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離世,留下了3條育兒真經

mom看世界 發佈 2022-09-24T16:43:35.617477+00:00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作者:川媽前幾天,聽聞稻盛和夫先生離世了。他是我非常尊重的企業家,也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聖」。不管在商界,還是在管理界,稻盛和夫都是「導師」般的存在。他一生創辦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人生後半程又創辦了扶持青年企業家的「盛和塾」協會。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


前幾天,聽聞稻盛和夫先生離世了。


他是我非常尊重的企業家,也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聖」。



不管在商界,還是在管理界,稻盛和夫都是「導師」般的存在。


他一生創辦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人生後半程又創辦了扶持青年企業家的「盛和塾」協會。


65歲的時候罹患胃癌,治癒後皈依佛門。


又在78歲高齡時,受日本政府之邀復出,零薪酬出任日本航空CEO。


僅用400多天就力挽狂瀾,將虧損1800億的「巨無霸」,做到了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水平世界第一。


有人說,稻盛和夫和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將日本的經營管理推向一個高潮。


如今稻盛和夫先生的離世,也代表一個輝煌的時代在悄然逝去。



我曾拜讀過稻盛和夫先生不少著作,他的文字平和、實在,仿佛一位相熟的老者,在講自己一輩子的經歷和感悟。


這些書中,有他對經營管理的參悟,對人性的反思,更有對人生的思考。


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一本稻盛和夫先生的著作——《干法》。



我讀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有很深的體會。


書中的很多想法,不僅可以用於工作、個人成長,同樣可以給育兒,提供很多思路和參考。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是自然的機理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是稻盛和夫先生反覆強調的。


雖然成功創立了2家全球500強企業,但回顧一生,他過得並不算順遂。


考大學時,與理想的學校失之交臂;找工作時,遇上經濟危機,好不容易進入一家企業;才進公司不久,就發現公司處在瀕臨倒閉的邊緣。


看到身邊的人都跳槽了,只有自己還停在原地,他也曾迷茫、痛苦、焦慮過。


但他很快就想通了,與其把自己逼入死胡同,不如認真做好當下的事。


彼時,公司交給他一個研究新材料的工作,但因為資金、設備有限,所以遲遲沒有進展。


為了做好這個工作,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帶著行李住進公司。老闆看到他時,還以為他要捲鋪蓋離職……


一個人、一口鍋、一間屋子,他每天睜眼實驗、閉眼實驗,晚上和休息日,就啃各種文獻和書籍。


用他自己的話說,那段時間自己是「極度」認真的。


在拼命的努力下,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


他雖然是學有機化學的,卻憑著自己的一腔熱情和不懈努力,一次又一次在無機化學領域取得了成績。


從此,他覺得自己的人生進入了「良性循環」。



他更感悟到:


我們總是認為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好像竭盡全力工作就是在苛待自己。


殊不知,在自然界中的動植物,為了生存每一天都在拼盡全力


為了生存而拼命努力,是自然界的機理,並沒有什麼特別或者難受的。


我覺得稻盛和夫先生的這個觀點,對於孩子的學習也是受用的。


當孩子覺得學習「辛苦」或者「痛苦」時,除了讓他們去看看凌晨3點工作的清潔工人,看看抹黑賣菜的阿婆,還可以讓他們去看看夾縫中生長的小草。


僅有的一點泥土,靠著拼命汲取陽光雨露,才能生根發芽、長葉開花。



動植物尚且為了生存而不遺餘力,我們也沒有必要總把努力當作特別了不起或痛苦的事。


因為,它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就像稻盛和夫說的,每天堅持認真地、不遺餘力地學習或工作,是我們做人最基本的、必要的條件。


持續堅持

能將「平凡」變為「非凡」


稻盛和夫有一句名言:


人生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所有「偉大的事業」都是普通人兢兢業業、一步一步持續積累的結果。


所以,他覺得在工作中,聰明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品質,努力才是。


稻盛和夫認為:相比聰明人,反倒是那些「稍有笨拙但願意堅持的人」,往往在工作上的成就會更大。


那些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的人,因為他們聰明、成長得快,或許會認為眼前的工作太平凡、自己是大材小用,所以會辭職離開。


反倒是那些不被看好,甚至有些「遲鈍」(並非貶義)的人,最後會留下。


他們或許不夠聰敏,不像豹子行動迅猛,但卻像牛一樣,持續專注於一行一業,總能不知疲倦、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一年、兩年……十年過去,你會發現那些「平凡的人」不知何時忽然就變得「非凡」了。


長久的努力,不僅提升了能力,也磨鍊了人格和品格。



這其實和「時間複利」「刻意練習」有相似之處。


我們會發現,那些象棋大師、著名的音樂家,都在發揮這種「持續努力」的力量。


日復一日,他們都在堅持不懈地做著看似「枯燥」的事情,但就是長時間的堅持,造就了他們的優秀與不凡。


這其實和我之前寫的「天賦與努力」的話題也相呼應。


持續的努力比天賦更重要,對大部分人而言,我們的努力還遠遠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


對於孩子,也是如此。


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很多知識和技能,學習的過程,往往伴隨著枯燥和失敗。


拿練琴來說,第一天練了、不夠好,第二天又練了、依舊不好,第三天可能還不如第二天。


如果因為「一直練不好」而放棄,那這個曲子可能就永遠練不過去。


可如果你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今天練、明天練、後天練,一直練……總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突然就可以了。


其實,學習任何一樣東西,都會經歷無數的挫折和枯燥,熬過去、挺過去,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這就是「持續努力的力量」。


全力過好每一個今天

是制勝法寶


「過好每一個今天」,是稻盛和夫在經營第一家上市公司京瓷時,經常說的話。


如果你看過關於京瓷的報導,就會發現京瓷從不建立長期的經營計劃。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的操作很危險。


但稻盛和夫卻覺得,相比遙不可及的未來藍圖,過好每一個當下、每一個今天,更為重要。


因為,目標越遠大,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越需要付出不同尋常的努力。


但當我們努力再努力之後,發現依然離目標很遠很遠時,人會本能地泄氣,還會生出「要不就這樣吧」的放棄念頭。


稻盛和夫的這個觀點,其實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心理學家李松蔚在他的一次演講中,也曾講過類似的事。


他說很多網友都跟他說過一件事,就是自己明明有時間、有書、甚至做了很詳細的計劃,可就是不能很好地去學習。


就拿學英語來說,當你把某一個英語大牛或者英語考試高分作為目標去努力時,你開始總是信心滿滿。


但在你實施時,卻總是拖延。


因為當你背單詞時,你總是會想自己遠大的計劃,你就會想要實現這個計劃,你需要先背單詞、然後練聽力,先練普通聽力、再練俚語聽力,最後還要去了解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


就這樣,當你還沒開始時,你就被自己「遠大目標」帶來的幻想嚇到了。害怕自己做不到、害怕失敗,然後拖延又拖延……



孩子的成長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想要提升自己的成績,可還沒有開始努力,就先被自己的「遠大目標」嚇到了。


總會想著要達到這樣的目標,要怎麼做、怎麼努力才行,越想越覺得困難,越想越焦慮,導致最後一再拖延,陷入惡性循環。


其實,想要克服這個心理並不難。


只需要像稻盛和夫先生一樣,不去建立讓自己害怕的長期目標,只需要建立一個短期的,甚至是今天的計劃。


然後踏實認真地執行,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個「今天的計劃」,不知不覺中,遠大的目標也就實現了。


因為,只要今天足夠勤奮,明天一定沒問題。只要這個月足夠努力,下個月就沒問題。


每一個瞬間過得足夠充實,每一天的成就連在一起,無限積累、持續,再遠大的目標也可以實現。


參考書目:《干法》,稻盛和夫


川媽說說


我經常把《干法》推薦給我的學生。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常常聰明有餘,而行動不足。他們目光遠大,卻總想著一步登天,沒有耐心付出和等待結果。於是,開始焦慮,感覺自己一事無成、愈加消極,大把青春年華白白耗在了無意義的空想或跳來跳去上。


我常跟他們說,當你想不清楚未來的時候,就暫時放下思考、先動起來。把眼下的學習生活搞好,慢慢地,未來的方向可能就浮現出來了。我像你他們這麼大時也迷茫,學了一個不知所以的專業,不知道未來要幹什麼,也曾焦慮過很久。當時的條件比不了現在的孩子,不工作在家躺平也能過的很舒服。我是沒人接盤,必須要工作才能養活自己的。為了不浪費時間,也為了不讓自己有時間自怨自艾,一有空我就去圖書館看書、看報紙雜誌。慢慢地,我竟愛上我的專業,還萌生了像我的偶像德魯克先生一樣的理想:寫書、教書、做諮詢。就這樣,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終身的事業。


無論如何,行動起來,別讓無意義的精神內耗,迷了眼、亂了心智。


拓展閱讀

孩子的出類拔萃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其實都不是……


mom看世界:跟著二胎博士媽媽一起學育兒、看世界;這兒既有我所崇尚的自然生活分享,還有獨家的科學課程、閱讀課程;來吧,養娃路上永遠缺個好朋友!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台發布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