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遇上教師節,這樣過才更具意義

智睿高中英語 發佈 2022-09-24T08:58:14.342563+00:00

2022年9月10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與教師節(今年為第38個教師節)在日曆上相逢了,換言之,就是中秋節遇上教師節了!9月10日原本就是365天之一,再普通不過的一天!而今年卻是一個特殊而賦予不同含義的日子。


2022年9月10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與教師節(今年為第38個教師節)在日曆上相逢了,換言之,就是中秋節遇上教師節了!9月10日原本就是365天之一,再普通不過的一天!而今年卻是一個特殊而賦予不同含義的日子。吃月餅,賞皓月,人團圓;育桃李,敬老師,感師恩,這一切,都為這不同尋常的「雙節」(中秋節,教師節)增添了無限魅力和全新思域。


中秋節源遠流長,經久不息。中秋節(Mid-Autumn Festival) 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節、拜月節、月亮節、團圓節等,節日時間為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資料記載,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傳統。如今,中秋節以月圓象徵人團圓,表達思念故鄉與親人之情,祈盼五穀豐登、家庭幸福,已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國家法定節假日。

教師節幾經周折,終成節日。教師節(Teachers' Day),在我國可以最早追溯上世紀三十到八十年代,曾有多個日期作為教師節。直至1985年,國家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國家設立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每年教師節,各地以不同形式隆重舉行教師節慶祝大會,表彰一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

今年,當中秋節遇上教師節,如何過節才能不負今年的「雙節」遇見?在@智睿高中英語看來,舉行「四個一」活動,寓傳統與現代,融賞月與敬師,合團聚與賦能,由此把「雙節」有機而巧妙地結合起來,過一個不一樣的「雙節」!

一是舉行一場老師、家長代表「雙節」座談會。座談會由學校統一策劃設計,以年級組(或班級)為單位舉辦,座談會由蹲級校長主持,在致辭祝賀「雙節」之後,由家長代表發言,對老師表示「雙節」祝賀,表達對老師教育自己孩子的感謝之情,再由教師代表發言,為同行送上教師節日祝賀,為家長送上中秋節祝福。學校可準備一些月餅、時令水果等,特別注意,應邀參加座談會的家長代表不得帶任何禮物或禮品而來(空手而來即可)。教師和家長在融洽、和諧的氣氛中度過「雙節」,增進情感,加強家校聯繫。

二是舉辦一次「雙節」書畫展,以「慶祝教師節,歡度中秋節」為主題,面向教師、學生、家長有獎徵集書法和繪畫作品,學校統一布展,節前展出獲獎作品,適時向師生家長開放參觀,以此達到「弘揚傳統文化,提升審美素養」的目的。

三是進行一次家訪。時值中秋佳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可以安排一次教師家訪,到學生家裡去,了解家庭情況,聽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也向家長報告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家訪時,老師可帶點月餅等。由此加深家校相互理解,擔起共育責任。

四是組織一次慰問活動。由學校出面,組織學校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到學校所在鎮(街)的敬老院、養老院開展慰問活動,打掃衛生,整理床鋪,慰問演出等,並送去月餅、水果、營養品等,以此表達中秋節愛老、敬老之意。

以上「四個一」都是建立在「雙節」同慶、同過的思路上的。只有這樣,「雙節」融合才能落地,真正表達「雙節同慶,花好月圓,桃李芬芳」的深刻寓意。最後祝廣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師節日快樂!闔家團圓!!幸福安康!!!


(文本為原創,圖片來源於今日頭條免費圖庫)@頭條教育​@現代教育報​@教育的觀點​@大學英語老師Helen0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