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樂《明日戰記》前傳動畫啟動?別期待,我賭它趕不上《靈籠》

令狐伯光 發佈 2022-09-27T21:31:15.253001+00:00

沒有想到吧,在2022年國慶檔即將到來的時候,暑期檔鬧得沸沸揚揚的《明日戰記》居然還有後續,9月22日的時候,古天樂的天下一電影公司正式宣布《明日戰記》前傳動畫啟動,並且開啟天下一電影30 年科幻計劃。

文|令狐伯光

沒有想到吧,在2022年國慶檔即將到來的時候,暑期檔鬧得沸沸揚揚的《明日戰記》居然還有後續,9月22日的時候,古天樂的天下一電影公司正式宣布《明日戰記》前傳動畫啟動,並且開啟天下一電影30 年科幻計劃。

這個活動是古天樂出席《明日戰記》IMAX謝票場時公布的,新聞內容是:「天下一電影公司的三十年計劃已經走過十年,接下來的二十年計劃中,我宣布將會開拍《明日戰記》前傳動畫電影!

並且,古天樂表示:「《明日戰記》動畫版將會為純香港製作,旨在培養電影特技的下一代,令下一代成就更光輝。」

我個人覺得這個理想很美好,但是現實只怕很殘酷。大家別看這部電影上映時鬧得沸沸揚揚的,但這部電影票房只有7億左右,你感覺不錯了吧,但絕大多數觀眾並沒有看過。畢竟那些票房五六十億的國產電影觀影人次都在1億上下,全中國人口十分之一,何況這種7億票房的電影。

最關鍵的問題還在於,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因為票房表現不佳,什麼賣慘,道德綁架,拉踩內地同行的事情就鬧得沸沸揚揚的,可以說是2022年中國影視圈典型宣傳案列了。

實話實說。如果說當下的中國科幻片當中,目前來看也不多,就只有《流浪地球》《獨行月球》和《明日戰記》三部比較明顯(其它還有《瘋狂的外星人》這種),如果說《獨行月球》缺點還比較明顯的話,《明日戰記》的缺點就更加明顯了。

《明日戰記》的問題也是當下香港電影的問題,關鍵是這個問題決定香港很難拍好科幻。

賣慘,道德綁架票房就是不行?不用懷疑,《明日戰記》真的不行

這電影上映的時候因為宣傳,很多網友都把《明日戰記》吹捧成神作,國內科幻片少就兩部,一部是之前的《流浪地球》,一部同期的《獨行月球》,都被網友給踩到塵埃里去了,甚至很多外國科幻片都沒能倖免。

當前的國產科幻真的別動不動就碰瓷《流浪地球》,原因是《流浪地球》是內地開啟科幻片大門吧,那《明日戰記》就是開啟香港科幻片大門的電影吧。內地和香港因為歷史環境的關係,決定了科幻題材能不能拍。

正經拍科幻片的都知道尊重觀眾是最基本的電影人素質,尊重觀眾第一個就得認可觀眾的鑑賞能力,就得找個好劇本,拍出符合觀眾審美,人們喜聞樂見的片子來。片子不被群眾待見,票房上不去。

《明日戰記》有一點點尊重觀眾麼?古天樂有認可觀眾的鑑賞能力麼?認為披個科幻機甲皮搞一點晃眼的近景快切打鬥就能把觀眾糊弄過去。到底是認為觀眾不配欣賞劇情,還是不配欣賞中距離全幅環繞和穿越視角的流暢長鏡頭打鬥呢?

這部電影真的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古天樂團隊或許在認真拍片,也有什麼十年夢想努力什麼的,但是上至古天樂和導演,下至整個香港電影團隊都不懂科幻。

一是劇本真的不行,這種初級的爛劇本任何電影從業人員都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爛,古天樂團隊仍然堅持使用,有把廣大觀眾放在眼裡麼?隨便舉幾個例子。

比如生死之戰居然派了個菜鳥通訊兵?幾百萬人裡面只能選出那麼幾個戰士執行任務,多派幾個分隊不行?

比如執行任務最大的障礙居然不是潘多拉(或者怪獸),而是渣渣輝派出的機器人。而且機器人是劉嘉玲那邊帶過來的,出了事過後一直掉線都沒有想著聯繫一下機器人。

比如小姑娘出現得莫名其妙,像是被誰生硬地塞進劇情里的。還要舉例嗎?這部電影的劇情問題,細節和bug多到不忍直視。

二是香港警匪黑幫打架嫁接機甲就是科幻了?連N年前的《變形金剛》甚至傳統武打片都知道,拍格鬥得用中距離全幅鏡頭,拍環繞視角下的長鏡頭打鬥。一個機甲片搞近景快切糊弄鬼呢?不知道這種晃來晃去的視角對觀眾非常不友好麼。

三是灰暗色調,降解析度的大鏡頭。陡然降解析度,仍然是糊弄觀眾的搞法,認為觀眾沒有水平,看不出來。灰暗色調能省渲染,大量的建築陰影也能省渲染,包括近景快切同樣也能省背景渲染。

很多網友還去罵《獨行月球》如何如何,去罵《流浪地球》如何如何。

你們罵《獨行月球》就算了,人家畢竟打著科幻喜劇的名頭,你們罵《流浪地球》的,真心建議你們去阿b搜索一下「《流浪地球》的細節」的視頻,你們看了就知道《流浪地球》在科幻背景世界觀、科幻概念設定,其中美術,服化道,特效細節的鋪墊和邏輯支撐有多強大。

《流浪地球》成為中國科幻巔峰不是偶然,其它電影都輸在了這裡

這背後就是劉慈欣帶領中國科幻崛起崛起,再到《流浪地球》的跟上。他們是全面經歷了新中國的政治、軍事、國防工業、基礎重工業、航空航天、基礎科學等系統的建設的。為什麼說科幻片是電影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因為科幻太複雜了,拍攝這類電影需要涵蓋電影工業中所有工種和流程,甚至有時候需要創造新的工種,流程和技術。

這個背後就需要現實的工業門類去支撐,全世界科幻拍得最好的之前就只有美國,日本和歐洲,歐洲因為市場問題獨立製作的通常是文藝科幻片,較少有成功的科幻商業大片,如果有都要靠美國市場和投資。

像呂克·貝松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差點把法國電影公司法國歐羅巴給干廢了。這部電影還是背靠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所以才用了吳某和全片說英語都不是法語。

原因也很簡單美國,歐洲和日本是近現代的老牌發達國家,占據了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和工業層面的方方面面,蘇聯崩了後實力大降,但繼承這一切的俄羅斯仍然能拍出《太空救援》《電子云層下》這樣的科幻片。

多年一句,俄羅斯科幻片工業和劇本一般,但創意和美學很強很強。

後來的國家和地區都不行,印度拍了幾部搞笑科幻片,什麼去中國太空去偷中國核彈,電影看了能把人笑死。

韓國也拍了幾部《勝利號》《寂靜之海》《外星+人》這些東西。

韓國的影視工業是可以的,何況有美國的投資和工業的支撐。這些科幻片的效果還看得下去,但涉及到科幻片的科幻概念,科幻設定,科幻文化等,基本上變成了現代偷美國和日本,古代偷中國的縫合怪。

說白了就是歷史文化底蘊太淺,近現代雖然有一定工業支撐,但政治,國防等基礎科幻層面太差,沒有辦法從上到下構建自己的科幻體系。

這個層面歐美不用提,日本也不用提,中國起步晚但劉慈欣等人也搞起來了,韓國真沒有。韓國放到世界上算是一個工業大國了吧,這個港台地區呢?它就更沒有了。

《明日戰記》前傳動畫來襲?如果要拍好,得解決這2個問題

香港是曾經「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但政治上面殘缺,沒有什麼國防工業是一定的,更不用提基礎科學層面。這個工業層面台灣省還有點,比如半導體。

但是香港因為地方太小,人口太少,只用了很快時間就拋棄工業進入金融服務業。

香港流行文化都來自於民國時期對於上海灘,再到華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功夫片,武俠片等都是如此;本土題材就是香港經濟崛起後,因為特殊環境形成的槍戰片,黑幫片,警匪片,梟雄片和動作片等。

科幻香港歷史上走得最遠的就是倪匡,其實就是寫段子最後什麼都是外星人幹的。

所以,香港缺乏這種歷史基因自然很難拍好科幻,哪怕我們講講這部動畫出發。

我猜測《明日戰記》前傳動畫更容易解決真人版像披著機甲皮的香港警匪片的問題,也就是畫風,人物,可能打鬥都更合適一些(現在不知道的就是會畫風,2D還是3D,走中二路線還是硬核路線)。

不過,這都是表面上的問題,深層次的問題還是科幻體系的解決辦法。可能很多人沒注意,《明日戰記》世界設定其實挺像國產動畫《靈籠》,同樣的藤曼植物+機甲+廢土末世+衍生出來的怪物等。《靈籠》雖然學習借鑑外國科幻也挺多的,但整個團隊就整了東西方思想文化哲學的衝撞,並且建立了一個還算嚴密的世界觀科幻體系。

《明日戰記》裡看不到國家,除了機甲名字看不到中國文化元素;甚至看不到主角團隊所在的地區,地域和全世界這個勢力的劃分,這個外星人導致的廢土末世這個世界觀到底是怎麼樣的。

動畫要搞就要解決這個問題,香港文化工作者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從過去經驗的來看機率真的不太高。如果真的嘗試去解決的話,按照現實里現在香港文化工作者的態度,我猜測大概也是借鑑西方同類科幻的各種各樣的設定,可能除了動作設計和幾個香港人名字,只怕很難有自己的東西。

也就是說:如果不搞就是懸浮的作品,搞了就和韓國科幻片一樣是縫合怪。

你又想搞又想建立自己的科幻體系,那就得搞個外星+廢土+機甲+科幻不輸《靈籠》的作品,我感覺不太可能趕得上《靈籠》。

別和《流浪地球》《靈籠》比了,《明日戰記》還不如《獨行月球》

最後,以這部電影的拍攝時間和宣傳的投資資金,4.5億港幣不到4億人民幣的經費想拍好科幻片確實不夠。但你想碰瓷的《流浪地球》經費才3億,後來吳京進來帶6000萬投資是差不多的,渲染特效也不行,尤其是視角拉長到行星發動機以及地球的時候效果不怎麼樣。

但《流浪地球》的劇組可是很尊重廣大觀眾的審美能力與鑑賞能力的,認真搞劇本,搞好分鏡,做好小道具,在花錢不多的方面儘量做細節,廣大觀眾是能夠感受到裡面的用心,不信你們就去視頻網站搜「《流浪地球》細節」。

這部電影在世界科幻片上質量只排在中上,但在科幻片裡細節能排一流。國產科幻動畫《靈籠》也是一樣的,整體質量多高不至於,但細節真的一流。

沈騰,馬麗的《獨行月球》主要問題出現在劇本的後半段,哪怕如此劇本和鏡頭上面還有亮點。比如開場的地球被小行星摧毀,再到袋鼠拉著沈騰在月球狂飈,《明日戰記》真沒有多少亮點。

拍成動畫面臨的問題也是一樣的,除非它解決提出的那兩個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