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弄懂高句麗:被唐朝滅亡的小強,為啥被過去的對手冒名頂替?

正史漫談 發佈 2022-09-20T10:53:06.937223+00:00

在我國古代,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出於增加自身法統性的目的,大多喜歡給自己找一個光鮮的祖宗。比如,在漢朝以後的上千年裡,那些姓劉的梟雄大多會給自己建立的政權取名為「漢」,甚至連匈奴、沙陀人也敢這麼幹,雖然他們跟劉邦在血緣上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自然界對強者、成功者的崇拜與生俱來,人類社會更甚。在我國古代,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出於增加自身法統性的目的,大多喜歡給自己找一個光鮮的祖宗。往遠了選,八成是堯、舜、禹;往近了找,普遍會抱牛掰王朝、風雲人物的大腿。

比如,在漢朝以後的上千年裡,那些姓劉的梟雄大多會給自己建立的政權取名為「漢」,甚至連匈奴、沙陀人也敢這麼幹,雖然他們跟劉邦在血緣上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眾所周知,作為古代唯二成氣候的文明體系之一,咱們古人的很多理念、做法被周邊大小政權奉為圭臬,上述以「抱大腿」來強化自我地位的套路,也被他們完美繼承。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半島高麗王朝對我國古代東北地方政權高句麗的「碰瓷」。讓人嘆服的是,後者曾經是前者的苦主、死敵。

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原王朝之所以能在東亞大陸一枝獨秀、澤被深遠,背後有兩大前提:文明體系的先進性、對周邊形成向心力,武力的優勢地位、對周邊造成壓制。

以上兩大因素軟硬結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它們的落實深受地理條件的限制。

比如,對於廣袤的北、西草原,中原王朝的武力投送總有極限,故而壓制力時常中斷、反覆;

但對於背靠大海、戰略緩衝空間有限的東北方向,但凡中原王朝掌控了燕雲、遼西,持續形成威懾力,那裡就鬧不出什麼大亂子。

因此,縱觀過去我們可以發現,古代中原王朝的外部威脅主要來自於北方草原;至於東北一隅,在女真崛起之前一直相對波瀾不驚。

但其中卻曾經出現過一個意外,那就是差點形成氣候的高句麗。

句(gōu)麗(lí),史書中也記載為高句驪、高麗,為了跟後來的「高麗王朝」相區別,我們就統一稱之為「高句麗」。

《隋書》指出:「高麗之先,出自夫余」。西漢晚期,今吉林、遼寧內的小國夫余起了內訌,王子朱蒙爭權失敗後往東南逃竄,隨後自立門戶,自號高句麗,以「高」作為自己的氏。高朱蒙(也叫高)就是首任高句麗首領。

因此我們可以從史書中看到,歷代高句麗王名叫「高XX」,這是一個典型的帶有漢人色彩的姓氏。

對於高句麗在初期的地理位置,《後漢書》記載得很清晰:「在遼東之東千里,南與朝鮮、東與沃沮,北與夫余接」。

而那時的朝鮮,跟後世的概念也不一樣。

當初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後,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在朝鮮半島建立政權,得到了周朝的承認,被稱為箕子王朝、箕子朝鮮。據考證,其都城大致位於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帶。

秦末漢初,燕國人衛滿帶兵打敗了箕子後人並取而代之,建立了衛氏朝鮮,其疆域包括半島北方大部以及今東北部分地區。

到了西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大規模開疆擴土,一舉滅掉了衛氏朝鮮,在其故土設立了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史稱「漢四郡」(後來合併精簡為樂浪、玄菟二郡)。

而半島的南部當時是啥情況?當地的土著形成了三個部落聯盟,分別是馬韓辰韓弁辰,被稱為「三韓」。(《後漢書》:「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

兩漢時期,中原帝國空前強盛,通過漢四郡對遼東形成有效控制,夫余、高句麗、三韓等等眾多地方政權均稱臣納貢,先進的中原文明、技術也隨之遍地開花,極大促進了當地的開化與發展。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當時的高句麗幾乎是中原的縮小翻版:

建城而居,會農耕紡織,「種田養蠶,略同中國」;冶煉技術與中原同步:「兵器與中國略同」;建立起了完整的法治體系:「大體用法嚴峻,少有犯者,乃至路不拾遺」;使用漢字、閱讀中原書籍,「其書有《五經》及《史記》、《漢書》、范曄《後漢書》、 《三國志》......」

由此可見,與周邊其他政權一樣,高句麗深受中原的影響,是名副其實的附屬國。在兩漢之交,高朱蒙的高句麗還歸玄菟郡管理,王莽曾經命令其進攻反叛的匈奴,但其因懼怕而作亂,最終高朱蒙被新朝大將嚴尤誘殺,首級傳送長安。

整體而言,自兩漢到西晉初年,高句麗基本逃不出中原的手掌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東漢崩盤、天下大亂,高句麗曾經趁機擴張,還曾幫助曹魏攻打公孫度控制的遼東郡。

但在隨後,高句麗人誤判了形勢,竟悍然發兵襲擊了遼東地區,其結果是極為慘烈的:公元244年,大將毌丘儉率軍出擊,高句麗潰不成軍、高句麗王狼狽逃竄,都城丸都被摧毀,過了幾十年才得以重建。

隨著西晉滅亡、北方陷入混亂,高句麗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不斷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趁亂開疆拓土。不過,由於慕容鮮卑的存在,當時的高句麗很難一帆風順。

公元341年,慕容皝、慕容翰、慕容垂兵分兩路進軍高句麗,勢如破竹攻占了丸都城,高句麗王高釗單槍匹馬逃走。隨後,慕容氏刨開高釗父親高乙弗利的墓穴,用車載著屍體及其母妻和珍寶,焚燒高釗的宮室、再次毀掉丸都城,帶著俘虜的五萬高句麗百姓凱旋班師。眼見實力差距懸殊,高釗不得不俯首稱臣,這才要回了父親的屍體。

但隨著慕容氏入主中原、遼東空虛,高句麗人一邊對中原稱臣,一邊四面出擊,提升實力,終於迎來了新的突破。

東晉末期,高句麗全部占領了玄菟、樂浪,同時北征契丹、夫余,南討百濟(夫餘人南下所建,吞併了三韓中的馬韓),甚至對中原的遼西地區形成威脅。(而在更南邊,則是辰韓、弁辰形成的新羅)

南北朝初期,高句麗達到了巔峰狀態,其疆域西至遼水、東臨日本海、北接輝發河、南至漢江流域,並在公元427年遷都平壤,《隋書》稱其「東西二千里,南北千餘里」。

從表面上看,自南北朝以至隋朝,高句麗對中原維繫著藩屬國的基本禮節。比如在北周時期,高句麗君主高湯遣使朝貢,被周武帝宇文邕封為遼東郡公、遼東王;楊堅建周后,高湯迅速拜碼頭,被授予大將軍、改封「高麗王」,每年按時朝貢。

但在實際上,一方面,隨著實力的膨脹,高句麗的離心力也不斷加強,諸如「治兵積穀,為拒守之策」之類的小動作不斷;另一方面,中原王朝也斷然不允許東北方向存在這麼一個實力強勁而又野心勃勃的附屬國,於是乎,戰爭就此爆發。

接下來的隋唐兩朝,歷經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位帝王,中原王朝間歇性地對高句麗保持攻勢;而高句麗與百濟聯手(期間還一度拉攏了倭國),奮力對抗中原與新羅聯軍。

之所以耗時數十年,並不是因為高句麗實力有多麼強大,而是客觀條件所限:隋唐力量主要散布在中原,出擊遼東奔波數千里,面臨著沉重的後勤運輸壓力;加上高句麗依山建城、易守難攻,戰爭往往演變成消耗持久戰,這對勞師遠征的隋唐軍隊極為不利,期間還出現了隋軍損失數十萬的慘烈失利。

不過,高句麗的不幸在於,它生不逢時,碰到了國力鼎盛、政治清明、積極進取的大唐帝國。公元659年,在新羅的配合下,大唐將領蘇定方滅亡百濟;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戰,唐軍擊敗前來支援百濟遺命的倭國軍隊、徹底撲滅百濟復國夢想。

公元668年,大唐名將李勣殺進平壤城,末代高麗王高藏被俘,高句麗滅亡。

高句麗、百濟的滅亡是徹底的。據新舊唐書記載,數十萬高句麗人被遷入中原,「散向河南、隴右諸州」,還湧現出一些名將,比如曾擔任安西節度使得高仙芝;只剩下「貧弱者留在安東城傍」,後來分投突厥及靺鞨,「高氏君長遂絕矣!」

百濟也差不多,人口同樣被遷往內地,「其地自此為新羅及渤海靺鞨所分, 百濟之種遂絕。」

隨著威脅的消除,唐軍逐漸退出了遼東、半島,而高句麗的大部分舊土也逐漸被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國占據;南邊則成了新羅的天下。由於它們基本對中原保持忠順,得到了中原的認可。比如,「渤海」一名就是由唐玄宗冊命;新羅則在唐朝的許可下統一了朝鮮半島中南部,並且大量吸收盛唐文化、取得蓬勃發展。這兩國,基本對大唐文化全盤吸收。

但好景不長。公元926年,渤海為強勢崛起的契丹所滅。至於新羅,則在晚唐時期陷入了分裂,形成了三個國家,分別是新羅第47代王的庶子弓裔建立的後高句麗,新羅人甄萱建立的後百濟,以及新羅殘部。

兩個新羅人弓裔、甄萱之所以使用高句麗百濟為國號,原因無他,這倆政權曾經是半島上的霸主,具備與新羅分庭抗禮的資格。

公元918年,另一個新羅人——後高句麗的大將王建鳩占鵲巢、取代了弓裔,登上王位,國號「高麗」,在公元933年接受後唐冊封為「高麗國王」。公元935年,高麗合併新羅,下一年滅後百濟,統一了朝鮮半島清川江以南區域,這就是隨後持續了400多年的高麗王朝,也稱王氏高麗。公元1392年,末代高麗君主王瑤被大將李成桂廢除,高麗王朝滅亡、朝鮮王朝(李氏朝鮮)建立,這就是如今半島的祖先。

由於漢唐極度強盛,對於周邊政權的記載不存在刻意貶低以抬高自我的可能,故而對高句麗的記載高度可信。由此可見,歷史上的高句麗跟後來的高麗王朝壓根沒什麼關係,前者是被中原完全覆滅、吸收的地方政權;新羅人弓裔、王建使用「高麗」為國號,純粹是為了扯虎皮做大旗,借用半島曾經最牛的政權名號替自己增加法理性,僅此而已。

只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這種人盡皆知的歷史常識,如今卻成了某些國家碰瓷高句麗、盜用中國歷史的藉口。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如果我們自己都不重視那段歷史,誰能保證不會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