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負今日》這部電影,算是把尊師重教和教育傳承講明白了

大侃 發佈 2022-09-19T10:56:11.844629+00:00

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就像影片《無負今日》所講述的故事,一代代的教育工作者像園丁一樣,把一批批的學生當成花朵一樣,細心呵護精心培育。

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老師的存在,即是為學生答疑解惑,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抱負和理想;而學生的目的,不單單是學習,還應感承師恩發光發熱,找尋自我存在的價值;而學校的作用,則是老師和學生之間最重要的聯繫與紐帶。就像影片《無負今日》所講述的故事,一代代的教育工作者像園丁一樣,把一批批的學生當成花朵一樣,細心呵護精心培育。時代會變換,但不變的是傳道授業解惑的真理。

《無負今日》的故事,穿梭於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從民國的新文化運動時期到解放前的某個小山村,從八十年代後教師節的創立初期到當下校園的課堂上。不同的老師與不同的學生相遇在一起,從條件簡陋缺衣少食的貧苦人家到學習氛圍濃厚的課堂,從學生轉變為老師身份從而將教育理念貫徹一生到老師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影片自始至終都以老師和學生為主人公,不光傳遞出濃厚的師生情誼,還有老師們孜孜不倦的傳授知識,以及奉勸學生珍惜時光、好好學習、不負今日的寄語。

試想一下,正在課堂上課的你,授課老師竟是黎錦熙;走出教室走在校園裡的你,竟遇到了魯迅,還可以就文章中的不解,向魯迅請教;而來到操場的你,發現梁啓超正在台上演講;一回頭,你發現錢玄同正站在你旁邊,一起聆聽梁啓超的演講……這將是怎樣一番奇特的景象,而這也是《無負今日》開場的一幕,直接帶領觀眾回到民國時期,回到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相識的歲月里。

提起每年9月10號的教師節,大家並不陌生,今年正好是第38個教師節,但提到教師節的由來,你可能並不清楚。影片也通過相隔三十多年的一段故事,著重描繪了一位身世坎坷的主人公。他本是個讀不起書的窮學生,在老師的幫助和努力下重返學堂,學業有成後繼承了老師的衣缽,在課堂上與學生們深入交流……他從學生成為老師的故事,進而引申出了教師節的由來,也傳達出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甘於奉獻的無私精神。

作為知名作家的莫言和余華,也參與了影片的演出。片中,余華身為北師大文學院的教授,在課堂上與學生們侃侃而談,講述了自己創作小說《活著》中不為人知的往事,不光要克服生活環境、天氣因素等場外原因,更要在寫作上勇於突破自我,找到新的起點。而莫言則是沉浸在校園的一角,仔細觀察著校園裡的一草一木,與學生回憶起自己多年前的一段動人往事。可以說,兩位作家本色出演,張弛有度的同時,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作為一部網絡電影,《無負今日》雖然只有短短的60分鐘,卻透過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變遷,折射出教書育人、教育傳承、啟迪後人的遠大理想。「無負今日」這四個字對當下的老師、學生和學校而言,同樣適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