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零售大股東等減持約5.31億港元股票 近4個交易日股價下跌逾28%

證券時報e公司 發佈 2022-09-19T18:43:50.405613+00:00

據港交所今日數據顯示,國美零售大股東黃光裕、杜鵑、恆海投資有限公司和國美管理有限公司在9月14日減持了約27.37億股,合計約5.31億港元。

據港交所今日數據顯示,國美零售大股東黃光裕、杜鵑、恆海投資有限公司和國美管理有限公司在9月14日減持了約27.37億股,合計約5.31億港元。

對於大股東減持的最新數據,國美零售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更多對外公布的內容。

9月14日,國美零售開盤後一路走低,盤中一度跌超24%。當日,國美零售曾對媒體回應表示,根據向大股東了解,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配售減持約12億股,主要用於補充業務經營流動資金和歸還部分到期債務。在9月13日,國美集團為控股股東的中關村發布公告稱,國美電器所持部分中關村的股份被法院司法再凍結。

上述種種事項則引發了外界對國美流動性現狀的關注。國美零售近期發布的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國美零售流動負債淨值為250億元,公司直言將審慎考慮未來流動資金、經營狀況及其可用融資來源,以減輕財務困難及流動資金問題。

從二級市場看,在大股東9月14日減持至今的4個交易日,國美零售股價累計下跌超過28%,最新報收0.175港元,總市值63億港元,今年以來股價累計跌幅超過73%。

4個交易日股價下跌逾28%

9月14日,國美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國美零售開盤後一路走低,股價再創歷史新低,截至當日收盤,國美零售報0.19港元,跌21.81%,盤中一度跌超24%,此後股價並未反彈。

讓國美零售股價大幅波動的原因或許還有涉及到國美電器所持有中關村的部分股份被法院司法再凍結。

9月13日晚,中關村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中登公司查詢獲悉,國美電器作為公司控股股東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動人,現持有公司5550萬股流通股,持股比例為7.37%。國美電器所持有中關村的部分股份被法院司法再凍結及輪候凍結。公告顯示,截至9月8日,上述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公司4.62%股份被司法凍結;所持1.46%公司股份被輪候凍結。

值得指出的是,國美電器為國美零售的間接控股子公司。中關村彼時在公告中表示,國美電器作為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合計被凍結的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較小,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事項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產生重大影響。9月14日,中關村股價也跌近5%。

國美零售高級副總裁方巍彼時回應稱,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針對國美電器所持股份凍結事項,集團已與相關銀行對接,很快就可以解決,公司也在跟投資人積極交流溝通情況。

多措並舉減輕財務困難

近期,國美零售在港交所發布了半年報,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約為121.09億元,同比下降53.5%;歸母淨利潤約為虧損29.66億元,對比去年同期虧損為19.74億元。公司在財報中直言,上半年,全國疫情反覆,線下商業受到明顯影響;自疫情以來,線上商業也因物流受阻而受到影響。

對於涉及流動資金方面,國美零售也進行了詳細披露,其表示將專注於電器及電子產品的零售業務,優化資本及債務融資結構,並尋求其他資金來源等。

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國美零售流動負債淨值為250億元,同時存在若干應付金融機構逾期貸款,可預見的未來營運可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國美零售將審慎考慮未來流動資金、經營狀況及其可用融資來源,以減輕財務困難及流動資金問題。

具體措施包括:努力與相關銀行就銀行借款的重續及延長進行磋商;公司將專注於電器及電子產品的零售業務,並剝離、出售或停止非核心及非盈利業務,此外,將通過關閉經營效率低的門店、開設大型零售店及拓展加盟門店,優化全國零售店網絡;將進一步優化資本及債務融資結構,並爭取金融機構及其他戰略業務合作夥伴的支持,擴大公司的融資渠道,安排適當的長短期債務組合,減少對短期債務的依賴,並降低融資成本;積極尋求其他資金來源。公司已經通過配售公司股份成功籌集資金7.76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受到承壓的背景下,國美零售8月對外發布公告稱擬注入大股東物業、物流資產。同日,創始人黃光裕發公開信直言要聚焦主業,甩掉包袱,輕裝上陣,並定下了公司三年發展目標——在2023年實現較好盈利,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

不過,這似乎並未得到二級市場資金的認可,在宣布擬收購大股東資產後,國美零售次日下跌20%,今年以來股價累計跌幅超過7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