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娘子柴契爾「鐵」在哪裡?

強詞說歷史 發佈 2022-09-27T00:53:44.725161+00:00

柴契爾之所以被稱為「鐵娘子」,是因為她性格倔強、作風乾練,在國際上留下了女強人的印象。瑪格麗特·柴契爾出生於1925年10月13日,學生時代的柴契爾學習成績優秀,做事成熟、嚴肅、有主見、舉止得體,愛好藝術。

歷史上被稱為「鐵娘子」的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曾經馳騁政壇十多年,成為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領導人之一。柴契爾之所以被稱為「鐵娘子」,是因為她性格倔強、作風乾練,在國際上留下了女強人的印象。

瑪格麗特·柴契爾出生於1925年10月13日,學生時代的柴契爾學習成績優秀,做事成熟、嚴肅、有主見、舉止得體,愛好藝術。

1959年,35歲的柴契爾夫人當選為英國議會下院議員,步入政壇;1970年,柴契爾夫人任教育大臣,成為保守黨歷史上的第二位女性大臣;1975年,柴契爾夫人擊敗了主要競爭對手希思,成為了保守黨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黨魁;1979年5月4日,柴契爾夫人入駐唐寧街十號,成為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


柴契爾執政之初,時值資本主義國家遭到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打擊,處於「滯漲」狀態,經濟低迷,社會矛盾尖銳。柴契爾夫人便採取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之所以稱她為「鐵娘子」,因為她採取了非常強勢的政治、經濟、外交政策。

經濟方面。柴契爾認為:「凱恩斯主義」已經過時,社會經濟應該回到過去的「自由主義」。她的具體措施是:緊縮政府開支;國有企業私有化、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等。隨著柴契爾經濟政策的逐步推行,英國經濟穩定增長,工業產值在1981年達到了二戰以來的最高點,通貨膨脹率大幅降低,這被稱為「柴契爾夫人奇蹟」,她所推行的「新自由主義」被稱為「柴契爾主義」。

政治方面。柴契爾雖然同意英國加入歐共體,但在北愛問題、英國在歐共體的會費等問題上,均保持了強硬作風。


外交方面。柴契爾表現得更加激進和強勢,其中最突出的是柴契爾堅定堅持反蘇政策。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蘇聯赫魯雪夫上台後,西方有意與蘇聯緩和關係,而柴契爾認為紅色蘇聯是英國乃至西方世界的最大威脅,強烈反對西方對蘇聯的緩和政策,因此被蘇聯媒體戲稱為"鐵娘子",這個綽號此後成了她的主要標誌。其次是英阿馬島戰爭。1982年4月,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而爆發了一場戰爭。柴契爾下令英軍出動軍艦、飛機、核潛艇全力投入對阿根廷的戰爭,同時展開凌厲的政治和外交攻勢,74天後,阿根廷慘敗,英國收復馬島。


由於柴契爾政績顯赫,因此在1984年和1987年的大選中兩次成功連任。儘管柴契爾夫人在任期內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她帶領英國加入了歐共體,但卻保持了英國的獨立性,反對英國加入歐洲貨幣聯盟。1990年她被政敵逼宮下台,黯然離開了工作11年之久的唐寧街10號,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2013年4月8日清晨,柴契爾夫人因為中風去世,享年88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