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海思晶片份額僅剩0.4%,麒麟晶片真的陷入「寒冬」了嗎?

ic修真院 發佈 2022-09-28T08:07:58.093575+00:00

近日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了2022年全球手機Soc市場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到2022年2季度時,華為海思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已經只有0.4%了,這不禁讓人嘆息。想必大家都知道,幾年前華為海思的麒麟晶片是能夠與高通、聯發科、蘋果A晶片比肩的。

近日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了2022年全球手機Soc市場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到2022年2季度時,華為海思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已經只有0.4%了,這不禁讓人嘆息。

想必大家都知道,幾年前華為海思的麒麟晶片是能夠與高通、聯發科、蘋果A晶片比肩的。

但因為華為手機的暢銷,華為麒麟晶片被限制。無法找到代工廠,所以份額就一直下跌,甚至可以說是跌到了最後。

再來看看其他手機企業的份額,聯發科的份額達到了39%。高通的份額達到了29%,而華為海思的份額直接排到了最後。

華為對晶片的堅持

華為的海思團隊大概有7000人,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華為把晶片的研發放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年都投入千億的資金進行晶片研發。

其實華為支持海思的研發只是晶片發展的一部分,華為還在探索晶片的疊加技術,這個技術就是通過用面積置換性能。

說簡單點,其實就是將兩個晶片疊加起來使用,這種方法就是獲得更好的性能,但會犧牲設備的面積。

但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智慧型手機,一方面是面積不允許,另一方面是功耗的問題。但對於面積大的設備還是可以應用的,比如智能汽車等。同時華為也積極部署半導體,整合產業鏈資源。比如華為對傳感器,EDA等進行一定的投資,就是為了將來整合產業鏈做準備。

麒麟晶片還有希望嗎?

我們都知道,海思是設計晶片的,但並不會製造晶片。因為麒麟晶片被限制,台積電這些代工廠無法為華為生產晶片,所以海思的份額一路下跌。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雖然網上不斷有消息聲稱華為麒麟晶片回歸,但理智來看的話,就算麒麟晶片能回歸,大概率還是中低端晶片,是回歸不了曾經的輝煌的,更無法和高通和蘋果去抗衡。

為了限制我國晶片產業的發展,美近幾年動作頻出,ASML無法向國內出口EUV光刻機,EDA斷供,高端GPU斷供等。

在這些限制下,國產晶片想要發展可謂步履維艱,不過國內也做出了一系列措施,政策的加持和研發的投入,近兩年我國的晶片產業不斷突破,14nm量產,大量進口晶片砍單,高薪招聘相關晶片人才,這些都可以看出我國實現晶片自主的決心。

從近日最新的Mate 50系列受追捧來看,華為使用高通的晶片搭載還是可行的,但缺陷就是只能夠用於4G,但5G作為發展的趨勢,所以留給華為的時間並不是很長。

從華為被限制,也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晶片技術的短缺,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不受限制。從我國的晶片計劃要在2025年的時候實現國產晶片百分之七十可以看出,我們實現晶片自主的決心。當然,一切都需要時間,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腳踏實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