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音樂,贏了網易,卻敗給了時代

海哥商業觀察 發佈 2022-09-21T21:44:37.231053+00:00

如今看,在國內各大音樂平台的競爭之中,騰訊音樂已絕對勝出。然而,騰訊音樂卻也無法太高興起來,雖然贏了,卻已英雄遲暮。

文/李大地

隨著騰訊音樂回港上市,音樂平台之爭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如今看,在國內各大音樂平台的競爭之中,騰訊音樂已絕對勝出。然而,騰訊音樂卻也無法太高興起來,雖然贏了,卻已英雄遲暮。

根據MiDiA的一份全球音樂市場報告,騰訊音樂市場份額占比13%位居第四,網易雲音樂占比6%,位居第六位。這指的是全球市場,單看國內市場的話不難發現,騰訊音樂的份額已經超過網易雲音樂一倍之多,份額遙遙領先。

再結合另外一份數據,2020年,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占據了97.3%的中國音樂市場份額。這意味著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幾乎各占國內音樂市場3成和7成,剩下一些零頭歸蝦米音樂或咪咕音樂等平台。

在與網易雲音樂的競爭中,騰訊充分發揮了財大氣粗的優勢,「買買買」成了制勝法寶,買下了中國總曲庫的90%,其中包含大量的排他性獨播版權。這種辦法簡單粗暴,但行之有效。與之對應,網易雲音樂主打音樂社區,徵得了一些硬核用戶,但最終曲庫不全成為硬傷。

因為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騰訊音樂甚至吃了官司,因反壟斷,在2021年7月被罰了50萬,並被勒令解除獨家版權協議。可至今一年多過去了,這並未撼動已經形成的市場格局。2022年上半年網易雲音樂營收約為42億元,騰訊音樂則達到135億元。

然而,穩坐音樂市場份額第一的騰訊音樂卻無法高興太久。財報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總營收為人民幣66.4億元,同比下降15.1%;二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為69.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8%。明明當上了老大,營收卻下滑了。

這只能說明,整體音樂市場在萎縮。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2022年上半年的總營收約為177億元,而在2021年這一數字是186億元。騰訊音樂辛辛苦苦拼上了行業老大的位置,卻又要面臨行業的萎縮。

這怪市場嗎?可當騰訊音樂已經成為市場的主宰,市場萎縮,自身是有絕對責任的。是時候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等音樂巨頭的崛起,對音樂產業來講到底意味著什麼。

與過去的唱片時代相比,如今的用戶無需購買實體CD或磁帶,一部手機就能免費收聽大量歌曲;衝上一個會員,幾乎就能聽遍人類文明的所有音樂遺產,這當然是進步。可音樂終究是一種藝術創意,需要持續不斷有新的、好的作品問世,這是這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可現在看來,已經很久沒有流行音樂大師問世。曾經周杰倫一年出一張專輯,如今6年出一張,出來後還毀譽參半。而像周杰倫這樣還能出專輯,並且拿來賣錢的音樂創作者,已寥寥無幾。新的能產出佳作並走紅的音樂創作者愈發難尋。長此以往,恐怕10年、20年、50年後的人類,還要在QQ音樂上聽20世紀的老歌,行業不萎縮才怪!

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這樣的巨型平台,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以一己之力,干翻了傳統唱片產業,讓當今的音樂愛好者,可以輕易欣賞到人類錄音文明以來的幾乎所有佳作。然而,到此為止,這仍只是科技的勝利。音樂終究是藝術,需要創作繁榮,需要持續不斷的優秀作品問世方可為繼。

當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這樣的音樂平台,成為音樂市場的主宰時,他們自然而然也就背負上了推動音樂產業、發展音樂文明的包袱。而非無限地去爭奪幾十年前那些老歌的播放版權。當音樂創作之花枯萎,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也只能慢慢走向凋零。最終,份額還在,市場沒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