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說「愛情在年輕人的價值排序中位置要靠後」,你贊同嗎?

心諮師刻哥 發佈 2022-09-19T14:00:59.536387+00:00

事實的確如此。但據我對周圍年輕人的觀察,發現這種現象,並非出自本能驅使,更多出於理性判斷。年輕人把愛情往後排,不是因為不需要愛情了,而是出於對現實和未來的考量,理性權衡之後,不得不把愛情往後排。這就好比你吃垃圾食品,欲望渴望著火鍋燒烤和奶茶,但身體條件只允許你吃白粥雞蛋和蔬菜。

事實的確如此。


但據我對周圍年輕人的觀察,發現這種現象,並非出自本能驅使,更多出於理性判斷。


年輕人把愛情往後排,不是因為不需要愛情了,而是出於對現實和未來的考量,理性權衡之後,不得不把愛情往後排。


這就好比你吃垃圾食品,欲望渴望著火鍋燒烤和奶茶,但身體條件只允許你吃白粥雞蛋和蔬菜。


很多事情,你不是不想,是不能。

而愛情為什麼「不能」在年輕人的價值排序中獨占鰲頭,原因如下:


1、投入親密關係的成本太大,很多時候需要自我犧牲

很多單身人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也想戀愛,但我沒時間,沒精力,沒錢。」


因為比起普通社交,談戀愛就是需要你投入大量成本,乃至很多時候需要以犧牲自我的方式,來換取對方的某些需求。


而做這一通下來,兩人的結果也未必得償所願。


於是很多人荒廢了青春、錯失了機會、磨掉了稜角,但最終落得一場空,物質還能賺取,但感情和心態卻很難復原。


所以乾脆不戀愛了,或者建立一份足夠輕鬆到毫不耽誤自己的戀愛。


2、不會處理感情問題,很難從感情中獲取足夠的正面反饋

你越看重什麼,就越會被什麼牽絆。


你看中愛情,就必然會糾纏在兩性交往過程中的一系列矛盾里,情商夠高尚可,但如果情商一般,不懂得處理戀愛矛盾,那麼親密關係反而不會帶來治癒,只會無限消耗。


好端端的一個人,單身時候還整天嘻嘻哈哈,能吃能喝;談了戀愛就開始悲傷春秋,懷疑人生。

所以年輕一代總是簡單粗暴地概括:「不談戀愛,屁事沒有。」


3、自我意識過重,不願遷就他人,更不想壓抑自我

當代年輕人的思維更加開放,眼界更加拓展,對人生價值也有了許多不同定義。


而這背後的源頭,是因為年輕人更注重自我了。

他們允許自我的存在,允許想法的不同,同時也更在意個人邊界感,原則更多,對外界環境的要求也難免更加苛刻。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很多年輕人並不想遷就他人,自然也不需要被誰遷就——尤其是,這份遷就是種義務,是種心照不宣的責任,就更無法接受。



4、戳破了愛情的幻想泡沫,明白人際關係的本質是利益交換

王小波說:「一個人在想像自己不懂得的事時,很容易浪漫。」

愛情這回事也是,經不起細琢磨,一旦離得太近,看清本質,很多人會失望。


愛情本身沒有錯,因為它就是人際交往的一種。

有錯的,是人類將它過度神話和架高,用詩歌、影視、童話等方式過度歌頌和渲染。


這就導致,幾乎所有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抱有對愛情的不切實幻想,和對異性的不現實期待。但幻想一定會落空的,聰明人很快會發現:

愛情的本質,仍然是利益交換。


所謂的白馬王子,不會莫名其妙從天而降,只有當你足夠勇敢、有趣、有價值的時候,他才願意為你停留;

所謂的靈魂伴侶,也不是天生契合,而是那些勇於一路踩著血淚磨合過來的人,值得的結果。



5、能獨立處理生活中的絕大多數瑣事,無需和他人進行利益綁定

其實,不只是現在的年輕人對愛情不重視了,而是在此之前,很多人沒有這種選擇。


相較於當今社會,過去的人更容易被社會發展和個人能力所禁錮,傳統一致,選擇單一。

比如,最經典支撐親密關係的理由是:女生需要男生提供物質保障,男生需要女生提供生育價值。


雙方互相合作,利益交換綁定,所以缺一不可。


但在現在的年輕人身上,則少了許多規則。

物質上,每個人都想經濟獨立,活出個人價值;婚姻上,也多了幾分反省,不敢輕易養育後代。


5、獲取情緒價值的途徑更多

一旦對異性的客觀需求減少,就只剩下情緒價值的空缺。


人類是由情感需求的,這是基因本能,但這種需求,不一定要完美的戀愛關係來彌補。


獲取情緒價值有很多:有人看甜寵劇,有人玩劇本殺,有人上聊天軟體上釣釣魚... ...這些方式無需負責、隨來隨走,比談個苦大仇深的戀愛要好不少。


就算是已經身處戀愛關係中的年輕人,也會用這種「自娛自樂」的方式,來緩衝在戀愛中的不如意。



當愛情摘下了看似神聖高尚、實則交易的面具,它就不再是一個人的生存必需品。

而缺乏它能帶來的情緒價值,倒也不至於死人。


比起愛情,年輕人可能更在意真正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比如工作、夢想、生活和家人,愛情在年輕人的價值排序中位置要靠後很多,這也就不奇怪了。


我是深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書籍《非暴力溝通 · 兩性篇》譯者,大連市心理協會會員,34歲,已婚已育,願意分享我的態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