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遊記:新罕布夏州康科德印象(Concord, NH)

楓之嶺 發佈 2022-09-25T03:17:08.413398+00:00

Concord康科德是我進入新罕布夏州後停留的第三座大城市,這裡是新罕布夏州的首府,人口雖然只有4萬,但不知何故這座城市看起來感覺要比曼徹斯特和納舒厄都要繁華。

Concord康科德是我進入新罕布夏州後停留的第三座大城市,這裡是新罕布夏州的首府,人口雖然只有4萬,但不知何故這座城市看起來感覺要比曼徹斯特和納舒厄都要繁華。

市中心的州議會大樓建於1819年,至今已經有兩百餘年的歷史仍然嶄新如故,這座議會大廈與麻省議會大廈一樣都是金頂的,只是體量上小了許多。

對於經濟以服務業為主的州來說首府的基礎設施明顯要好過其它城市,這似乎是一個普遍現象,看起來政府也能帶動地方經濟,至少政府機構、酒店和餐飲行業都能提供不少就業機會。

新罕布夏州議會大廈的前面是城市廣場,Main Street大街對面有幾家不錯的酒店。

城市的商業區就分布在州政府前面的這條主要街道上。

Concord的建城歷史可以上溯到1773年,1808年時被確定為首府,Main Street大街兩側的紅磚建築都還是傳統的模樣。

新罕布夏州是較早加入美國獨立的地方,在列克星敦戰役、波士頓圍城戰中有大量民兵攜武器加入與英軍作戰行列。

美國獨立時新罕布夏也是比較早加入美國聯邦的州。

新罕布夏州在一個世紀前曾經是美國最早工業化的地區,從首府康科德的城市規模和漂亮的老建築群可以感受得到昔日的繁榮。

不過,隨著工業向外轉移新罕布夏州經濟開始衰落,這似乎成為自由市場經濟的一個規律,康科德雖然有許多精美的老建築但新樓卻很少,反映出近些年經濟沒有大的發展。

隨著一個地方工業的成熟,土地、人工成本日漸升高,投資回報率逐漸下降,資本就會向著低成本的不發達地區轉移,資本逐利性驅動了資本的轉移。

美國內戰之後,北方的工業南遷、西遷就是遵循了這樣的規律,二戰之後美國許多工廠遷往亞洲造就了日本的繁榮和東南亞四小龍騰飛。

七十年代末中國打開國門後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大量境外的資本和技術從東南亞、日本、美國和歐洲湧入中國,造就了中國經濟騰飛和繁榮,中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與改革開放的政策息息相關。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當中國經濟發展後成本必然上升,資本就會向周邊低成本的地方流動,這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繼續維持高經濟增長率是不現實的。

接下去我將趕往西北方向與佛蒙特州交界處的Hanover,然後從那裡繼續向北從Newport跨越邊境進入加拿大的魁北克。未完再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