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沿海城市賺錢養活中西部城市?轉移支付到底是什麼?

榴蓮披薩好喫 發佈 2022-09-20T00:42:08.192019+00:00

近些年來,不同地域不同城市間的比拼愈發浮躁,甚至有人情急之下惱羞成怒地說出某某城市賺錢養活了多少中西部城市的說法。

近些年來,不同地域不同城市間的比拼愈發浮躁,甚至有人情急之下惱羞成怒地說出某某城市賺錢養活了多少中西部城市的說法。轉移支付似乎成就了一部分人的無知與自大,而公有制為主的社會制度疊加上全國一盤棋的總體布局才是這一切爭端的真相。歸根結底,對政策更接地氣且更清晰明了的解構,才是讓愚昧遠離我們的良藥。



縱觀2021年各省轉移支付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得到轉移支付較多的省份普遍是發展不均勻的人口流出大省,四川2021年淨流出將近800萬人,幾乎占了全省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河南2021年淨流出將近1300萬人,幾乎占了全省常住人口的百分之十五。還有湖南、安徽等省份跟上述兩省情況雷同,地方投入大量的基礎建設人力資金成本培養的人才到了該為當地經濟發展做貢獻的時候,可人卻去了沿海發達城市打工,生產消費都落在了沿海發達城市,甚至許多家庭要把在老家一輩子的積蓄打包帶走,換成大城市的一張門票——房產。

這種情況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導致強者恆強、弱者更弱,這是國家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所以轉移支付作為一種制衡的手段是極為必要的,自己細心呵護培養的人才,全都去了其他城市發光發熱,你作為一個大家長,看到了這種會造成更大貧富差距的現象是,肯定是要給人口流失了的省份以足夠的補貼來平衡地域發展權力的。

有靈機一動的人就說了:哎呀,不讓人走不好了。首先,我國早期嚴格實行的戶籍就是有這種想法的人的思路,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們逐漸意識到一個問題:東部沿海城市有工廠、有好的出海口且能為國家帶來最大的經濟收益,可是就是缺人。讓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人困守在當地,其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遠不如讓他們來到東部沿海城市工廠務工的。

2全國一盤棋的大局下,東部沿海負責就近生產+出海銷售,而中西部省份則通過提供優質且廉價的生產原材料以及人力來參與進這場世界各國商品經濟的萬舟爭渡。我們可以設想,假如沒有國家的統籌,那麼會出現什麼結果?中西部地區不願意放人去沿海打工,為了地區利益而導致煤、礦石、金屬等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企,原材料衍生品、半成品等價格更是居高不下。缺乏國家調控的競爭下會嚴重降低整個社會工業的生產效率,各個環節中所產生的「磨損」是層層嵌套且無限疊加的。其所導致我們國家的商品在國際社會的商品競爭中喪失掉競爭力的結局是每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轉移支付也包含了國家對中西部地區廉價優質原材料供給的經濟補償。再加上國家對電價的管理,一方面造福人民福祉,方便企業生產,一方面收緊化石能源的口子,推進綠色環保新能源的發展。這些方針無疑是對西部地區煤、天然氣、石油大省的嚴重壓制,轉移支付給它們帶來的適度補償是名正言順且毋庸置疑的。

3中部地區產糧大省的糧食紅線不可逾越,千萬良田保護著我們中國人的飯碗,我們每吃一口瓜果蔬菜大米飯麵條都不能忘記我國千千萬萬農民的辛勤付出。中部地區平原一望無際,這裡本應有著最廉價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建成何種規模的工業都輕輕鬆鬆,可一道全國一盤棋的糧食紅線卻讓這片土地只能為了全體中國人的剛鐵飯碗而永遠的耕種下去。國外一次次的糧食危機下食品價格飛漲,饑荒橫行,餓殍遍野。而我們坐在電視機前吃著取之不盡的廉價優質食品,看著新聞里外國身形消瘦、吃不起飯的可憐百姓,我們仿佛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河南省曾因違規侵占農業用地建設大學城而受到嚴厲的批評,可為什麼要侵占農業用地呢?因為非農土地使用成本更高,沒錢了又能怎麼辦。其實在我看來,轉移支付的份額其實根本不足以彌補中西部省份的損失,看看沿海發達城市的紙醉金迷,再看看中部城市多少年都溝溝壑壑的馬路,是它不想修路嗎?是沒錢。他們守護著全中國每一個人的飯碗,卻承受著最重的地域歧視和一句東部沿海城市養活了中西部城市的鬼話。

生在紅旗下而忽略的盲區

你我為什麼會為了城市的發達而自豪?為什麼會為了家裡有礦、有油、有天然氣、有稀土、甚至有高樓、有名山等等等等等等而自豪?

因為生長在社會主義的紅旗下所與生俱來的公有制為我們帶來的主人翁般的參與感。國家屬於人民,城市屬於人民,軍隊屬於人民,一切我們值得驕傲的事物都屬於人民。

美國微軟、英特爾、蘋果等公司再強大,它又與美國人民有什麼關係呢?它需要像中國的國企一樣把絕大多數的利潤都拿出來建設家園嗎?它不用,反而它越強大,它的繳稅比例就越小。正如你所驕傲的石油煤炭天然氣,高樓大廈都市繁華紙醉金迷如果屬於個人私有,跟你沒有一分錢關係,你還會為它的得失而爭來爭去嗎?

尊重每一片大地,認清各自的使命與付出,智慧才是拯救命運的唯一答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