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河與長江比厲害在何處?為什麼說它可怕,沒人敢下河游泳?

答案在這兒 發佈 2022-09-22T07:50:06.686017+00:00

世界第二河如果說長江給亞洲中部帶來的是文明的火種,江河衝擊帶來的扇狀平原,豐富的水文系統,包括各具特色的生態結構。那麼亞馬遜河給南美洲帶去的便是文明的希望,密布危險的雨林中,南美洲的原始部落仍然選擇在這裡安居。

世界第二河

如果說長江給亞洲中部帶來的是文明的火種,江河衝擊帶來的扇狀平原,豐富的水文系統,包括各具特色的生態結構。

那麼亞馬遜河給南美洲帶去的便是文明的希望,密布危險的雨林中,南美洲的原始部落仍然選擇在這裡安居。

作為世界第二長的河流,亞馬遜河流不僅是南美洲最長的河流,也擁有著世界上排量最大的河流

整個河流的主幹流以及支流組成了哥倫比亞、厄瓜多河秘魯的主要河流系統。

儘管它不像尼羅河那樣能給近東文明帶來興起,但亞馬遜河能在南美洲地區影響到的一切遠大於人類文明的意義。

直到歐洲人到來之前,亞馬遜地區還是一片充滿原始氣息的地域。

16世紀後,歐洲人才逐漸了解到這片土地的神奇,以及亞馬遜河流的兇險。

與長江相比,長江在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直到今天,長江仍是中國內陸發展不可缺少的地理條件。

長江除了貫穿著中國多個生態系統之外,對人們的聚居、農業的發展,包括東亞文明的興起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在今天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由長江引導的三角地帶創造了中國20%的生產總值。

並且長江的三峽大壩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但亞馬遜河並不像長江這般,由於雨林開發難度非常大,再加上亞馬遜河域周圍的生態危機四伏。

當地並不是適合農耕發展,也沒有放牧條件。自殖民時代以來,亞馬遜河流大部分地區基本都是沒有農業開發的土地。

即使是在亞馬遜流域發現後的4個世紀內,其流域內的總耕地面積可能不到65平方公里

但在20世紀後,隨著科學生產力的提升,巴西政府在1940年代逐漸著手亞馬遜流域的經濟開發。

亞馬遜河流的開發給南美洲地區帶來了迅速發展,許多定居點從巴西利亞到貝倫的公路隨著國家一體化計劃發展起來。

儘管亞馬遜河流沒有長江流域擁有堤壩,但在亞馬遜的支流中有超過400座水壩在運行。

但考慮到雨林生態以及亞馬遜河流的影響,當地政府和雨林開發不能像長江流域這般發展出優秀的經濟區域。

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亞馬遜流域的厲害之處。

亞馬遜的生命

從亞馬遜的起源來看,它早在更新世就已經初步形成,並在中新世發展起來。

在河流運動和地質構造的作用下,亞馬遜河流形成了今天的樣貌,並且雨林也逐漸發展出來。

隨著海平面的下降,亞馬遜原有的大湖迅速流失,最終成為一條河流。

亞馬遜雨林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熱帶森林生物多樣性,除了數以千計的魚類,甚至還有海龜、藻類植物等。

亞馬遜生態系統覆蓋8個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連續熱帶雨林。

如今我們都知道亞馬遜雨林有著「地球之肺」的稱呼,這也是其本身強大的生態系統帶來的好處。

事實上,雨林的結構呈現立體化每個結構層級都包含了不同的棲息生態位

樹葉和樹枝之間,猴子和鳥類在這兒生存,例如金剛鸚鵡、巨嘴鳥等雨林特有物種。

相對較低的地方則長有大量苔蘚、蘭華等附生植物,它們為雨林中的昆蟲和小動物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環境。

眾多鳥類、青蛙、昆蟲在潮濕的水池中獲益。

而在地面兇殘的美洲虎會獵殺野豬和貘,豹貓等其他小型貓科動物也會參與在整個捕食鏈中。

另外還有蟒蛇凱門鱷、水豚等豐富多樣的水生物種和陸生動物,包括大量的魚類。

說到生態系統及結構,這便是亞馬遜叢林在今天充滿危險的原因。比起雨林中兇猛的貓科動物,或許進入雨林時更應該注意周圍的蟒蛇和森蚺

蟒蛇雖然沒有劇毒,以綠蟒蛇為例,它們的體長可以超過9米,重達220公斤。

通過強烈的肌肉收縮足以壓碎成年人身體上的每寸骨骼,然後再一口吞進肚中。

或許有人會想到食人魚,儘管今天對食人魚的報導仍帶有一些誤解,其實它們更多以食腐為生。

當然,大量聚集的魚群還是很有殺傷力的。

不過它們並不會像電影裡表現的那樣會將人幾分鐘內撕碎,但它們偶爾也會對人發起攻擊,被咬上一口還是挺肉疼的。

亞馬遜河流最獨特的地方在於,這裡也生存著能夠適應鹹水的魚類,例如牛鯊。

它不是鯊魚家族中體型最可怕的動物,但絕對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傢伙。

牛鯊的領地意識和侵略性十分強烈,並且偏愛淺水區域

所以每當人們下河游泳時,便會出現牛鯊襲擊事件。

所以想要下水游泳的人可要做好犧牲的心理準備,這真的不是開玩笑。

想像一下水裡的鱷魚、鯊魚、電鰻等,下河游泳基本等於自殺

這還沒完,陸地上我們能夠通過明顯的蹤跡和現象避免被大型動物追殺的風險,但是一不小心,一些致命的小動物也會給人帶來威脅。

例如亞馬遜雨林中的巨人蜈蚣、捕鳥蛛、雨林螞蝗、箭毒蛙、蝮蛇,甚至是一隻不起眼的刺客蟲

如同它們的名字一般,這種小蟲子如同刺客一般會將其他小蟲子殺死,而它們的唾液同樣也會影響人體的器官。

雖然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它們能夠傳播南美錐蟲病,這點還是挺麻煩的。

雨林的機遇和未來

如果在沒有防備和專業人士的帶領下深入雨林,或者說找了一處水源就近游泳。

那麼等待這些「勇士」的將會是無盡的危機,這便是亞馬遜雨林的可怕之處

但這也是亞馬遜雨林的迷人之處,在今天的地球上已經很難再找到像亞馬遜雨林這樣的生態系統和環境了。

雨林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開發價值,雨林中的水果、蔬菜、魚和蜂蜜,包括土壤中的真菌都是極為稀有的特產。

更重要的是,雨林的開發尚未完成,其中仍有很多物種是未發現或者未命名的。

而亞馬遜河流的運動會帶來強大的碳循環作用,陸源有機物可以藉助河流的運動快速且持地降解二氧化碳。

同時來自周圍環境的持續輸出可以保持高水平的活性有機物。

或許大家不知道的是,亞馬遜河下游與海洋的交匯處帶來的是非同小可的改變。

科學家通過對亞馬遜河流運動的研究發現,高水平的二氧化碳會一直持續到河口

亞馬遜河流下游會給全球帶來40%的二氧化碳除氣,當下遊河流域擴大時,這些通量不僅在流域範圍內,而且在全球範圍內都很重要。

作為世界上有著四分之一的陸生物種的家園,亞馬遜流域的生態系統在此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循環,以及氣候臨界點。

生物多樣性在今天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雨林中動物的藥用開發只是冰山一角

但在今天,亞馬遜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最大的問題之一便是牧場的開發和農業需求帶來的森林砍伐,經濟發展對當地同等重要。

但是我們很多人似乎都忽略了雨林消失後可能帶來的問題,追求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永恆話題。

氣候變化惡劣的時代,亞馬遜雨林面臨的威脅已經逐漸逼近。

這些生活在河流流域的物種可能會因非法捕獵遭到摧毀,也有可能因人類活動而消失。

比起亞馬遜河給人們帶來的威脅,今天人類給雨林帶來的考驗或許更加嚴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