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當下機械的工作

一道袋 發佈 2022-09-20T23:23:06.403781+00:00

「記錄成長、分享生活」堅持寫作之332/400最近在做店鋪運營的思考中,對於運營過程中,信息收集等機械數據信息統計樂於其中,專注的狀態真的很享受,但可惜做的都屬於機械統計並且可替代性的工作。要是思考狀態時常能進去心流狀態,那該多好。

「記錄成長、分享生活」堅持寫作之332/400

最近在做店鋪運營的思考中,對於運營過程中,信息收集等機械數據信息統計樂於其中,專注的狀態真的很享受,但可惜做的都屬於機械統計並且可替代性的工作。要是思考狀態時常能進去心流狀態,那該多好。對這個現象感覺非常奇怪,既然關注到這個事情,那麼就梳理一下:

職業螺絲釘的理解:

工作中長被人吐槽的,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以及工作上屬於流水線上的一個環節,屬於螺絲釘性質,隨時可以被替換掉,自然職業發展也會受限,爬上高層,需要能力,能需要運氣。

從最底層開始做起、然後慢慢提升的想法聽起來也很有道理。之所以要反對這種方式,主要是因為無數從底層開始做起的人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他們一直會呆在最底層。不斷重複這機械且不需要思考的工作。大量時間被占用,無法擠出時間思考和成長,而且能被分配到的資源是非常有效的。而且隨時都可能被替代。勵志雞湯跑出來的人不多,降維打擊擁有更多資源和才能會有更好的成長。這是一條思路,不要被底層爬升的雞湯所毒害。別人能起來,有機遇,也真本事。看事物得看本質,而不是表面的東西。需要提升自我價值,持續思考,成長才行。

生活中機械工作:

失敗都源於我對練習的正確技術性細節和制訂目標的過程缺乏理解,也沒有足夠地理解。就像美團王興說的「多數人為了逃避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對概念與流程理解不夠,實踐過程會變形,生活中的我們為了逃避思考,寧願重複簡單機械的工作。躲在自己所謂的舒適區,保有僅有的安全感。

而生活中的我,也經常在幹這種不用動腦子的機械事情。比如說打掃衛生,整個過程顯得無腦且容易消耗體力,最後的結果也不屬於自己。學會請求他人,最終達成自己的目的,拿到結果,其實類似在工作管理上都有這方面的應用,將機械的事情外包出去是非常明智的行為,這點的認知是需要提升的,不要將自己局限在事必躬親的事情上,前提是自己能對手裡的事情有清晰的了解,知道什麼是簡單的機械的,什麼是核心重要的。多做重要的,少做機械的。當然當沒有人安排下去的時候,最後還是的自己來做。

另外一個案例是對店鋪運營過程的理解,回顧店鋪運營動作,對照運營流程,其實一直都在重複昨天機械的統計工作,並沒我的行為決策和結果反饋。這是停滯不前的最重要原因。其實生活中我也一直在重複著與店鋪運營一樣機械的工作,沒有自己的思考,不知道主動找問題,解決問題,不懂沉澱方法論。看樣子,問題找到了。發現沒有總結出運營的流程,更多的時候只是在做機械的數據統計和分析,沒有形成閉環。時間和精力都局限在基礎的第一環節,這是目前遇到的瓶頸,需要突破的。要麼看書,要麼與人溝通。與人溝通就需要去實地考察,線上招聘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渠道。參加培訓學習也是一個渠道。

避免做機械的工作,需要怎麼做?

具備成長型思維,需要提升自我價值,持續思考,成長。走出生活舒適區,多嘗試與經歷,保持活下去的前提下,優先選擇能讓自己成長的工作、事情、與人相處等。還需每天反省自己,從自身經歷中能學到什麼。有人會問,我工作生活兩點一線,極其簡單,沒有特別的事情。其實問題的本質是我們對生活場景中的因子洞察力不夠,比如所晚上吃路邊攤,可以有意識的從擺攤環境,菜品,攤主形象、故事等方向發散思考。雖然關注的事情並沒有什麼作用,但鍛鍊了思考能力以及對事物的洞察能力,屬於隱性能力的提升。

制訂職業規劃並能堅持執行。堅持執行並不是機械地重複同一過程,而是需要在執行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改進自己處理事情和安排時間的方式,從而提升自己對時間的把控力,以及辦事的效率。簡單重複同一過程,而是要發現問題,主動優化,這是刻意練習過程中容易忽略的。

機械的工作外包。這個概念屬於時間管理裡面的概念,畢竟每個人每天都只有固定的1440分鐘,個人的精力也都屬於非常稀缺的資源。需要將一些機械的事情外包給其它人做,將時間與精力用在最重要的方向。而生活中的我們,大都為了不思考,寧願做任何事,包括樂於並沉浸在機械的工作當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