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大明第一謀士,劉伯溫和諸葛亮誰更強?假死後留下曠世奇書?

李師弟 發佈 2022-09-23T21:36:13.384463+00:00

結果這座城修到最後,卻出現了石料短缺的問題。然而,他們拆到一半時,突然發現一塊石拱上刻著幾行字:「劉基造,吳唐拆,拆到此塊拆不得;拆一塊,還十塊,還落渾身不自在。‌‌」

洪武年間,一位叫做吳唐的官員決定在淮陰修一座「清江城」。結果這座城修到最後,卻出現了石料短缺的問題。

不過吳唐對此也有預案。江邊有個石拱堆,隨便拆點石料下來就行。然而,他們拆到一半時,突然發現一塊石拱上刻著幾行字:「劉基造,吳唐拆,拆到此塊拆不得;拆一塊,還十塊,還落渾身不自在。‌‌」

吳唐大驚失色,對著這行字納頭便拜,並叫停了大家。而這些被挖出來的石拱不多不少,剛好把新城建完,一點都沒有浪費。

恐怕有些朋友,已經能猜出來這個「劉基」是誰了。他正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的劉伯溫。據說他不但預言了明朝的結局,甚至連清朝滅亡後的歷史都給算到了。

那麼,劉伯溫都有哪些驚世駭俗的預言呢?他的預言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劉伯溫是朱元璋的開國功臣。他年輕的時候是一名隱士,後來看中了朱元璋能成大事,於是出山輔佐。

據說,朱元璋在和陳友諒鄱陽湖大戰時,劉伯溫曾經陪同朱元璋指揮作戰,結果他突然念念有詞,隨即不由分說,拽著朱元璋就跑到了旁邊的小船上。朱元璋剛要發作,只聽一聲炮響,剛才二人所在的旗艦竟然已經被陳友諒的火炮打得粉碎了。

但這個「戰績」對劉伯溫來說,算是小事一樁。傳說中劉伯溫最著名的預言著作,是他的「燒餅歌」。

這個燒餅歌是怎麼來的呢?簡單來說,朱元璋登基為帝後,將劉伯溫封為御史中丞、太史令,併兼管欽天監。欽天監是一個掌管天文、觀測天象的部門,古人認為國家有什麼大事發生的話,上天會提前降下示警。所以這個欽天監是一個能跟老天爺交流的職位。

有一天,朱元璋突然對劉伯溫的工作有了興致,就打算召見劉伯溫,問問他這幾年夜觀天象都看到了什麼。而劉伯溫在進宮的時候,朱元璋正在吃飯。

不過劉伯溫畢竟是陪朱元璋打天下的老戰友,所以朱元璋非但沒叫劉伯溫等自己吃完再進殿,還打算逗一逗他。於是朱元璋把自己只啃了一口的燒餅倒扣在了碗裡,然後問劉伯溫,你猜這碗中是何物?

朱元璋雖然登基之後手段酷烈,但是劉伯溫沒做虧心事,自然不怕說句話就被朱元璋砍了。於是他不慌不忙地對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

話說到這份兒上,也沒什麼可繼續問的了,畢竟人家朱元璋九五之尊,說什麼話得字斟句酌,就算是爛菜葉子餿米飯也得說成是珍珠翡翠白玉湯。於是兩人哈哈一笑,就邊吃邊談了。朱元璋也不含糊,直接開篇明義,求問大明江山日後如何。

但是這麼大的事情,劉伯溫哪能直說?因為干術士這一行,也是很有風險的。畢竟人家要探究的是周天之變,命理之數。而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定了的命運就是定了。

劉伯溫執掌欽天監,「私窺天數」也就算了,現在朱元璋還要他把這些東西透露給自己。真要是朱元璋得知消息後「逆天改命」,改變了「世界線」,這可就是妥妥地欺天了,二人都遭天打五雷轟也不算過分。

不過朱元璋畢竟是見過世面的人,也懂點事兒,倒也沒有強求劉伯溫給他個明確的交代。於是,劉伯溫作歌一首,把朱元璋求問的東西以一種隱晦的形式道了出來。後世之人根據朱元璋這次和劉伯溫的見面,將這首歌稱為是「燒餅歌」。這首歌現在仍有全文流傳。我們在這裡就說幾個比較「神」的事情。

朱元璋最關心的,肯定還是這朱家還能坐幾年的江山。劉伯溫對此的回答,是「我主萬子萬孫」。

朱元璋一聽就舒服了,畢竟這「萬子萬孫」,可以從兩種方面來理解,一種是「萬世一系」,大明江山傳了萬代千年。這當然是大好事兒。而另一種是自己的子孫能繁衍地成千上萬。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朱家江山都能坐很久了。

只是朱元璋可能做夢都沒想到,他的這兩個想法都不對。因為從結果來看的話,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正是萬曆皇帝的孫子。所以這「萬子萬孫」,其實是這麼個意思。

當然,這些不可能是現在的朱元璋能知道的了。但他也明白,世上無不亡之國。所以他還有一事不明:江山最後會落於誰手?

劉伯溫回話也很謹慎,說是會落在胡人之手。朱元璋就奇怪了,常言道胡虜無百年之運,什麼胡啊這麼厲害?

對此劉伯溫沒有接茬。畢竟他要是挑明了是女真,那自己性命就不保了。他回答道,這個胡人朝的持續時間是「二八秋」。朱元璋一聽這個就放心了,二八一十六,這不就十六年,也算能接受。

而朱元璋可能沒想到,他又被劉伯溫忽悠了。因為清朝自從皇太極正式稱帝,與大明朝分庭抗禮,到宣統皇帝宣布退位以來,持續時間是276年,四捨五入的話,也算是「二八」的二百八十年。

除了上面說的內容以外,劉伯溫這個「燒餅歌」還把清朝的事情預測了個一溜夠,比如康乾盛世,嘉道中衰,同光中興,最後亡於革命黨之手之類的。朱元璋聽得迷迷糊糊,最後只好叫人把這「燒餅歌」記錄下來,請劉伯溫回去,自己細細琢磨。

這就是劉伯溫《燒餅歌》的來歷。看到這裡,恐怕有不少朋友會好奇了,燒餅歌真的那麼准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這燒餅歌雖然看起來雲山霧罩,但是內容淺顯得不行,大部分史實基本就是一眼能看懂,說白了就是個明清要事「大串燒」。至於民國建立後的部分,那就全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類的套話了,完全沒有之前聊明清時期「指點江山」的銳氣。

而且最讓「燒餅歌」大失水準的,就是裡面的一句「夢奇有字得心驚」。它說的是崇禎皇帝午夜夢回,夢見有個老人在他的掌心寫了一個「有」字。崇禎不解,就問大臣這是什麼意思。大臣紛紛表示這是喜兆啊,有總比沒有好。

然而,崇禎皇帝身邊的太監王承恩卻大驚失色,偷偷告訴崇禎,這是個惡兆。因為「有」字的上邊,是「大」字沒了一捺。而下邊,是「明」字少了半邊。也就是說,這個「有」字的意思,是大明要沒一半。

這個「史實」,怎麼看都像是一個段子。除了計六奇的《明季北略》以外,也沒有任何的史書對其有記載。所以根據史學界「孤證不立」的態度,其可信度是十分可疑的。

因此,大部分人可以得出結論,這個「燒餅歌」大概率是清末革命黨的附會之作。而且在史料上,劉伯溫本身也沒什麼被實錘了的預言能力。畢竟真正的大預言家,寫出來的東西那都是奧妙無窮,被千秋傳誦的。

比如唐朝袁天罡、李淳風所寫的《推背圖》,裡面可謂是各種天象、讖緯、陰陽五行八卦輪番上陣,直到今天都很難有人能破解其中的預言。相比之下,劉伯溫所傳下的只有「燒餅歌」這種打油詩一樣的東西,哪個更專業可謂是高下立判。

然而,劉伯溫的名氣可不是清末的革命黨吹出來的。實際上,關於劉伯溫神機妙算的傳聞,早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了,在江湖傳言中,劉伯溫呼風喚雨,點石成兵,跟諸葛亮幾乎差不多了。

但我們要知道,諸葛亮名氣大,那是因為有《三國演義》的宣傳,而且論才能,屬於是蕭何、張良、韓信的工作一肩挑,也有「武廟十哲」的軍功。相比之下,劉伯溫最多只能算個張良,沒有軍功也沒有名著宣傳,為什麼會那麼火呢?

這就有兩點原因了。首先,神化劉伯溫,屬於是朱元璋故意為之的。朱元璋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淮右布衣」,對於底下的文官神化自己的態度非常不滿。但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朱元璋還是得做點功課。

所以,他就把重點放在了掌管天象的劉伯溫身上,畢竟劉伯溫是管「通天」的。朱元璋下詔稱讚劉伯溫,說他是個神人,看出自己自有天象,才來投奔云云。

劉伯溫當然不敢接受這個。畢竟他對於自己的斤兩是有認知的,隨便說自己是神人,這要是得罪了真的神仙可咋辦?所以他堅決推辭,說我擔待不起,我做的正確決策那都是神仙托我之口說出來的。雖然能看出來劉伯溫的謙遜,但他的這一番話,也算變相承認自己能通神了。

而劉伯溫死後,他的後代則花了大力氣來宣傳這位祖上,他們捐錢給寺廟、道觀等迷信場所,希望他們能給劉伯溫說說好話。普通的老百姓們當然沒有分辨史實的能力,因此也就把這些「神機妙算」的宣傳當了真。

隨著劉伯溫的名氣越傳越響,後世不少商人也發現,劉伯溫已經成了一塊金字招牌。不管寫點什麼傳奇小說、怪力亂神的故事,還有一些奇門遁甲、奇技淫巧,只要貼上了劉伯溫的名字,那就能夠大賣。

當然,這個情況我們很熟悉。當今電視劇要是提到了古代探案的題材,那男主角不也大部分是狄仁傑嗎?

如此一來,劉伯溫的名聲自然是被越炒越高,甚至有比肩諸葛亮的趨勢。不少人甚至吹出來了個「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可問題是,劉伯溫在明朝開國功臣里只能排個「誠意伯」,雖然明朝開國功臣里有爵位的文臣,也就李善長、劉伯溫和汪廣洋。在民間傳說中,劉伯溫唯一一次失算,就是沒想到諸葛亮能提前預知自己會挖他的墳。雖然這個說法是個段子,但是也能看出來民間對於這兩人的智力如何,還是很有定論的。

不過,劉伯溫在算命這一塊的「IP」,終歸可以說是被牢牢地豎立起來了。民間傳說,劉伯溫的死也是「假死」,他立下了36個墓地,讓所有人不知他葬於何處,然後過上了隱居的生活。而三百年後的1848年,一本叫做《滴天髓》的命理書橫空出世,至今仍是我國「命理學」的代表作之一。但這本突然冒出來的算命術,早已被人標註過。至於原作者是誰,據說正是從廟堂中脫身歸隱山林的劉伯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