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去世,民眾:這發生在「最糟糕時刻」,感覺失去了祖母

九派新聞 發佈 2022-09-23T19:53:17.025231+00:00

標題2: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去世,英國深陷高通脹與能源危機,或對民眾信心「雪上加霜」在位的70年裡,伊莉莎白二世堅持7點半起床,每天工作10餘個小時,一年出席500多場活動。

標題2: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去世,英國深陷高通脹與能源危機,或對民眾信心「雪上加霜」

在位的70年裡,伊莉莎白二世堅持7點半起床,每天工作10餘個小時,一年出席500多場活動。

9月8日,隨著英國民眾民眾「先王已死,國王萬歲」的喊聲(The queen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 即位用語),白金漢宮公告宣布:伊莉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勒莫爾莊園離世,享年96歲。

臨終前,女王的四個子女查爾斯王子、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以及他們的家人都在她的身邊,孫輩威廉王子也陪伴在左右。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1】民眾:「就像我的祖母去世了一樣」

人們已經習慣英國女王的「超長待機」,甚至認為她會一直健康下去。

96歲前,她經常親自開車、騎馬、遛狗,一周仍需要工作多天。但隨著年齡增長,女王身體不免遭遇病痛和衰老,進醫院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21年下半年,她腿腳明顯不便,22年上半年確診新冠,逐漸減少公眾露面,將君主的責任一點點轉交給查爾斯王子。

聽聞她去世的消息,人們還是感到突然。

倫敦黃昏時分,人們開始聚集在白金漢宮前。黛安娜王妃1997年去世時,也出現過類似場景。還有人在街角徘徊,盯著手機上的新聞更新。倫敦居民蒂安娜提到了英國目前面臨的問題,稱女王去世發生在「歷史上最糟糕的時刻」。

英國民眾聚集在白金漢宮前/圖源:《紐約時報》

擠在酒吧的一些人表示,他們五味雜陳,「我認為世界各地的人都沒意識到,她是多麼出色,」顧客傑夫說,「就像我的祖母去世了一樣,今晚我回家時,我的妻子一定會哭」。

女王的離世真切地向人們宣告:一個大時代結束了。她親歷了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見證了英國從後殖民、後帝國時代到脫歐,她會見過13任美國總統,任命過15任英國首相。

在位70年,她創下不少記錄。

1986年,伊莉莎白女王受中國的邀請來華進行國事訪問,成為英國君主歷史上的第一人。

2015年9月9日,伊莉莎白打破了維多利亞女王「63年216天」的在位紀錄,成為英國在位最久的君主。

2022年6月12日,伊莉莎白成為世界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僅次於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伊莉莎白曾承諾,在活著時永不退位,她不允許自己被任何事打倒。

【2】「定心丸」和「勞模」

即位以來,女王共出訪海外三百多次,至少訪問過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堪稱「出訪勞模」。

她所到之處人山人海圍觀,據估計,超過四分之三的澳大利亞人曾親眼看過她。88歲那年,女王首次開通網絡帳號,並親自發推特與網民互動。

女王登基60周年鑽石慶典的舉行,英國掀起了一波王室熱。數以萬計的公眾湧上倫敦街頭,使慶祝活動達到高潮。

2021年,英國民調機構輿觀(YouGov)調查顯示,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受訪者對她表達了積極評價。

女王一直在英國政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被視為連續性和穩定性的權力象徵。

英國民眾、乃至大英國協一直維持對君主制的支持,女王的個人聲望被認為是關鍵因素。

她極少干預政治,主要通過現身公共活動和聖誕演講拉近與民眾的距離。在這些活動中,她常常強調責任和對話的價值。

1940年10月13日,正處於二戰時期,14歲的伊莉莎白就做了人生第一次單獨演說,鼓勵到其他城市避難的兒童,「我們正在盡全力地幫助我們勇敢的水手、士兵和飛行員,同時我們自己也正在承受著戰爭帶來的危險和傷痛。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最後一切都會安然無恙。」

5年後,19歲的她說服父親,進入英軍後方的婦女支援部隊服役,並完成了駕駛和汽車修理訓練學習。她也是英國王室第一位全職服役的女性成員。

歐洲勝利紀念日當天,伊莉莎白和妹妹瑪格麗特還匿名加入倫敦街頭慶祝的人潮,一起遊行。

國王一家與民眾共患難,一起縮減食糧,鬥志滿滿的堅強形象,極大鼓勵了英國民眾。

1953年女王加冕後,電視直播和轉播成為英國王室面向公眾的窗口,1957年,女王開啟了每年一度的聖誕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晨對時代財經表示,女王的三個品質讓她受人愛戴,首先,女王的長壽為英國王室樹立起一定威信;其次,女王的生活品味為英國乃至全球樹立了標杆,滿足了部分民眾的國王夢或者王子公主夢;第三,女王穩健的品行,包括不干預政治,嚴守王室的承諾,在一些重大的國事活動、國家動盪時期,給民眾吃下一顆『定心丸』。

對於黛安娜王妃之死的一系列反應,被稱為伊莉莎白君主生涯中為數不多的嚴重失誤。

1997年,黛安娜車禍去世,女王的滯後與沉默讓民眾更加悲傷和憤怒,也導致溫莎王室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BBC報導稱,很多批評人士未能理解,女王那代人不習慣在公眾悲哀時刻,過度表現自己的情感。

不過,女王最終還是打破慣例,以電視直播的方式表達哀悼,並承諾王室家族會與時俱進,改變傳統做法。

【3】一位7旬新國王

英國女王去世之前,查爾斯已負責王室相關事務,包括海外訪問和授勳儀式。在安德魯與愛波斯坦的醜聞曝光後,他曾發表講話,敦促將安德魯驅逐王室。

相比於母親,查爾斯在英國民間的支持率和喜愛度都低上許多。YouGov調查顯示,認為他會成為一位好國王,和不認為他會成為一位好國王的英國民眾都達32%。另一家民調機構Ipsos,在今年4月發布的一項調查則顯示,42%的英國民眾認為,查爾斯應直接讓位於他的長子威廉王子。

歐巴馬曾會見查爾斯。圖:《紐約時報》

查爾斯的支持率不高和他備受爭議的個人生活不無關係。

查爾斯1981年和妻子黛安娜王妃結婚,兩人育有兩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但兩人的婚姻很快陷入僵局。據英媒報導,查爾斯在婚後仍和舊情人卡米拉藕斷絲連,黛安娜難以忍受,她曾直言,「這段婚姻中有三個人,所以有點擠。」

1996年8月,查爾斯和黛安娜正式離婚。一年之後,黛安娜王妃因車禍死於法國巴黎。

黛安娜之死成為英國王室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益普索民調數據顯示,黛安娜去世一周後,查爾斯的支持率跌至42%,僅36%的受訪者認為他未來應該成為國王。甚至他的母親伊莉莎白二世,也因此支持率暴跌。

查爾斯的另一個爭議在於,他曾多次被指干政。

2022年6月,英國計劃遣送非法移民至盧安達的做法引發國際熱議,查爾斯私下也表達了對這一政策的反對,由此引發了王室干政的爭議。克拉倫斯宮隨後表示,查爾斯保持「政治中立」。

英國《衛報》報導稱,多年來查爾斯一直就氣候變化、城市規劃、農業發展等議題發聲,並向政府部門遊說。有人認為他成為國王后,或許無法像伊莉莎白二世一樣不干涉政務。

【4】女王身後:一個陰沉的冬天

女王病危的消息流傳時,英國議會正討論緊急援助計劃,以此應對天然氣和電費的上漲。一位高級部長在新首相特拉斯耳邊低語後,特拉斯起身離開會議廳。

幾個小時後,她身著黑衣走出唐寧街,致以悼詞。

新首相特拉斯。圖:美聯社

英國王室曾在女王帶領下,多次渡過輿論危機,她的存在讓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君主制「暫時安全」。女王去世之際,有人稱英國將迎來一個陰沉的冬天:新冠疫情依舊、經濟持續衰退、通脹居高不下、能源成本飆升。

與此同時,王室成員的醜聞不斷,聲譽日漸受損,民間對君主制的質疑聲越來越大,呼籲建立共和制的聲音高漲。

目前,英國物價以40多年來最快的速度上漲,7月通貨膨脹率達10.1%,自1982年以來首次超過兩位數。

英國家庭能源帳單飆升至歷史最高水平。據彭博社,當下英國面臨一代人最嚴重的家庭預算壓力,維持最基本生活標準的費用增加了20%。

相關調查顯示,數百萬英國人表示,家庭平均年度帳單將從10月份開始上漲80%,今年冬天要面臨的是吃飯和取暖之間的痛苦選擇。高盛公司估計,如果天然氣價格不能降下來,明年通脹率可能飆升至20%以上。

趙晨說,老百姓還在為自己的帳單發愁時,會不會應該要求王室多做貢獻?比如,放棄一些土地,減少開支,或者把一些城堡讓出來開拓救濟,這都是有可能出現的。

《紐約時報》報導稱,英國政治與經濟動盪之際失去了女王,將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她的去世或引發一場比首相更迭更複雜的王位過渡,未來將產生什麼樣的君主制仍是個謎。73歲的查爾斯將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年長的君主,他曾明確表示想改變王室的性質。

趙晨坦言,當前整個英國乃至歐洲在一個較為慌亂的時期,「女王的離世無疑給英國國民信心雪上加霜」, 此時如果查爾斯不能扮演好新國王的角色,可能會使得民眾對王室產生反感的聲音再度起來。

九派新聞記者 李沐曦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