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美好的生活,只差一個斷舍離

愛讀書的百合 發佈 2022-09-26T21:50:57.040896+00:00

人最怕什麼都懂,卻不行動。看到山下英子在《斷舍離終結拖延》中扉頁的一句話,瞬間被觸動了。道理都懂,因為沒有行動,還是無法過好自己的人生,很多拖延和猶豫,都有著充分的理由:我很忙,我很辛苦,我沒空等。永遠都有空,永遠都沒有空。

人最怕什麼都懂,卻不行動。

看到山下英子在《斷舍離終結拖延》中扉頁的一句話,瞬間被觸動了。

道理都懂,因為沒有行動,還是無法過好自己的人生,很多拖延和猶豫,都有著充分的理由:我很忙,我很辛苦,我沒空等。

永遠都有空,永遠都沒有空。這時候斷舍離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舍才能得,而「捨不得」三個字,只會讓我們的生活陷入混亂,進而內耗。

越捨不得,越糟糕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終結拖延》中說:越是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的人,就越有可能無法扔掉東西。

比如破了洞的襪子,裂了品的餐盤,冰箱裡快要變質的蔬菜,多餘的雨傘等。

慢慢的,這些捨不得的東西,就變成了家裡的垃圾,見縫插針地蔓延著,不僅占據著空間,還讓人的心情變得糟糕。

不捨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新買的東西還沒用過幾下;因為打折或便宜買回來沒用的東西;害怕扔掉之後以後再有需要時很麻煩等。

在山下英子看來,表面上的光鮮亮麗,並不能掩蓋背後的髒不拉嘰,一味的只是認為「太可惜」只會讓自己的行動力變得可憐又可悲。

尤其是那些總在清理雜物方面找藉口的人,也會習慣對自己的人生找各種藉口,要知道你現在無法斷舍離的東西,會變成一種習慣。

或者說,你現在用不上的東西,未來一天也不可能會用上。

那些你捨不得的東西,都會讓你的生活陷入混亂,導致心情也越來越糟糕。

不需要的東西,就不該留下來,這是一種決斷,也是一種也於斷舍離的勇氣。

有舍,才有得

老話說:有舍,才有得。

敢於捨棄的人,才能得到更多。我們把「以後會用得上」作為口頭禪,而不捨得放棄。

從心理學上來看,喜歡囤貨,不捨得處理無用的東西,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容易對未來焦慮,只有塞滿屋子才覺得心裡踏實。

然而一直囤貨,面對著滿屋的雜亂,又會產生自責,讓自己內心的秩序產生混亂,進而內耗。

這時更需要「舍」的勇氣,廢話少說,就是一個字:扔。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家裡雜物堆積如山,衣服塞滿了箱子,並不是你都需要,也不是真的不捨得扔,而是沒有開始扔罷了。

斷舍離本質就是「扔扔扔」的行為,不扔只會給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和麻煩,行動才是斷舍離的關鍵。

尤其是面對滿柜子的衣服來說,如果很久不穿的就應該直接扔掉,不然就會出現衣櫥里全是衣服,卻始終找不到一件能穿的衣服。

理由有很多,比如:衣服買得比較貴,必備衣服總是能穿到的,或者明明穿不上的衣服,安慰自己「總是會瘦下來能穿」。

這種「物品軸」的思維方式,就對雜亂的東西不捨得放棄,這時就需要用斷舍離的方法進行清理。

尤其是對磨損的物品,不再適合自己的衣服,沒有必要再留存著,不僅會占用空間,還會有視覺上的雜亂,造成心力的疲憊。

只有敢於舍,才能得到更多的自在與輕鬆,才能在極簡生活中找回自己。

那些繁多的並不需要的東西,並不是你真的喜歡,只是為了減壓或填充內心的空虛,這時不妨主動處理掉,內心也會更愉悅。

斷舍離,讓生活更美好

山下英子說:以前流行沒穿的衣服,以後再穿的機會幾乎為零。

還有人喜歡同一個款式的衣服一次買好幾件,結果根本沒有穿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經常穿的衣服也只有那麼幾件。

明白這個道理後,就不會總是陷入「買買買」的誤區中找安全感,要知道一個人的安全感並不是靠亂買東西而獲得的。

「折返人生,唯有揚棄」,只有懂得斷的人,才會舍,才能有得。

斷舍離不僅適用於買衣服,整理房間,也適用於人際關係和感情關係,對於不適合自己的感情或不同頻的人,就沒有繼續相處下去的必要。

與其去忍著不適討好或強顏歡笑,不如早點斷掉關係,做回自己,找到自己喜歡和舒服的節奏。

保持適合的「頻率」與「距離」,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也會讓人生更自在,發現更多的喜悅,獲得更多的充實感。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生活之所以覺得不快樂,並不是生活本身的優劣,而是因為想要的東西太多,又無法在不確定中保持良好的秩序,所以有了拖延和內耗。

想要根除拖延,讓內耗遠離,要學會「扔」的行為,要知道不需要的東西,就沒有必要留下來,扔掉不那麼重要的東西,留下的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真正的斷舍離,是需要即刻行動,少說廢話,這才是終結拖延的利器,也是構建美好生活的必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