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極具世界影響力的25個重大科技成就(精選)

盤古論市 發佈 2022-09-26T04:11:43.861621+00:00

人們一直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中才有可能出現的大的油田,中國的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只要條件適宜,陸相沉積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



一、陸相成油理論


發明創新概述: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氣的國家之一。早在20世紀50-60年代,"陸相盆地生油理論"和"陸相盆地成油理論"指導了大慶油田的發現。人們一直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中才有可能出現的大的油田,中國的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只要條件適宜,陸相沉積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



世界影響:中國石油地質學家、地球化學家對全球陸相生油及油氣藏形成理論做出了極其卓越的貢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地質系主任A.D.馬洛爾教授在了解了中國陸相含油氣盆地的情況後著文說"中國油氣藏普遍形成於陸相沉積。作為陸相沉積盆地專家,我從那裡(中國)學到了許多有關盆地的知識"。值得一提的是,陸相石油地質研究在短時期內從勘探實踐到確立理論取得如此明顯而巨大的進展,的確使世界石油地質界的一部分科學家難以理解和接受。直到1966年,仍有一些國外著名地質學家發表文章認為,中國人在渤海灣地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陸相生油論"是"不可能的,是聳人聽聞的說法"。


從20世紀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世界陸相盆地中又有一重大發現,人們在澳大利亞的吉普斯蘭盆地和庫珀盆地找到了一系列由陸相沉積所形成的大中型油氣田。重要的是,李四光的「陸相成油理論」讓中國人徹底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尤其是大慶、大港、勝利等地連續建成大油田,陸相成油理論的作用功不可沒。李四光的「陸相成油理論」曾經在中國的7大標誌性科技成就中,陸相成油理論和應用位列第四,僅次於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和雜交水稻。


二、雜交水稻



發明創新概述: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秈型雜交水稻比傳統水稻增產30%以上,它在全國的推廣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美聯社之前文章稱,袁隆平的高產水稻研究幫助養活了全世界人民。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有約五分之一的大米產自袁隆平的改良水稻。


世界影響: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他發明了「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了「二系法」雜交水稻,在全球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袁隆平憑藉一己之力,讓中國成為世界雜交水稻研究研究和推廣領域的領頭羊。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的肚子問題,還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纖維原創技術



發明創新概述:2001李官奇研發出世界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纖維原創技術 。歷時10年艱辛探索,從榨過油的豆粕中,神話般提取世界第八大人造纖維,並拉絲成線、紡紗成布、染色成衣。



世界影響:大豆蛋白纖維是由華康集團董事長李官奇先生歷經十年研究開發成功的產品,這種物質屬可降解性再生植物蛋白纖維,該纖維具有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的許多優良性能。其織物具有羊絨般的手感,真絲般的光澤,棉的透氣保暖性,親膚舒適,服用性能優異,被國內外譽為「21 世紀健康舒適型纖維」。李官奇的這一發明改寫了世界人造纖維原創技術為零的紀錄,它也是我國獲得的一項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纖維發明,徹底改變了我國化纖大量進口的歷史。大豆纖維發展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紡織業本身。迄今為止,中國是惟一掌握這個技術並實現工業化生產的。李官奇也因此獲得「世界大豆纖維之父」的稱號。






四、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發明創新概述:1965年9月17日,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牛胰島素在中國誕生,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與天然胰島素分子相同化學結構並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質,標誌著人類在揭示生命本質的征途上實現了里程碑式的飛躍,被譽為中國"前沿研究的典範",是當年接近獲得諾貝爾獎的重大成就。


世界影響: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都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誌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五、兩彈一星




發明創新概述:「兩彈一星」一開始是指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世界影響:中國擁有「兩彈一星」其意義就在擁有核大國地位和火箭推進技術。尤其在世界範圍內,保證了核戰略平衡。既保障了國家安全,又遏制了核戰爭的爆發。對世界和平有著深遠的意義。在「兩彈一星」的研製過程中,中國從原子彈到氫彈僅用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比美國、前蘇聯、法國所用的時間要短得多。在飛彈和衛星的研製中所採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案,在許多方面跨越了傳統的技術階段。特別是以鄧稼先為首的老一輩科學家挑選了20多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缺乏資料的「真空」狀態下,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在羅布泊的戈壁沙灘上空點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彈爆炸特有的「蘑菇雲」。



在研製成功原子彈兩年零八個月後,1967年氫彈研究成功。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七年零四個月,前蘇聯用了四年,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法國用了八年零四個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表明中國的核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衛星的國家。



六、矮稈秈良種



發明創新概述:秈稻 是一種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種,米粒細而長,在溫暖氣候下廣泛栽培,種子用作人類食物,穀殼和其他副產品可飼養家畜,稻杆用來造紙。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


世界影響:矮稈秈良種是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第一全球農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高稈品種的最大弱點是不耐肥,容易倒伏,稀植低產。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七、神舟系列飛船



發明創新概述: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5號飛船。我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5年10月12日,「神舟」6 號發射成功。中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飛行試驗。2008年9月25日,神七任務作為我國首次探月工程圓滿成功。此次任務將突破和掌握航天員空間出艙的關鍵技術,首次進行航天員出艙活動、實行航天員太空行走,將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後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



世界影響:中國首次發射載人航天飛船,時間短但在全球反響很大。美國《華爾街日報》之前報導,美太空專家稱,中國進行載人航天飛行表明中國已經在技術上取得了飛躍,中國已成為美國控制的空間探索領域的競爭者或者夥伴。俄羅斯俄新社之前報導稱,中國可能參加國際太空站計劃。「神舟」5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部門即可提出使用中國的「神舟」系列飛船代替俄羅斯的「聯盟」和「進步」飛船,為軌道站運送航天員或者作為救援飛船使用。新加坡部分國際戰略學者之前指出,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已經達到了全球先進的水平,是中國綜合科技能力的體現。



八、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



發明創新概述:200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其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世界影響:"身高"一米九的"神威I"大規模並行計算機系統成為當時國內最先進的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的運算速度是每秒3840億浮點結果,在世界前500台投入商業運行的巨型計算機中排名第48位。值得一提的是,"神威I"的誕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第三個具有高性能計算機開發能力的國家。




九、神舟系列飛船


發明創新概述: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空間載人飛船。40年來世界載人航天共經歷了5個階段。而處於60年代的第二個階段以發展載人飛船為主。迄今為止「神舟」系列飛船已成功反射並返回達7次,神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結構,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



神舟飛船與國際第三代飛船相比,具有起點高、具備留軌利用能力等特點 。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並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中國在原有航天測控網的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飛船在軌運行期間,地面測控系統和分布於公海的4艘"遠望號"測量船對其進行了跟蹤與測控,成功進行了一系列科學試驗。




世界影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獨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能力的國家。國際間高度評價中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稱其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邁出了重要步伐,對突破載人航天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十、中國第一座原子反應堆



發明創新概述:中國在1958年6月30日,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經正式運轉。反應堆是使原子核分裂維持鏈式反應的一種裝置,它是目前利用原子核內部能量的主要形式。我國新建成的這座原子反應堆是重水型的,熱功率為7000棗l萬千瓦,主要用途是進行科學研究和製造同位素。它是用鈾作燃料,用重水作慢化劑和導熱劑,所以叫做實驗性重水型反應堆。6月13日下午,這座反應堆開始發生鏈式反應,並逐步提高功率。


世界影響:1958年6月30日,新華社報導了我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經正式運轉,回旋加速器已經建成,正在準備進行科學研究工作。這標誌著我國已經開始跨進了原子能時代。中國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的主要用途就是進行科學試驗和製造同位素。它是用鈾做燃料,用重水作慢化劑和導熱劑,所以叫做實驗性重水型反應堆。它的建成是中國開始跨入原子能時代的標誌。這座反應堆的熱功率是7千至1萬千瓦。反應堆經改建後運轉正常,加強功率比改建前提高了50%,最大熱中子通量增加了一倍多,反應堆的輻照空間也增加了2.6倍,仍用低濃度鈾作為燃料。



十一、玉米雜交種


發明創新概述:李登海是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主任。 在當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具有檔案記載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美國先鋒種子公司的創始人華萊氏,世界春玉米高產紀錄的保持者;一個就是李登海,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的創始者。在中國育種領域,也有「南袁北李」之說。「南袁」是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李」就是指李登海,緊湊型玉米研究的創始者,被稱為「雜交玉米之父」。


李登海曾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選育玉米種子,年年都要到海南搞加代育種,當時已經育了87代,而超級玉米就是這87代的結晶。有評論說,像李登海這樣連續26個春節在海南搞加代育種的,別說全國,全世界也只有他一人!



世界影響: 玉米在中國種了400多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畝產始終維持在100多公斤左右。20世紀70年代,李登海研發的雜交種出現之後,緊湊型玉米的畝產超過700公斤,2005年秋天,在李登海的試驗田裡,「超級玉米1號」創造了每畝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將世界夏玉米單產紀錄提高了27.96%,同時也是李登海連續6次創造和刷新夏玉米高產世界紀錄。






十二、磁軸承(MB磁懸浮軸承)



發明創新概述:中國「拉推磁路」理論已問世25年了。其創始人甘肅省的李國坤教授運用該理論最新研究的科技成果「磁懸浮軸承」。它是利用磁力作用將轉子懸浮於空中,使轉子與定子之間沒有機械接觸的一種新型、高性能軸承。與傳統的滾珠軸承、滑動軸承以及油膜軸承相比,磁軸承不存在機械接觸,轉子可以運行到很高的轉速,具有機械磨損小、能耗低、噪聲小、壽命長、無需潤滑、無油污染等優點,特別適用於高速、真空、超淨等特殊環境中。



世界影響:李國坤教授1979年發明了"拉推磁路"理論,二十年來,一直居國際領先水平,被譽為"李氏拉推理論"。在有中國科學家轎危參與研製的糠汗祝阿爾法磁譜儀所用的磁性材料研製過程中設計了7台主要設備,該生產線得到了該項目負責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世界級標準和成就"的贊語。李國坤從技術與實業都為零的"兩個零"開始一起創新創業,與中科恆源人一起創建"中科恆源"。2006年,中科恆源入選"世界十大綠色發明";2007年,獲第3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最高獎--特別金獎;2009年獲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藍天獎。





十三、視頻編碼標準關鍵支撐技術



發明創新概述:華中科技大學參與完成的AVS視頻編碼標準關鍵支撐技術。



世界影響:國家信息產業部之前公布了2007年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獎獲獎名單,由華中科技大學參與完成的AVS視頻編碼標準關鍵支撐技術等10項技術當選。

AVS視頻編碼標準關鍵支撐技術,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項具有智慧財產權的全球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尤其在網絡電視、數字衛星直播、高密度光碟和視頻監控、移動視頻通信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現已被正式採用為國家標準。




十四、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



發明創新概述:代旭升2003年經過3個月的苦心鑽研,研製出「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徹底解決套管氣外排造成的浪費和大氣污染,一舉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僅勝利油田年創效益1000多萬元。




世界影響:代旭升提出用"提撈法"採油的建議,並配套發明了"自動泄壓式凡爾抽子",一舉解決了停產井撈油的國際性的難題。這一新技術被職工們稱為"四次採油"技術。自2005年以來,東辛採油廠累計實施573井次,增油3551噸。代旭升根據當地油井氣量等情況,幫助設計了"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該裝置已在長慶油田3家採油廠投入使用70多台,日回收天然氣2.3萬立方米,年創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





十五、龍芯


發明創新概述:龍芯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自主開發的通用CPU,採用簡單指令集,類似於MIPS指令集。第一型的速度是266MHz, 最早在2002年開始使用,龍芯2號速度最高為1GHz。龍芯3號還未有成品,而設計的目標則在多核心的設計。



世界影響:「龍芯」的應用不僅僅限於電腦,對國防工業,網絡伺服器、路由器、遊戲機,特別在中國廣大的消費市場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之前進口一顆伺服器用的CPU晶片(至強MP)價格高達幾萬元,占到伺服器成本的70%以上,據統計,光進口晶片國外大公司每年就能從中國賺走一百多億美元。「龍芯」的進口替代,可以說市場前景不可限量。2002年8月10日誕生的"龍芯一號"是我國首枚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通用高性能微處理晶片 。龍芯從2001年以來共開發了1號、2號、3號三個系列處理器和龍芯橋片系列,在政企、安全、金融、能源等應用場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021年4月龍芯自主指令系統架構的基礎架構通過國內第三方知名智慧財產權評估機構的評估。




十六、侯氏制鹼法 侯德榜




發明創新概述:侯氏制鹼法又稱聯合制鹼法,是中國國化學工程專家侯德榜於1943年創立的。是將氨鹼法和合成氨法兩種工藝聯合起來,同時生產純鹼和氯化銨兩種產品的方法。原料是食鹽水、氨氣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廠用水煤氣製取氫氣時的廢氣。此方法提高了食鹽利用率,縮短了生產流程,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了純鹼的成本,克服了氨鹼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譽,得到普遍採用。變換氣制鹼的聯鹼工藝是我國獨創,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


侯德榜是我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純鹼工業的創始人。他發明的"侯氏制鹼法"使合成氨和制鹼兩大生產體系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人類化學工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在學術界也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




世界影響:侯德榜制鹼新方法被命名為"聯合制鹼法",它使鹽的利用率從原來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重要的是污染環境的廢物氯化鈣成為對農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銨,還可以減少1/3設備,所以它的優越性大大超過了索爾維制鹼法,從而開創了世界制鹼工業的新紀元,是世界上制鹼工業上的重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1926年中國"紅三角"牌純鹼入萬國博覽會,獲金質獎章。




十七、天然牛胰島素拆合的研究成果




發明創新概述:1960年1月,在全國第一次生化學術會議上,鄒承魯小組的年輕科學家杜雨蒼代表全組發表了天然牛胰島素拆合研究的研究成果,震驚了參會的所有人,但由於當時保密需要,這個重大研究成果並沒有在國際上發表,也使之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1965年9月3日,杜雨蒼完成了A鏈與B鏈的人工全合成實驗。合成物冷藏14天後,1965年9月17日清晨,杜雨蒼小心翼翼採集了一份樣品,採用高倍顯微鏡檢驗合成結果,項目組所有人都在翹首等待奮鬥了六年多的結果揭曉。1966年4月,國際生化學會邀請王應睞、鄒承魯、龔岳亭作為華沙歐洲生化聯合會議的演講者,向全世界宣讀這一偉大的勝利成果,轟動了全世界。




世界影響:中國科學家成功合成胰島素,標誌著人類在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它開闢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時代,在全球生命科學發展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也為中國生命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1965年11月,這一重要的科學研究成果首次在《科學通報》雜誌上公開發表,被譽為「前沿研究的典範」。隨後,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化學組主席蒂斯利尤斯專程到生化所訪問,他說:你們沒有這方面的專長和經驗,但卻成功合成了胰島素,你們是世界第一!




十八、中國雜交水稻



發明創新概述:袁隆平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袁隆平對於人類的巨大貢獻不可估量。




世界影響:1999年,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了,不畏艱難,甘於奉獻,嘔心瀝血,苦苦追求,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先生的傑出成就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影響世界。袁隆平院士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十九、漢字雷射照排系統




發明創新概述:王選主要學術工作是從事計算機邏輯設計、體系結構和高級語言編譯系統等方面的研究,主持華光和方正型計算機雷射漢字編排系統的研製,用於書刊、報紙等正式出版物的編排。針對漢字字數多,印刷用漢字字體多、精密照排要求解析度很高所帶來的技術困難,發明了高解析度字型的高倍率信息壓縮和高速復原方法,並在華光Ⅳ型和方正91型、93型上設計了專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實現復原算法,顯著改善系統的性能價格比。1981年7月,王選主持研製的中國第一台計算機雷射漢字照排系統原理性樣機(華光Ⅰ型)通過國家計算機工業總局和教育部聯合舉行的部級鑑定,鑑定結論是"與國外照排機相比,在漢字信息壓縮技術方面領先,雷射輸出精度和軟體的某些功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世界影響:1975年5月北京大學漢字信息處理研究室,由王選教授等主持工作,綜合運用精深的數學、計算機等多學科知識,歷經15個寒暑,研製開發成功"華光雷射照排系統",為世界上最浩繁的文字──漢字告別鉛字印刷開闢了通暢大道。對實現中國新聞出版印刷領域的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它引起當代世界印刷界的驚嘆,被譽為中國印刷技術的再次革命。




二十、數字機械化




發明創新概述:吳文俊在長達幾十年的數學研究之路上,在拓撲學、機器證明、代數幾何、中國數學史、對策論等研究領域均有傑出的貢獻,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吳文俊所倡導的數學機械化研究,一方面繼承了古代中國數學思想的精華,一方面適應了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無疑是數學研究領域一個的跨時代的進展。


世界影響:吳文俊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取得的成就聞名國際數學界。1976年,年近花甲的吳文俊開始攀越數學生涯的第二座高峰——數學機械化。1977年,吳文俊關於平面幾何定理的機械化證明首次取得成功,從此完全由中國人開拓的一條數學道路鋪展在世人面前。這是國際自動推理界先驅性的工作,被稱為「吳方法」。數十年間,吳文俊不僅建立了「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吳方法」、「吳中心」,更形成了「吳學派」,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文俊公式」、「吳文俊示性類」等已被編入許多名著研究。


上世紀80年代,美國計算機科學界的權威曾聯名寫信給我國領導人,認為吳先生的工作是「第一流的」。美國人工智慧和自動推理方面的一些權威人士指出:「吳的工作不僅奠定了自動推理研究的基礎,而且給出了衡量其他推理方法的明確標準」,「吳的工作改變了自動推理的面貌,是近幾十年來自動推理領域最主要的進展」,「他使中國的自動推理研究在國際上遙遙領先」。


數學家李邦河分析說:「必須是具備多方面的數學知識和善於創造性思維的人,才可能作出這一獨特的發現,一是他對中國古代數學的深刻理解,中國古代數學是構造性的、可計算的,而只有構造性的數學才可能在計算機上實現。二是對初等幾何的非一般可比的精通。三是熟悉代數幾何,他面對的是多項式系統。」美、德、英、法、意、日等國都在致力於「吳方法」的研究和證明,並已在智能計算機、機器人學、控制論、工程設計等方面獲得應用。



二十一、「三尖七刃」鑽頭



發明創新概述:1953年,倪志福在北京永定機械廠當鉗工時,經過反覆試驗,發明了高效、長壽、優質(加工精度高)的「三尖七刃」鑽頭,用倪志福革新後的鑽頭鑽削鋼件時,軸向力和扭榘分別比標準麻花鑽降低30~50%和10~30%,切削時產生的熱量顯著減少。 此外,革新後的鑽頭三個尖頂,可改善鑽削時的定心性,提高鑽孔精度。「倪志福鑽頭」比當時國際標準鑽頭壽命長3.4倍,效率約高1倍。但倪志福謙虛地把「倪志福鑽頭」稱為「群鑽」。意思是群眾參與了改進和完善。

世界影響:1953年當倪志福,他針對普通麻花鑽鑽不動抗美援朝中破損裝甲車特種鋼板的難題,發明了高效、長壽、優質的「三尖七刃」鑽頭。與修磨前的普通麻花鑽相比,「群鑽」有前角比較合理、鑽削力降低、耐用度提高、鑽孔質量改善等優點;而且,分屑、斷屑、排屑性能亦較好。但是由於當時我國沒有專利制度,倪志福公布了技術成果而喪失了專利申請權,這一發明一直在全世界範圍內被無償使用。1965年,當時的科委主任為倪志福頒發了「發明證書」,1986年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也因此為倪志福頒發了金質獎章和證書。




二十二、提煉青蒿素


發明創新概述:1972年,中國科研人員終於從青蒿里提煉出抗瘧疾的化合物―――青蒿素,並於1973年在雲南和海南等瘧疾高發區進行了臨床試驗。青蒿素是新中國研製的第一個化學藥品,標誌著我國新藥研發取得歷史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突出貢獻是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2011年9月,因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2015年10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該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位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世界影響:治療瘧疾快速、高效、抗藥性小的青蒿素,被國際社會譽為抗瘧藥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複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藥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藥品。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截至2002年,已獲得包括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歐共體等49個國家和地區的複方藥物發明專利權,成為我國率先在國際上獲得專利的化學藥品,也是世界複方類藥物中擁有發明專利保護國別最多、專利覆蓋面最大的藥物之一。



二十三、中國第一台托卡馬克裝置(CT-6)



發明創新概述:從1972年起,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陳春先和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嚴陸光等人組成課題組,開始研製我國第一台鐵芯變壓器托卡馬克裝置——北京托卡馬克6號(CT-6),並於1974年正式建成,引起國際物理學界的高度重視。該裝置於1974年開始運行.利用該裝置,進行了平衡不穩定邊界的觀測以及微波預電離、清洗放電等實驗工作。

世界影響:北京托卡馬克6號的研製成功不僅是我國當年最好的科技成果,也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對核聚變的壟斷。




二十四、中國首次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



發明創新概述:1970年4月24日,我國進行了首次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地將第一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1972年3月3日,我國又發射了第二顆科學技術試驗衛星。1975年11月1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

世界影響: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已先後發射了約5000多個人造太空飛行器,其中絕大部分是人造地球衛星。我國在1970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質量超過了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等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總和,充分說明中國衛星技術的起步水平高。




二十五、「華龍一號」全球首推商業運行



發明創新概述:自2015年5月開工以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便開始了「加速跑」,並終於在5年多後交出成績單。1月30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標誌著我國在三代核電技術領域躋身世界前列。2021年1月30日拍攝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世界影響: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之後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作為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當前核電市場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華龍一號」這一地位做註腳:設計壽命為60年,反應堆採用177堆芯設計,堆芯設計換料周期18個月,創新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安全系統及雙層安全殼等技術,在安全性上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華龍一號」首堆所有核心設備均已實現國產,所有設備國產化率達88%,完全具備批量化建設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