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第十七代後人,家族備倭五百年,老人等待兄長八十年

歷史尋覓 發佈 2022-09-27T15:43:25.407679+00:00

說著這些話的人是山東某山村的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家,家中嘉靖年間製作的銅鐘似乎也印證著老人說的話。想要記住一個人,除了記住那個人的外貌外,也需要記住那個人的姓名。

前言

「戚繼光是我們的老祖先,當年他要求我們這支後輩留在山東備倭,隨時對抗來犯的倭寇。」

「我的三個哥哥都上戰場了,我年紀小,留下了,可是他們卻再也沒回來。」

說著這些話的人是山東某山村的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家,家中嘉靖年間製作的銅鐘似乎也印證著老人說的話。

那麼當年倭寇為何會進犯中國,又為什麼要有備倭兵的存在呢?

一、從倭國到日本

想要記住一個人,除了記住那個人的外貌外,也需要記住那個人的姓名。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如此,想要記住一個國家,不但要記住這個國家的風土人情,還要記得這個國家的名字,那麼作為中國的鄰國,日本國名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其實原本日本叫做「倭國」,而他們將國名改成「日本」用了足足近七百年的時間。

在日本的歷史上,他們的出生非常高貴,帶著傳奇的神話色彩,而真正讓老百姓感到真實的日本則是在秦漢之時,那時候在日本狹窄的島嶼中零零散散有數百個國家。

而每一個國家都類似於現在中國的行政村大小,試想一下,當時日本兩國之間爆發的戰爭就相當於兩個村子械鬥,勝者自然占領敗者的土地。

就在數個國家因為搶占土地而進行爭鬥的時候,一個國家的國王派遣官員不遠萬里跨海來到了漢朝,對當時的漢光武帝劉秀進行朝拜。

由於日本靠海,所以造船業相對較強,已經能建造出長時間在海上漂行的木船,為了到漢朝朝拜,這個國家的國王將國內所有的寶物全部都放置在船上。

希望使者能夠帶著寶物安全抵達海對岸,見到漢朝皇帝天顏,順便向漢朝皇帝索要一些賞賜,以便向島上周圍各國展示、招攬。

那名使者果然不負眾望,終於安全到達大漢國土,當光武帝得知有海外國家前來朝賀之時非常高興,畢竟那個時候的漢朝已經國泰民安,四夷臣服,那麼海外之國的使臣前來不正是可以證明漢朝皇帝已經威加海內。

隨即,光武帝劉秀便命令沿途各州府給使臣提供給飯食,保證使臣安全到達國都。

於是,使臣一路之上看見漢朝繁華的景象大為驚嘆,甚至感嘆漢朝疆域之廣為當代之最。

因此,等到他到達國都覲見漢光武帝的時候,使臣將路上所見所聞全部告訴的皇帝,並向皇帝表達自己的驚訝之情。

一番話說得光武帝喜笑顏開,於是特地賜下「漢委倭國王」金印一枚,交給使臣帶回國去,而「倭國」也就成為那時候日本的國號。

當然這枚「漢委倭國王」金印還是在日本考古中發現的,也證明了日本曾經是中國附屬國,同時,通過史料可以證明,當年派使臣前往漢朝的國家正是位於九州地區的奴國國王。

但是問題又來了,漢光武帝劉秀為什麼將「倭國」作為國名賜給日本呢?

對於漢朝皇帝賜這樣的國名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中國文化發展程度領先於世界,且文化發達。

更何況中國一直對四周少數民族國家大多都使用蔑稱,例如「南蠻」、「北胡」等,覺得他們是尚未開化的民族,而對於日本也是如此,因此就使用「倭」這個帶有貶義的字作為國名。

第二,日本人矮小面丑。

作為一個國家的使者,必然容貌端方,禮儀周到,而奴國使者卻看起來又黑又小,按照中國人固有的思維,那麼奴國國內的人可能長的還不如這名使者好看。

因此,這樣矮小的形象早已深深刻畫在漢朝君臣的心中,因此,使用「倭」字相對比較恰當。

可是為什麼古時候的日本人那樣矮小呢?

其一,受地理環境影響。

日本地域狹小,東西長,南北窄,且物資匱乏,可耕種土地少,在捕魚技術並不發達的情況下,能夠捕獲的海魚數量較少。

普通的日本國民也只能吃一些魚類和少量的米飯,甚至蔬菜的種類都特別少,這也讓日本國民身體素質普遍不好,身高也相對較低。

其二,遺傳因素。

日本是一個多血統混合的國家,在本國不止有最初始的日本人,還有因為躲避戰亂而南渡的長江下游的吳越人等。

這些人由於在本國也因為天氣原因等無法長高,所以在後代繁衍過程中,因為其所攜帶的基因壓根就不具備還在長高的特質。

因此,在愛新覺羅溥傑結婚時所出席的日本高層政客、軍官個子也都只是和溥傑差不多高,而這還是日本在開化之後吃牛肉、和牛奶的結果。

自從奴國使者將漢朝皇帝賜予的金印帶回國後,倭國就成為當時日本的國名,自那之後,直到南北朝時期,中國都將日本成為倭國,而且倭國也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

到了隋唐時期,日本開始派遣遣隋使,前往隋朝學習先進的中原文化隨著使者們學習的逐漸深入,他們發現「倭」這個字的含義並不好,在使者們將這種思想傳回本國後,國內一片譁然,紛紛反對「倭國」這個名字。

而當時日本百姓開始對太陽愈發崇拜,所以就漸漸喜歡上「日本」這個國號,甚至在於隋煬帝的國書之中也赫然寫著「日出之國天子敬奉日落之國天子」的字樣,可是這樣的國書卻讓隋煬帝大怒不已,「倭國區區小國也,豈敢妄稱天子?」

面對隋煬帝的震怒,日本只能重新遞交國書,將自己的「天子」改為「天皇」,隋煬帝在瀏覽這次的國書後並沒有發脾氣。

於是,日本國內的官員們也就將「日本」默認為自己的國號,可是這也僅僅是本國默認,還需要天朝上國的允許。

為了能夠讓天朝上國允許日本進行國號修改,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前往大唐進行學習。

當然學習是一方面,隨時隨地傳遞唐朝內部消息也是他們的任務之一,終於等到了唐高宗李治征討高句麗獲得大勝。

日本天皇趁著派遣使者向天朝祝賀之際,正式提出想要將國號更改為「日本」的想法,並且請求大唐皇帝允准。

面對日本的請求,唐高宗李治對其進行批示,「准許更改」。自此之後,中國也不再將其稱之為「倭國」,「日本」的名字在中國開始流傳。

二、窺伺中國

日本其實自身的文化極少,但是日本善於學習,他可以從各國選擇合適自己國家的「東西」,在本國內進行「安裝」、「運行」,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日本非常仰慕中國的文化,因此多次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共19批次,專門學習隋唐時期中國的官制、法律、曆法、服飾等各方面文化,這也讓日本的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唐朝色彩。

日本的學習並不是只看看而已,而是將學到的東西完全應用在實踐中,而這也體現在大化改新之中,讓當時處於奴隸社會的日本一躍成為封建社會的一員。

到了明朝,日本又前後派遣19批遣明使到中國,再次學習中原先進的文化。可是隨著清政府占據中原,日本認為清朝「剃髮易服」的政策不符合本國的學習方向,於是就開始拒絕向清朝學習,也不向清朝進貢,開始了閉關鎖國。

當時的日本正好處於德川幕府時期,那時候幕府為了便於統治,開始了長達兩百餘年的閉關鎖國,禁止外國船隻靠岸,禁止對外貿易,日本國人過著平淡而無趣的生活,直到「黑船事件」爆發。

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後,工業迅速發展,蒸汽火車、鐵皮船等逐漸出現,這些足以震驚世界的「武器」出現後,英國開始向大洋的另一側的大清國展示武力,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強盛的大清國第一次向英國人賠款。

可是只戰勝一個哪有什麼樂趣,英國不願意找下一個玩家,那麼美國繼續找,就這樣,他們將目光放在和清朝同樣閉關鎖國的日本上。

1853年,美國東印度洋艦隊司令馬修帶著四艘巡洋艦大張旗鼓地來到了日本東京灣,使用武力打開日本國門,日本人對於美國的強大意料不到,因此只能在美軍的武力威脅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自此之後,許多西方先進國家都過來欺負日本,日本被迫簽下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當然,這一幕幕也促進日本倒幕行動的成功,再次重掌大權的天皇開始親政,但是他能做的只能是進行明治維新,鼓勵日本國民向西方社會學習,進而使日本變得更加強大。

當時的日本再也不是那個將中原文化奉為宗旨的國家了,而是全民學習西方文化,甚至就連西方的飲食文化都全盤照搬。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整套西方現代化政體,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飛速發展,儼然躋身於現代國家之列,可是日本雖然發展迅速,但是其不足也慢慢展現出來。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匱乏,而且國內市場小,想要發展商品經濟就只能依靠對外商品輸出,為了解決國家困境,以天皇為首的日本政治集團決定再次學習歐美國家,進行對外擴張。

為此,日本高層制定了一個「偉大」的計劃,而這個計劃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占領台灣、朝鮮後,滅亡中國,進而占領亞洲、稱霸全世界。

日本的這個計劃不可謂不宏大,而且日本在計劃制定後,為了轉嫁國內愈發緊張的政治矛盾,作戰迅速按照計劃施行,並且由於當時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台灣、朝鮮都被日本占領,甚至日本政府在朝鮮扶持親日政府,用以對抗清軍。

清朝面對日軍占領朝鮮的行為怒不可遏,立刻發兵馳援,但是面對日軍強大的戰船,清軍的戰船不堪一擊,在豐島海戰爆發後,日軍在混亂之中製造了高升號事件,直接導致中日甲午戰爭全面爆發。

面對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早已內憂外困,戰敗已經是定局,可是沒想到日本居然利用《馬關條約》掠奪清政府2.3億兩白銀的賠款。

對於這筆巨款,日本大部分都用在發展軍事上,在這次戰勝清朝嘗到甜頭後,日本對於清政府這塊肥肉更是關注,只要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有動靜,日本都會上來插一腳,在獲得利益後沾沾自喜。

其實早在清早期康熙皇帝時期,在康熙皇帝接受日本朝貢後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日本倭人,身材矮小,反覆狡詐,面目可憎,不可不防。」只不過康熙皇帝的話後世子孫並沒有人記得。

庚子國變、和袁世凱簽訂的《二十一條》等,讓日本有了在中國發展的基地,可是這還不夠,日本政府將目光投到與內蒙、俄國相鄰的東三省。為了從東北王張作霖手中奪下東三省,日本不惜在皇姑屯安放炸藥,炸死張作霖。

三年後,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讓日本關東軍輕而易舉占領東三省,肆意掠奪東北珍貴的礦藏。

隨著台灣、朝鮮、東三省一步一步落入日軍的手中,日軍在準備完畢後終於挑起了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戰爭開始。

而對於中國來講,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對於共產黨窮追猛打,可是外敵入侵,兩黨決定攜手抗日,一方負責正面戰場搏殺,另一方負責後方戰場的襲擾,兩黨之間相互配合,終於用了八年時間將日軍趕出中國。

在這八年時間裡,犧牲在戰場上的士兵、被日軍屠殺的普通百姓、受日軍脅迫做勞工累死的百姓何止百萬。可是日軍終於被趕出中國的土地,而在一次次對日作戰中,有兩位普通士兵一直都沒有回家,他們就是戚繼光的第十七代後人。

三、兄長參軍,弟弟苦等80年

日本在十四世紀初的時候,進入到南北朝分裂時期,那時候天皇無力統治全國,只能充當吉祥物存在,眼看著那些諸侯國相互攻伐,而那些戰敗的南部封主在無奈之下只能組織家本武士和浪人們到中國,在沿海劫掠,當地百姓深受其害。

中國那時正好地明朝初建,朱元璋面對那些隨時隨地來沿海地區打劫的倭寇非常在意,為了防止倭寇再來,朱元璋命令在沿海地區建造16座城池,並且,在城池內居住的並非老百姓,而是士兵。

等到倭寇再次來臨,在城內的士兵立刻衝出去,將他們殺退,一連幾次,倭寇就再也不敢登岸,在加上日本承認是明朝的附屬國,所以在日本國內也對浪人、武士的行蹤進行嚴密關注,避免與明朝產生矛盾。

到了嘉靖時期,隨著明朝商品經濟發展迅速,外貿也相對發達,因此,在沿海一帶的私人海上貿易也迅速崛起。私人海運原本是國家禁止的,可是「人為財死」,有錢賺,也就有人冒險,而冒險的人多了,國家也就無力管轄,因此,私發展速度極快。

而這些走私船隻為了躲避朝廷官府的追查,甚至與海盜、日本倭寇勾結,在相互利用之下,倭寇再次席捲東南沿海。

那些日本倭寇拿中國百姓的生命為兒戲,每次劫掠,都會大開殺戒,甚至就連襁褓之中的嬰孩都不放過。倭寇的罪行給中國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於是沿海百姓組織起來,自願形成抗倭隊伍,與倭寇進行抗爭。

鑑於百姓群情激憤,嘉靖皇帝也派遣戚繼光擔任浙江參將,負責抵禦倭寇。

在戚繼光到任後發現,當地的士兵「不習戰陣,恐難戰勝」為由向皇帝奏報,請皇帝允准他進行募兵。面對倭寇來襲無人可擋,嘉靖皇帝只能批准戚繼光的要求。

戚繼光迅速組建了一支約3000人的新軍,從基礎開始訓練,並且排演自創的鴛鴦陣,終於在於倭寇的對戰中獲得大勝,這支軍隊也被稱之為「戚家軍」,在戚繼光的指揮下,短短兩年,東南沿海倭寇之亂徹底平息。

可是倭寇之亂就這樣結束了嗎?當然不可能。一直與倭寇打交道的戚繼光是無論如何都不相信倭寇會遠離中國,因此,戚繼光在退任回到山東老家後,特意叮囑後人要在此地備倭,隨時隨地與入侵的倭寇作戰,而已經在山東備倭500年的戚繼光後代終於在日軍全面侵華的時候再上戰場。

1937年,隨著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中國百姓都踴躍參軍,在山東也有一家兄弟四人,他們世代遵守老祖宗留下的備倭命令,因此,在日軍侵華的時候,也是他們完成任務的時候,就這樣,兄弟四人只有最小的弟弟留下,其餘三位兄長全部參軍。

其實老四留下也只是以防萬一,兄長們都害怕自己死在戰場上,沒有人給父母養老送終,四弟年紀小,不符合當兵的規定,就這樣,三位兄長自從離開後就音信全無,而老四也一直在家裡面等候兄長的歸來,這一等就是八十年。

年邁的老四其實心裡非常明白,三位哥哥早就已經犧牲在戰場上了,不然不可能不回家,但是這畢竟是他的一個「夢」,現在一家人只剩老四,而陪伴他的也只有那一口刻著「嘉靖十五年六月」鑄造的鐘,老人家看著鍾就想起來兄弟四人在院子裡玩耍的時光,想著那些已經模糊的記憶......

結語

作為中國的鄰國,日本在努力學習中國文化的同時也將中國作為日後的假想敵,而這一切也在日本資本主義改革後完成,日本終於向中國發起了進攻,好在中國人民團結,但是依舊用了八年的時間才完成,而這必須要感謝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勇士們,是他們用鮮血染紅沙場,是他們用刀槍一點一點讓勝利來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