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力推的eSIM卡,為何遭移動、聯通和電信集體抵制?

閒搞機 發佈 2022-09-26T09:29:37.747295+00:00

說起手機SIM卡,大家應該習以為常,從2010年之前的大卡、到2010年之後的MicroSIM卡(中卡),再到如今的NanoSIM卡(小卡),可以說蘋果在背後起到了關鍵作用,甚至是蘋果「一己之力」推動了SIM卡的小型化。

說起手機SIM卡,大家應該習以為常,從2010年之前的大卡、到2010年之後的MicroSIM卡(中卡),再到如今的NanoSIM卡(小卡),可以說蘋果在背後起到了關鍵作用,甚至是蘋果「一己之力」推動了SIM卡的小型化。

而在今年的iPhone14系列上,蘋果強行在美國市場推行eSMI卡(嵌入式SIM卡)技術,無需插實體卡就可以使用手機卡的所有功能,但在中國市場的iPhone14系列卻仍然採用實體SIM卡。之所以有這樣的反差,根本原因還是移動、聯通和電信三大國內運營商的抵制態度。

在過去幾年,eSIM卡技術早已成熟,但三大運營商只是在智能手錶等穿戴設備上小範圍推行了eSIM卡技術,畢竟這種品類的用戶數量比較少。而在手機這樣的大眾消費品上,運營商對eSIM卡的態度要「保守」得多。

根本原因在於,實體SIM卡是一個龐大的千億級市場。根據2022年三大運營商發布的數據,中國電信手機用戶數達3.8億戶;中國移動手機用戶數達9.6億戶;中國聯通手機用戶數達3.2億戶,三大運營商合計用戶數達到了驚人的16.6億戶。當然,這其中肯定有很多重疊用戶,即「雙卡雙待」用戶甚至一人持有多張SIM卡的用戶,因此每一次用戶遺失SIM卡就會去營業廳補卡,不僅運營商可以賺到補卡費用,而且還會增加客戶前往營業廳的機率,繼而為店員引導轉化銷售提供機會。所以三大運營商不願意以更方便的eSIM卡來取代實體SIM卡,哪怕強如蘋果也只能妥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