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欲「私有化」台積電計劃落空!態度來了個180°大反轉

路飛寫代碼 發佈 2022-09-28T18:56:38.525257+00:00

當然了也有很多新興的科技公司喊著攻克「晶片」瓶頸的響亮口號,卻也僅僅是為了得到國家的技術補貼與扶持,幹著「掛羊頭賣狗肉」的買賣,並沒有正視科研是一個非常嚴肅與嚴謹的事業,卻成為了他們賺「快錢」的工具。

「缺芯少魂」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核心科技領域的一個軟肋,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核心科技領域內的優勢其實很小,而缺的這個「芯」就是晶片,這也是近來在中國科技領域頻繁出現的「字眼」。

當然了也有很多新興的科技公司喊著攻克「晶片」瓶頸的響亮口號,卻也僅僅是為了得到國家的技術補貼與扶持,幹著「掛羊頭賣狗肉」的買賣,並沒有正視科研是一個非常嚴肅與嚴謹的事業,卻成為了他們賺「快錢」的工具。

對於晶片來說,到底是哪個方面卡住了我們的脖子呢?是晶片設計領域嗎?顯然不是,因為華為就有自主設計的麒麟晶片,更是於2019年9月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5G Soc麒麟990晶片。

晶片領域中國科技備受制約的其實是在晶片的製造方面,也就是半導體製造,這又不得不提到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公司台積電(TSMC),根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台積電的晶片市場份額達到了53.6%,遙遙領先與三星(16.32%)、聯華電子(6.92%)、格芯(5.93%)。

僅2021年全年台積電的全球晶片出貨量就達到了驚人的1420萬片,同比2020年暴漲了180萬片,而全球對於晶片的需求量還在增加,可以說對於未來的物聯網時代來說,晶片才是科技「博弈」的重中之重。

在晶片領域有如此實力的台積電,理所當然地也成為了老美眼中的「香餑餑」,根據公開的報導顯示,美國三番五次的與台積電尋求合作,希望藉助各種方式來企圖「控制」台積電,我們有目共睹的就是2020年9月份,通過法令對台積電施壓斷供華為晶片。

2022年4月20日,根據外媒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擬定一份投資意向書,為台積電建立晶圓廠籌集了高達35億美元的債券,迫切想要「掌控」台積電的「野心」昭然若揭,而其對台積電走的每一步「棋」,都是為了能夠將台積電「私有化」,妥妥的當代版的《美國陷阱》。

不過事實就是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5nm晶圓廠,和預期的美國給出的補貼相差很多,不僅如此,在美國的晶圓廠的人工成本支出很高,再加上運營與設備的維護等支出,使得晶圓廠的利潤再一次被壓榨。

近日根據媒體報導,由於人工成本與晶片製造物料的價格提升,台積電或將在2023年對晶片漲價,預期漲幅在10%-20%,當然了對於其第一大客戶蘋果來說,台積電更是降低了漲幅至4%,不過一向不妥協的蘋果這一次也同樣說了「不」。

​根據外媒的報導,蘋果與台積電的矛盾凸顯了一個顯著的問題,那就是過度的依賴台積電,為此現任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就表示,過度的依賴台積電將會嚴重威脅到美國企業的安全,這不難看出,美國對於台積電的態度已經發生了180°的大反轉,從原有的迫切「掌控」到如今想要擺脫「依賴」。

那麼這個消息對於國內來說是不是一個好消息呢,美企對於台積電的「疏遠」能否成為中國企業的一個契機呢?如果真的能夠恢復對華為麒麟晶片的供應生產,其實對於廣大花粉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不過對於中國的企業來說,也莫要過度依賴,仍然需要自主研發,只有自己真正掌握了核心科技,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