,日本政府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和自身國際形象而執意「退群」,更多是出於對選票的考量。

「科研捕鯨」遭普遍譴責

長期以來,日本大肆捕鯨招致環保團體的反對和抵制。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重啟商業捕鯨,遭到反捕鯨團體「海洋守護者協會」的強烈譴責,指責日本的做法是「極端行動」,「與應該終止商業捕鯨的國際輿論背道而馳」。日本退出《國際捕鯨管制公約》後,美國《紐約時報》刊發了題為《日本應停止虐殺鯨魚》的社評予以譴責。

《全球禁止捕鯨公約》在1986年正式生效,嚴禁商業捕鯨,但日本每年仍以科研名義捕殺多種鯨,包括被列為瀕危物種的長鬚鯨和塞鯨。為了重啟商業捕鯨,日本曾開展收集資源量等科學數據的「調查捕鯨」,以科學調查的名義每年捕殺200至1200頭鯨。

據日本媒體披露,日本負責「調查捕鯨」的是「日本鯨類研究所」和「共同船舶株式會社」。前者負責「調查」,後者負責捕獲和銷售鯨肉。這兩個機構與日本農林水產省及其下屬的水產廳有著密切的利益關係。「日本鯨類研究所」每年接受水產廳的補貼,被認為是水產廳官員退休後的安身之地。「共同船舶株式會社」97%的股份由農林水產省主管的5個財團法人擁有,其中不少成員曾供職於農林水產省。

澳大利亞曾質疑日本所謂「科研捕鯨」的真實性。2010年,澳大利亞政府向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控告日本在南冰洋的「科研捕鯨」活動實際上是商業捕鯨。2014年3月31日,國際法院對此作出終審裁決,認定日本「出於科研目的」的捕鯨理由不成立,其捕鯨行為違反了《國際捕鯨管制公約》,勒令日本停止在南極海域的所謂「科研捕鯨」。

據報導,根據《國際捕鯨規則公約》第8條規定,用於科研調查後的鯨體應被儘可能充分利用。日本正是鑽了這個空子,在鯨被捕撈到漁船上並完成體型、皮脂、胃內容物等項目的檢測後即被拆解,當漁船抵達日本後,一塊塊鯨肉會被銷售給代理商。

日本血腥的捕鯨行為一直備受詬病,遭到國際社會強烈譴責和反對。反捕鯨組織曾多次派船跟蹤日本捕鯨船隊,阻止其捕鯨活動,並全程拍攝以向世界展示真實情況,雙方多次發生衝突。曾有視頻顯示,日本捕鯨船利用高壓水槍壓制反捕鯨船隊,國際反捕鯨人士把燃燒著的火焰彈扔到日本捕鯨船上。

2018年,日本捕鯨船隊在南極海域捕鯨的消息引發國際輿論震驚。當年3月,英國《獨立報》報導,由4艘船組成的「日本鯨類研究所」船隊前往南極海域展開「調查捕鯨」,在南冰洋的捕鯨行動中,共捕殺333頭小鬚鯨,其中包括122頭懷孕的母鯨和114頭幼鯨,引發國際社會和動物保護團體譴責。而日方辯稱,此舉是為了「科學研究」。在那之前,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32名科學家曾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聯名信,反對日本在南極海域開展所謂「科研捕鯨」,指認日方說法根本沒有科學依據。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