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偏要在中秋夜賞月?

觀覆文化 發佈 2022-09-20T01:03:40.760907+00:00

如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的感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亦如屈原在《天問》裡的發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那麼古人又為何偏選中秋這天賞月?

月——周而復始,虧而復盈。

如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的感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亦如屈原在《天問》裡的發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月有陰晴圓缺。而它的陰晴圓缺又是周期性發生的。「周而復始,虧而復盈」,進而「年年相似」,「月月相仿」。

那麼古人又為何偏選中秋這天賞月?

▲ 南宋 馬遠《月下把杯圖》 天津博物館藏

普遍觀點認為,我國中秋賞月的習俗源於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

戰國時代成書的《禮記》中,提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這裡的「」和「」都是動詞,都是祭祀的意思。即,周天子在春分這天祭日,秋分這天祭月。

▲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中的「月」字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古人認為這個時候祭祀日月特別有意義。於是就在春分的清晨祭日,在秋分的夜晚拜月。中秋賞月的習俗即源於此。

除了「秋夕祭月」的根源,中秋節前後也確實是一年當中月亮更美、更適合觀賞的時節。

▲ 明 張路 (傳)《拾得笑月圖》弗利爾美術館藏

中秋節臨近秋分。在季節上——

每年秋分時節,暖濕空氣退去,乾冷空氣來襲。秋季風的到來讓空氣的水汽含量降低。因此,天空中的雲霧減少,顯出一片澄澈的感覺。

在這樣的季節,少了水汽的阻隔,夜空中的月亮自然會顯得格外清晰

在天文上——

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均分,日夜等長。雖說中秋節未必就在秋分那天,但前後也差不了幾天。

這個時候,月亮運行到地球赤道上空,離地球最近,在正東方向,恰好接受位於正西方向的太陽的直射

月亮接收的陽光更多,進而反射的陽光更多,因此更加明亮

另外,按照中國傳統審美來說,中秋前後的月亮是一年當中最「」的——月亮從正東方升起,於正西方垂落。

所以,中秋月又被古人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於宋代時才正式定為節日。不過唐初就有中秋的說法——《唐書·太宗記》記載:「八月十五中秋節」,只不過那時中秋還不是法定節日。

宋代將中秋在確立為法定節日後,中秋作為一種「節」的節慶氛圍也愈發熱烈起來。

宋人的中秋夜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狂歡夜。夜市通宵營業,遊人達旦不絕。《東京夢華錄》裡記錄了宋代中秋的盛況:

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

▲ 南宋 馬麟 《樓台夜月圖》上海博物館藏

宋以後,中秋節漸漸被賦予了「人月兩圓」的含義,全家團圓、兆慶豐收成為主流。

民間各類慶賀活動豐富且熱鬧,極具地域特色。賞月不再是中秋唯一的重頭戲。

▲ 元 佚名《香月潮音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設香案、敬月神,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酒......南方一些地區有「燒塔」的習俗。在廈門,中秋節還流行一種「中秋博餅」的遊戲。

▲潮汕地區的中秋燒塔祈福民俗

晉中一些地區中秋要吃「月明扁食」。北京地區甚至還誕生了一位「民間月神」:兔兒爺。

身穿大紅袍,似威武將軍,底下坐騎是老虎、獅子、大象或麒麟等瑞獸,非常喜慶。

▲騎虎兔兒爺

從拜月到賞月,從天象崇拜到團圓象徵,時間流逝,習俗變遷......

當中秋佳夜來臨,一輪圓月在夜色中盪開金色的光芒,古詩中那種「天涯共此時」的感受卻是亘貫至今的。

▲《松月圖》宋 佚名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今夜月明人盡望,祝您人月兩團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