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國家發改委:2021年工資性收入占農民收入比重超42% 成農民增收主渠道

中國發布 發佈 2022-09-28T22:36:56.009928+00:00

9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進展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表示,2021年,工資性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已超過42%,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中國網9月28日訊 9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實施進展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表示,2021年,工資性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已超過42%,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達到3937元,比2017年增加1300多元。

2018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提出,要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讓億萬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吳曉表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近年來,在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我國著力構建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其中,做大做強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深入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大力開展農民工培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加強返鄉入鄉創業園建設,拓展農民就業創業途徑,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此外,盤活農村資源資產,擴大農民財產性收入。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穩步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動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紅獲利。2017—202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432元增至18931元,年均實際增長6.6%,高於城鎮居民近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農民收入增速繼續高於城鎮居民2.3個百分點。

吳曉表示,近年來,我國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推動廣大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其中,持續加大投入力度,重點推進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建設。農村供水保障水平鞏固提升,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46萬公里,農村電網提前完成改造升級,農村平均供電可靠率達到99%,94.2%的村安裝了有線電視,農村生產生活更加方便便捷。

據介紹,全國農村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6%,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達到72.23%。農村社會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比2017年提高40多個百分點。有衛生院的鄉鎮占全國鄉鎮總數超過90%,平均每個村擁有至少1個衛生室;農村敬老院超過1.7萬家,互助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達到13萬多個,基本實現了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吳曉表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廣大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廣大農村正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向前。同時也應看到,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將是一項長期任務,必須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努力。

(編輯:趙曉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