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小傳|她的生命活出了驚人的自我

大思想家在這兒 發佈 2022-09-21T05:45:22.104530+00:00

蔣勛先生曾這樣評價秋瑾:「我想,她是一個文學上、戲劇上尚且無法全面說出其影響力的女性,她一定會變成傳奇,變成歷史的傳奇,變成如荊軻、屈原的不朽人物,因為她的生命活出了驚人的自我」。

「這並不是我個人的事,是為天下女子,我要讓男子屈服。我要做男人也做不到的事情。」這鏗鏘有力的話語出自我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秋瑾之口。

秋瑾原名閨瑾,字玉貞,小字玉姑,後易名瑾,字璇卿,號競雄、鑑湖女俠,別號漢俠女兒,另署鞦韆。

在風雨飄零的清朝末期,秋瑾作為女子,憑著自己的滿腔抱負和熱血寫下「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的詩句,意圖喚醒晚清愚昧的民眾。為了抗擊封建社會,她選擇拋棄兒女、離開家庭,最終英勇就義。

蔣勛先生曾這樣評價秋瑾:「我想,她是一個文學上、戲劇上尚且無法全面說出其影響力的女性,她一定會變成傳奇,變成歷史的傳奇,變成如荊軻、屈原的不朽人物,因為她的生命活出了驚人的自我」。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走近這位活出自我的「鑑湖女俠」——秋瑾。

秋瑾

一、秋瑾其人

1875年,秋瑾出生於福建雲霄的官宦世家,她自幼喜好詩文,尤慕劍俠,豪爽奔放。15歲時隨四表兄習棍棒拳術、騎馬擊劍。她既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奇女子,也是一位傳統中國情懷滋養下的近代女性。

秋瑾男裝照

19歲時,秋瑾在時任湘鄉縣督銷總辦的父親安排下,遠嫁湖南有錢人家的公子:在湘潭開設"義源當鋪"的王廷鈞。

1900年,王廷鈞出錢捐了「戶部主事」的官後,便帶著秋瑾到京城增長見識。在京城,秋瑾閱讀了大量進步報刊,思想得到極大解放。1904年夏,秋瑾衝破封建家庭的束縛,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在日期間,她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

秋瑾(後排左二)在日本

1905年,秋瑾回國加入光復會。同年7月再赴日本東京,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翌年歸國,在上海參與創辦中國公學。

1907年1月,秋瑾創辦我國第一份婦女報刊——《中國女報》,號召婦女為爭取解放而鬥爭。1907年2月,她回到浙江,接任紹興大通學堂督辦,與徐錫麟共籌在皖、浙兩地發動武裝起義。

《中國女報》第一期

為有效組織武裝起義的力量,秋瑾整頓光復會組織,聯絡會黨勢力,組織「光復軍」。她將光復會會員分成16級,以「黃禍源溯浙江潮,為我中原漢族豪,不使滿胡留片甲,軒轅依舊是天驕」這首七絕詩中的前16字分別作為16級的表記。她還秘密編制《光復軍軍制》,將光復軍全軍分為8軍,以「光復漢族,大振國權」8字分別作為各軍的表記。

秋瑾與徐錫麟聯繫,「以安慶為重點,以紹興為中樞」,制定了皖浙起義計劃。大通學堂成為當時浙江革命的大本營。1907年7月6日,安慶起義失敗,7月13日清兵包圍大通學堂,秋瑾不幸被捕。她堅貞不屈,悵恨自己壯志未酬,寫下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絕命詩。7月15日,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秋瑾墓

二、秋瑾其文

秋瑾從小崇拜岳飛、文天祥、花木蘭、秦良玉等民族英雄和女中豪傑。她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留下了許多充滿強烈愛國思想和飽滿革命熱情的詩篇。今日我們摘選其中的幾篇,與大家共賞。

秋瑾《滿江紅》(作者:奚文淵)

/ 滿江紅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不因人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折磨。莽紅塵何處覓之音?青衫濕!

創作背景: 這首《滿江紅·小住京華》作於1903年。這年是秋瑾和丈夫來北京的第五個年頭。在京期間,秋瑾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並在當時的革命形勢影響下,立志要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追求婦女獨立與解放。此詞是這年中秋節的述懷之作。

/ 鷓鴣天

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創作背景: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朝帝國已經岌岌可危、風雨飄搖。為了尋找革命道路,1904年(光緒三十年),秋瑾赴日留學,並在日本加入了光復會、同盟會,從此走上救亡圖存的革命道路。

本詞為秋瑾赴日不久的作品,將秋瑾以身許國的決心和敢作雄飛的魄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 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
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
灑去猶能化碧濤。


創作背景:吳芝瑛,近現代著名女書法家,秋瑾的閨中密友之一。1903年,在北京,兩人相識,因政見相同,十分投契,情同姐妹,常相互唱和,結為金蘭之交。

吳芝瑛在《記秋女俠遺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學時曾購一寶刀。1905年秋瑾從日本回國,走訪上海的好友吳芝瑛,以所購寶刀相示,縱情豪飲,酒酣耳熱之際,拔刀起舞,吳芝瑛的女兒用風琴伴奏,聲音悲壯動人。這首七言絕句便是緣此而作,表現了秋瑾輕視金錢的豪俠性格和殺身成仁的革命精神。

/ 敬告姊妹們(摘選)

我的最親愛的諸位姊姊妹妹呀,我雖是個沒有大學問的人,卻是個最熱心、最愛國、愛同胞的人。如今中國不是說道,有四萬萬同胞嗎?但是那二萬萬男子,已漸漸進了文明新世界了,智識也長了,見聞也廣了,學問也高了,身名是一日一日進了;這都虧了從前書報的功效㖸。今日到了這地步,你說可羨不可羨呢?所以人說書報是最容易開通人的智識的呢。唉!二萬萬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萬萬女同胞,還依然黑暗沉淪在十八層地獄,一層也不想爬上來。足兒纏得小小的,頭兒梳得光光的;花兒、朵兒札的、鑲的戴著,綢兒、緞兒滾的、盤的穿著,粉兒白白、脂兒紅紅的搽抹著。一生只曉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著男子。身兒是柔柔順順的媚著,氣虐兒是悶悶的受著,淚珠兒是常常的滴著,生活兒是巴巴結結的做著: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馬。試問諸位姊妹,為人一世,可曾受著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還有那安富尊榮、家資廣有的女同胞,一呼百諾,奴僕成群。一出門真箇是前呼後擁,榮耀得了不得;在家時頤指氣使,威闊得了不得。自己以為我的命好,前生修到,竟靠著好丈夫,有此尊享的日子。外人也就嘖嘖稱羨,「某太太好命」、「某太太好福氣」、「好榮耀」、「好尊貴」的讚美,卻不曉得他在家裡,何嘗不是受氣受苦的?這些花兒、朵兒,好比玉的鎖、金的鉫,那些綢緞,好比錦的繩、繡的帶,將你束縛得緊緊的。那些奴僕,直是牢頭、禁子看守著。那丈夫不必說,就是問官、獄吏了,凡百命令,皆要聽他一人喜怒了。試問這些富貴的太太奶奶們,雖然安享,也沒有一毫自主的權柄罷咧。總是男的占了主人的位子,女的處了奴隸的地位。為著要倚靠別人,自己沒有一毫獨立的性質。這個幽禁閨中的囚犯,也就自己都不覺得苦了。阿呀!諸位姊妹,天下這奴隸的名兒,是全球萬國,沒有一個人肯受的,為什麼我姊妹卻受得恬不為辱呢?

…………

(本文收錄於中國思想與文化名家資料庫)

結語

秋瑾是第一批為推翻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她為辛亥革命做出巨大貢獻;她提倡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起到推動作用。是一個代表近代中國革命女性的頗具象徵性意義的標誌性歷史人物。誠所謂「巾幗不讓鬚眉」,可敬可佩!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新華網)

秋瑾(1875-1907),近代女革命家。字璇卿,號競雄,別署鑑湖女俠、漢俠女兒。浙江紹興人。先在北京接觸女學思潮,1904年留學日本後,轉向民族革命。歸國後,亦兼顧女子解放,創辦《中國女報》以為倡導。1907年春,回紹興主持大通學堂,積極聯絡會黨與軍學各界,組織「光復軍」,準備與徐錫麟同時在安徽與浙江起義。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先期發動,失敗犧牲。13日,秋瑾在紹興被捕,15日,從容就義。1913年,孫中山曾到杭州秋瑾墓致祭,題贈「巾幗英雄」的匾額。

ABOUT《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金天翮 呂碧城 秋瑾 何震卷)》

《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金天翮 呂碧城 秋瑾 何震卷)》為多人合卷,其共同的交集點,即為晚清的婦女論述。因為晚清實為中國近代女權思想的發軔期,各種相關問題的討論已相當活躍,並開啟了此後無數論說與實踐的先聲。回到思想的原點,本編選取了在晚清婦女論述中最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四位思想者——金天翮、呂碧城、秋瑾與何震——的文章編為一集,希望能夠為讀者返回歷史現場提供幫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