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心理室丨如何合理使用電子產品?爸媽擔心玩上癮,孩子想要信任感

錢江晚報 發佈 2022-09-26T06:04:40.063937+00:00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沈慧嵐 整理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梳理了中小學生和家長對於電子產品使用的一些困惑、疑問,邀請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的資深班主任老師、心理老師團隊來解答。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沈慧嵐 整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梳理了中小學生和家長對於電子產品使用的一些困惑、疑問,邀請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的資深班主任老師、心理老師團隊來解答。

本期特別感謝: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心理輔導站站長王珍老師 名班主任朱浩老師 吳麗娜老師 田雲霞老師 周佳燕老師 滕嬌老師 儲賽男老師 崔揚華老師

孩子們的小煩惱

這學期,爸媽禁掉了我所有的電子產品,要查資料也不行,他們說會幫我查。爸媽說,六年級了,要在學習上投入全部精力,不能讓電子產品影響我。但我也想上網看看新聞,看看視頻放鬆一下,會好好使用的,該怎麼說服他們?

崔楊華老師:1.正確表達需求 大多數家長不同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是擔心孩子用電子產品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比如看小視頻、玩遊戲等。因此,你需要認真地向爸媽說明使用電子產品的理由。有時老師布置的任務與時事新聞有關,或者需要查閱課外資料,這就需要上網查閱相關資料。

2.主動與家長約法三章 你可以主動邀請爸媽監督自己使用電子產品,包括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和瀏覽的內容。首先,達成協議,什麼時間可以使用電子產品,比如在完成好作業、閱讀書籍、家務勞動後使用。其次,約定好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比如每次使用不超過30分鐘,時間到馬上主動關閉。最後,約定使用內容,比如查閱資料、聽音樂、益智遊戲……對於一些不健康的遊戲和APP堅決不使用。

我媽不准我玩手機,但自己卻迷上了小遊戲「羊了個羊」,還總玩不出,自己氣得要命!我很想幫她玩她又不肯。家長都是這麼「兩面派」的嗎?

儲賽男老師:你能提出這樣的質疑,說明你的思辨能力在發展,從以前的「權威崇拜期」到了「質疑判斷期」。你可以邀請爸媽一起討論制定一個「家庭玩遊戲的條件規則」,每個人都說說無時無刻玩遊戲的危害,讓媽媽也意識到她需要反省自身,做好榜樣,在「共同的規則」中,你和爸媽都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行為界限在哪裡,從而獲得心中的「平衡」。

看視頻、玩遊戲的確會讓我分心,但不少同學都在玩,課餘也會討論,我不玩不看就沒法加入他們,有好多網上的梗,我都接不上,我好矛盾啊。

滕嬌老師:看得出來,你是一個自律、明事理的孩子,你已經能夠客觀分析視頻、遊戲等帶來的影響。短視頻、遊戲等往往讓人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影響學習興趣和專注力,我認為你也有責任提醒同學們合理使用網絡。

論語中說,「君子和而不同」,真正的友誼並不依靠「短暫、低級」的快樂來維繫,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尋找「志同道合的同學」相處,也可以創造一些校園內的益智小遊戲(例如魔方、魔尺等),不僅可以豐富課餘生活,開發思維,還可以增添個人魅力,讓更多同學喜歡你。

爸媽允許我周六、周日兩天完成學習內容後,玩半小時的遊戲。但半小時真的太少了,我總是意猶未盡,有時候上學日也會老想著。我該怎麼辦?

田雲霞老師:很多同學都和你一樣的煩惱。

1.調整心態,理性面對 要用一顆平常心面對這個問題,不必為此過於糾結,更無需徒增煩惱,直接面對就行。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你會更明白到底怎麼做才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2.豐富生活,轉移目標 雙休日完成作業後,不要總宅在家裡,多跟家人或者朋友們一起去室外參加有意義的而且也是自己喜歡的活動。在人際交往中提高能力,你就會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現實生活其實比虛擬世界更有趣。要注重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愛好,「見異」才會「思遷」,活動豐富了,生活精彩了,才不會總惦記著遊戲。

3.化零為整,滿足需求 既然周六周日各玩半個小時覺得不過癮,可以嘗試選擇其中一天玩,把兩天的各半個小時合二為一,乾脆一次玩得過癮一點,中間適當休息。此外,在遊戲過程中,不妨放慢遊戲的頻率,讓進入大腦的信息變化減少,這樣會讓你覺得時間在變慢,化「狼吞虎咽」為「細嚼慢咽」,在相同時間內延長滿足感。

更重要的還是要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能力,修煉「內功」方能抵禦「外侵」,自己學會逐漸「放手」才不會「念念不忘」。

爸媽們的小糾結

適當用電子產品學習和娛樂,其實我挺支持。但每次孩子都「得寸進尺」,到時間了他卻耍賴,要再用一會,每次都不歡而散。該怎麼和他溝通和調整?

朱浩老師:遇到這個問題,你們可以召開一次家庭會議,在約定的內容上做一些適當的調整,不僅要寫清楚單位時間內遊戲的內容、時間和次數,而且要寫上不能做到受到的懲罰,雙方同意簽字。在約定的過程中,可以給孩子多一些時間規劃的選擇,比如每周以「電子產品使用券」的方式進行發放,在保證用眼健康的情況下,孩子可以選擇每次使用一張或兩張,也可以存起來一起用。

在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用小鬧鐘提前5-10分鐘提醒孩子時間即將到,讓孩子的心理有個準備和緩衝(後台的時間管理系統也是電子產品管理的小助手哦)。

約定生效以後,請家長溫柔而堅定地執行「公約」,無論孩子使用什麼方法「耍賴」,過程不打罵也絕不要退讓,讓孩子明白規則無法突破,否則請嚴格按照懲罰的方式來執行。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平時也可以讓孩子參與督促管理自己的電子產品時間,不做「低頭族」,多讓孩子參加親子和夥伴活動,讓孩子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孩子有自己的平板電腦,遊戲、聊天都很少,但喜歡邊聽歌邊做作業,他覺得沒啥影響,說很多同學都這樣。但我擔心,這樣會影響專注力嗎?

吳麗娜老師:邊聽歌邊做作業利弊問題沒有定論,爸媽還是不要有太強的先入為主,用自己的想法去否定孩子的這一行為。爸媽在決定要不要加以干預時,應該先觀察,孩子寫作業的效率和學習成績是否受到了影響。如果沒有受到影響,那就沒必要擔心影響專注力,也不必加以阻止。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聽的音樂種類也不一樣。有些孩子喜歡在寫作業時,聽一些舒緩的歌曲,有安撫心靈、調節情緒的作用,避免外界環境影響。不過也有一些孩子喜歡聽搖滾類歌曲或者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身體會不自覺地跟著節奏擺動,很難將注意力放到作業上,這種情況會降低效率,家長有必要阻止。當然,在阻止無效甚至導致親子關係緊張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選擇合適的音樂類型,化「干戈」為「玉帛」,化弊為利。

最後還要關注孩子聽音樂的方式,如果是戴耳麥塞耳機,長時間對聽力有傷害,建議家長及時制止、糾正孩子。

孩子暑假裡註冊了某站,還有了幾百個粉絲。她說自己要做UP主,拍視頻、剪輯勁頭很足,但時間就這麼些,一玩視頻,學習時間就被擠占了,而且我也擔心她「心野」了,沒法專注在學習上,怎麼處理比較好?

王珍老師:針對孩子的這種現象,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和理性,不急於批評指責甚至否定,切忌一棒子打死。

一方面,家長要認識到網際網路對青少年的影響與日俱增,正面引導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家長也要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滿足需求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選擇成長方向。

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處理:一是要全面了解孩子所註冊網站的基本信息。有無不適合未成年人的內容,為孩子築起一道身心安全的防火牆;二是傾聽和了解孩子的內在需求。對孩子的行為表示理解,肯定孩子的才藝興趣和展示自我的勇氣;三是與孩子溝通協商。建議孩子選擇更適合自己才藝展示的平台和路徑,並協商好時間管理,形成一定的約定和獎懲制度;四是增加必要的家庭戶外活動。建立家庭活動日,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等閒暇時間,開展全家戶外活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共同創設豐富多彩的學習和生活,助力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成長!

女兒每天做完作業就纏著要iPad,說要和好朋友聊天,她一個人太無聊。一方面我也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渴望同伴交流,但平時晚上不可能出門和同學玩),一方面怕她沉迷網絡。有什麼合適的方式?

周佳燕老師:如果孩子依賴電子產品,是因為她的溝通、歸屬、情感需求比較強烈。這時,需要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與高質量的陪伴。比如,可以進行親子運動、親子閱讀、親子觀影等有意義的活動。

在iPad的使用上,可以與孩子簽訂協議,約束使用。要細化協議內容,做好明確規定,比如周一到周五iPad歸父母保管,周末完成作業後,可以使用若干時間,但是睡覺前必須還給父母。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尊重孩子對於同伴認同的渴望,鼓勵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積極參加同齡人的社交活動,例如,組織同班同學一起周末外出爬山,參加集體性生日等活動。通過同齡人的互幫互助,讓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獲得歸屬感、認同感和成就感。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