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5分的「脫口秀大會」第五季伸個冤

第十放映室 發佈 2022-09-29T03:42:11.526234+00:00

《脫口秀大會》第五季開播以來最大的好消息:周迅和那英撤了。雖然是周迅多年路人粉,但我也不得不承認,她實在不適合語言類節目。

《脫口秀大會》第五季開播以來最大的好消息:

周迅和那英撤了(重點是周迅。最近一期那英又回來了)。

脫口秀大會的觀眾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就在楊超越和張杰代替兩位姐姐坐上領笑員位置的當天,周迅和那英終於在群眾們積攢了兩周的怒火中被頂上了熱搜。

我們只想心平氣和面帶笑容最好能夠心潮澎湃地看完一場表演,而不是剛一覺得好笑,就被周迅的慈祥.jpg一盆冷水從頭潑到腳,只能把自己的大腿當做領笑員的燈狠狠往死里拍。

雖然是周迅多年路人粉,但我也不得不承認,她實在不適合語言類節目。

在表演領域,她幾乎是天賦型選手的不二代言人。但在需要觀點輸出的脫口秀大會裡,太多在演戲上遠不如她的同行可以上來吊打她,比如張雨綺,比如楊超越。

不少觀眾看了最新一期的節目,表示在周迅的襯托下,楊超越顯得既可愛又聰明還接地氣,一句「爸爸衫里能裝下好幾個父親」直接拉滿節目效果。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周迅也會成為襯托同行的人。

當然,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周迅翻車,大家最心疼的人居然是大張偉。

從前的大張偉向來亂拍燈亂拋梗,最愛在莫名其妙的爛梗諧音梗上拍燈,然後笑得前仰後翻雙腳離地,完全就是一個家族逆子,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家裡著火了恨不得再往裡添點柴。

再看現在的大張偉,想拍個燈還得瞻前顧後,時不時就要跟那英來一場老鷹捉小雞,時刻警惕右手邊突然伸出一隻爪子把自己的燈給拍了。

突圍賽王十七的表演中,節目組給了四位領笑員一個全景,李誕和那英都拍了燈,李誕甚至浮誇地站起來又是大笑又是拍手,周迅愣是面帶笑容巋然不動。

面對此情此景,大張偉一會摸摸燈,一會扭頭看看周迅,儼然已經戴上了家族長子的王冠,懂事得讓人心疼。

從不懂事的浪子到挑大樑的長子,這一季的大張偉承受了太多這個年紀應該該承受但他確實沒受過的苦。

可是就像職場總是會把人推到他不合適的位置上,沒有了大張偉的一通亂拍,屬於領笑員的舞台似乎又少了很多樂趣。

老觀眾看到這種場景,很難不懷念羅永浩還在的日子。

那時天很藍水很綠,大張偉還沒有吃過女人的苦,天塌了還有羅永浩的大局觀頂著。

重溫《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以下簡稱《脫3》),我恍然大悟,原來從前突圍賽的歲月靜好,不過都是羅永浩在負重前行啊。

說真的,要不是這次周迅的表現過於脫線,恐怕我也不會想到要去重溫《脫3》,更不會發現原來領笑員在脫口秀大會的分量如此之重。

最重要的是,差生周迅和大神羅永浩的強烈對比,以及他們的存在導致節目效果的巨大差距,都讓我意識到,《脫口秀大會》的本質是一檔綜藝節目,一檔和《跑男》《明偵》《快樂再出發》具有相同性質的綜藝節目,而不僅僅是一年一度的脫口秀行業匯演。

別忘了,線下的脫口秀舞台是沒有領笑員的,一個人一隻麥就足以撐起全場。

而領笑員的加入完全是為了綜藝效果。

作為綜藝,《脫5》可能確實該罵。但作為脫口秀表演,我真想為台上演員叫個屈。

01

「周迅」們的三宗罪

周迅大概是五季領笑員中風評最差的一個。

自從她忘拍燈導致小鹿淘汰之後,觀眾緣就一路下滑,從此做什麼觀眾都看不順眼。

其實《脫口秀大會》的舞台上從來沒缺席過不合適的嘉賓。

周迅只不過是在自身不適配和觀眾對節目本身的不滿的雙重夾擊下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無論是那英,還是前幾季的楊瀾、寧靜,甚至包括大家都很喜歡的沈騰,嚴格來說都不算合格的領笑員。

只不過周迅比較慘,本身的性格反應比較慢,情緒豐富但嘴笨還結巴,和脫口秀領笑員這個崗位完全八字不合,幾乎集所有不合格領笑員的缺點之大成,於是被大夥拎出來反覆鞭屍。

細數周迅及其為代表的一眾不靠譜領笑員的「罪狀」,大概有以下這麼三點:

1.不拍燈或亂拍燈,擾亂賽制

周迅第一次引起眾怒,就是忘了給小鹿拍燈,導致拉宏桑晉級。這一來得罪的不止小鹿粉絲,連拉宏桑的粉絲也怒了:因為周迅的心不在焉,原本就打算一輪游的拉宏桑被架在火上烤,白白挨了一個多星期的罵。

作為突圍賽的領笑員,手上的權力足以決定一個選手的去留。

而最後的復活名額,周迅又提出想要復活小鹿和海源,但這倆人明明是因為周迅沒有拍燈才被淘汰。

也就是說,如果周迅真心喜歡他們,本應該當即拍燈把他們留下,那麼復活環節就有更多有表現不錯的選手能夠被撈回來。

這種狀態對很多為此精心準備了一年、甚至抱著參加高考的心態參賽的選手來說,的確有些兒戲。

第三季的突圍賽也出現過拍燈失誤。

當時偉大爺在表演中,台上三位領笑員,只有張雨綺拍了燈。最後關頭,李誕和羅永浩幾乎同時拍燈。

此時場上恰好只剩一個晉級名額,三燈意味著偉大爺直接晉級,比賽結束,但後面還有很多演員沒有表演。

李誕和羅永浩及時澄清了自己的失誤,兩人都認為該表演值得兩燈,他們倆也是看到對方沒給燈,才決定拍燈,沒想到大局觀撞上大局觀,出現了烏龍。

一番解釋之後,偉大爺表示理解,退掉了一燈,讓等待了一整夜的其他選手繼續表演。

這才是尊重選手的表現。

但到了《脫5》,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橋段不僅被保留了下來,還變成熱搜,在網上炒得不亦樂乎。

看似是「罪魁禍首」的周迅,自然也就只能背起這口黑鍋了。

2.聽不懂、接不住梗,影響觀感

領笑員也承擔了氣氛組的職責,每次看李誕什麼爛梗都笑得前仰後翻,就知道這個氣氛組並不好當。

不要以為誰都能當氣氛組。

當氣氛組跟當舔狗的原理很相似,你得打起精神,隨時聽候差使,微信必須秒回,包袱絕不能在你這兒落地。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就連沈騰這種搞笑天花板級別的喜劇人,上《脫3》的時候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大部分時間裡他都癱在椅子上,時不時打個鳴兒笑兩聲,說實在的,看上去精神狀態沒比周迅好到哪兒去。

到了點評環節,沈騰竟然破天荒地接不住李誕的梗,對每個選手也不怎麼了解,場面一度充斥著微妙的尷尬。

好在沈騰的氣場和觀眾緣極其強大,哪怕是說句場面話都能逗笑觀眾,這才渾水摸魚,讓觀眾忘記了,其實中途有段時間他也差點睡著。

反觀本季領笑員,人家那英雖然能聽懂的段子也沒幾個,但碰到能get到的,絕不吝嗇表達自己的喜好。

搶別人的燈拍這事乾的不太地道,可從綜藝效果來看,倒是也增加了一點趣味性。

聽到酣處,那英還會叫好:「這個有意思!」

當然了,她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很多都是老梗,不是喝酒就是吐槽女友,不是聊老公就是「去國外看老頭」。

不過中老年人努力融入氛圍的精神值得嘉獎。

而且也為後期剪輯提供了更多素材,不至於逼得編導一個勁給領笑員遠景,生怕鏡頭湊近了觀眾發現他們滿臉寫著懵逼。

到了周迅這,就十分耿直了。

李誕遞過來的話茬,她接都不接,直接「啪」扔地上。

比如李誕問,你喝酒走錯房間了怎麼辦,周迅回,就,退出來啊。

觀眾OS:要不您也,退出來啊?

3.點評無營養,甚至違反脫口秀常識

其實網上對所謂的周迅「翻車」的很多批評,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有點驚訝。

怎麼現在的觀眾這麼年輕嗎?

已經年輕到連周迅生活中本身就有點結巴這一點都不知道的程度了?

很多人因為發現周迅在台上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仙女濾鏡碎了一地。

的確,作為粉絲,我要負責任地說,周迅的表達能力是真的差。

但作為領笑員,氣氛組和評委,你總得挑一樣當吧。做不了熱場子的吉祥物,那就得輸出點內容。

偉大爺說自己媽媽得了阿爾茲海默症的那個段子,很顯然周迅是有所感觸的,但嘴巴完全不聽腦子使喚。

看她不停地擺手,一副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觀眾看的樣子,作為老粉我真是又急又無奈,那心情就跟手機突然斷網了一樣,想砸手機,又不捨得,只能眼睜睜等著它一遍遍刷新。

最後還是李誕幫她把場面圓了回來。

那英也沒好哪兒去。

就算捧場又肯拍燈,她點評的時候也總是牛頭不對馬嘴,尷尬得讓人只想捂住她的嘴。

人家跑腿小哥整個段子都在說自己不是外賣員,結果那英張嘴就是外賣小哥。

人家諷刺金頭盔是對騎手的剝削,那英說「祝你早日拿到金頭盔」。

黑燈講盲人需求總是被社會忽視,她總結道「把社會問題講得如此的溫暖和諧」。

小佳吐槽媒體愛上價值,那英反手就甩給觀眾一個正能量……


要麼那英老師是春晚派過來的臥底,要麼就是李誕早就向春晚投誠了。

二選一吧。

這不禁讓人想起楊瀾老師在《脫4》上的經典名言:

「無論男人女人,每一個普通的人,都應該有理由自信。」

此話一出,每一個剛剛被楊笠射中膝蓋的男人都得跪謝楊瀾老師。

曉卉說了,她只想抱怨生活,沒想到這就是脫口秀。

像楊瀾這種萬物皆可正能量的人,簡直就是脫口秀的天敵。

至於寧靜這種張口就問「脫口秀一定要好笑嗎」的嘉賓,只能說李誕能請到這種滅霸級的嘉賓也是一種本事。

一句話滅了一整個行業,這不比楊波的冷笑話大全好笑一萬倍?

02

合格領笑員的自我修養

吐槽了不合格領笑員的這麼多不是,那一個靠譜合格甚至是優秀的領笑員應該是啥樣的呢?

我猜你們肯定要異口同聲地喊:羅~永~浩~

沒錯,大局觀真的是領笑員屆的天花板。

有他在,李誕、大張偉、參賽演員和觀眾才能同時擁有安全感。

不過重溫《脫3》的一大發現,就是原來那一季優秀的領笑員不止羅永浩一個人。

《脫3》的領笑員真的是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梗。《脫3》能如此成功,以至於襯得後兩季像是墜崖式自殺,至少有一半的功勞得歸功於這些領笑員。

這裡簡單提名一下羅永浩、楊天真和汪蘇瀧。

他們加在一起,就基本構成了一個完美的領笑員基本素養閉環。

總結一下:

第一,制定規則並嚴格遵守規則。

第二,會接梗,也會拋梗。

第三,能夠對表演做出嚴肅有內容的點評。

毫無疑問,羅永浩就是那個制定規則的人。

「大局觀」是他對《脫口秀大會》的重要貢獻。擁有大局觀,說明他的心裡有一桿稱,這桿秤既用來衡量脫口秀這門手藝活的標準和門檻,也用來掂量每個選手的斤兩。

羅永浩既懂脫口秀,又對每個選手有足夠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他明確了領笑員的評委性質,主動擔起評委的職責。在名額有限的情況下,讓誰留下讓誰離開,讓有實力的演員儘可能多地得到表演機會,羅永浩一上來就拎得清楚明白。


而這一點,恰恰是李誕應該做卻始終沒有做的事情。

尤其是突圍賽,領笑員掌握著選手們的「生殺大權」,但是李誕在前幾季一貫的態度一直是「我們是領笑員,不是評委」,有意模糊比賽的殘酷。

這裡面當然有他的考量。但羅永浩提出的「大局觀」相當於為後來的領笑員制定了拍燈標準,既尊重了選手,又增強了節目效果,功不可沒。

說到玩梗,迄今為止也沒有誰是羅永浩的對手。

他在《脫3》的點評,有的是給節目組提意見,有的是在維護場面,有的是委婉的批評,全都是現掛,甚至比選手的段子還精彩。

比如顏怡顏悅在突圍賽和另一對漫才組合PK。

那次顏怡顏悅的段子調侃了一下姐妹倆一個臉大一個臉小,成功晉級。

這對漫才組合被淘汰後在台上表白羅永浩,「撒嬌」說他們這麼愛羅老師,他怎麼忍心淘汰自己。

只聽羅永浩說,主要是你們倆臉一樣大,沒有戲劇性。

一個call back迴旋鏢扎得台下選手大呼,我這就把我臉給打腫(然後開始cos羅永浩打臉)。

全場爆笑。

還有更絕的。

半決賽中楊蒙恩靠著「rainbow」梗(拉出彩虹屎)成功得到四燈。在其他評委一頓夸之後,羅永浩表示自己雖然拍燈了,但這次表演不是楊蒙恩的最高水平,也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這其實算是比較嚴肅的鞭策,但他隨即打了一個比方,又瞬間點燃全場,發言如下:

這麼說吧,要是羅永浩在二十年前辦個班教人講話的藝術,也許就沒有後來《奇葩說》什麼事了。(當年《奇葩說》巔峰時期曾經出過一本書教人好好說話,估計沒多少人記得了,又是時代的眼淚)

不過仔細想想,依他這個性格,好像冥燈永遠會為他而亮。

除了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羅永浩也會十分嚴肅而真誠地指出某些演員的問題。

比如有一個選手曾在場上互動,吐槽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女性沒有笑。

羅永浩直言自己對選手「猖狂攻擊一個大齡婦女」的行為感到不適。

程璐上台講了一個小時候偷錢的段子,他也指出該文本在價值觀建構上的缺陷很大。

半決賽時,李雪琴拿自己和王建國的「雪國列車」CP瘋狂炸場,爆笑之餘,羅永浩不忘提醒觀眾,拋開CP,李雪琴的文本是完整而深刻的。

果然,那場表演就貢獻了一個出圈的爆梗:

「宇宙的盡頭是XX」。

總之,羅永浩的好一篇文章那是說不完的。

而其他的優質領笑員在他的帶領下,往往能打一場漂亮的配合戰。

在遵守「大局觀」的大前提下,大張偉能毫無顧忌地釋放綜藝效果,楊天真也可以說一些沒那麼好笑但確實有內容的點評。

比如有一場比賽,張博洋袒露了自己半放棄的糾結心態,楊天真一針見血地點出問題,確實是狠狠打在了觀眾的爽點上。

對很多觀眾來說,《脫口秀大會》既是脫口秀比賽,也是以這些主要演員為主角的真人秀。

我們見證了他們的成長和榮耀,自然也旁觀了他們被困在瓶頸和谷底的彷徨。

而楊天真這種宛若心靈導師的風格,她對演員性格的了解和分析,就像是真人秀觀察室里的觀察員,極大程度地滿足了我們對《脫口秀大會》真人秀這一部分的需求。

更何況她還是個十分稱職的氣氛組。

她做了割胃手術之後,有一場比賽王勉讓她笑得停不下來。那個一邊捂著肚子「哎喲哎喲胃疼」,一邊笑出鵝叫的場景,我至今記憶猶新。

那大概也是卡姆離開舞台之後,我莫名其妙笑得最猛的一次。

03

鍋不能讓領笑員背

說了這麼多,終於要說到正題了。

是的。

節目滑坡到5.0的地步,領笑員有責任,但鍋不能讓他們背。

這口鍋實在太大了,只靠周迅那英兩個人,她們背不起。

《脫5》的觀感變差,是資本、流量、審查合力的結果。

作為線上脫口秀的觀眾,一段表演的效果必然受到演員、領笑員、節目觀眾三方狀態的影響。

一個好包袱拋給領笑員和觀眾,鏡頭裡的他們無動於衷,無異於楊蒙恩接的八百塊錢的年會表演,傳遞給屏幕外觀眾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同樣,一個爛梗拋出來,接包袱的人笑得花枝亂顫,比如李誕越來越刻意的「社會笑」,也會讓人心生反感。

比起「有那麼好笑嗎」,老粉更想問的是,李誕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

曾經,李誕發明了「社會笑」,我們以為那李誕站在門外的嘲笑,沒想到成了他進入門內的一把鑰匙。


在深知領笑員對節目影響的前提下,李誕仍舊寧願為了話題度放棄適配度。羅永浩這種兼備話題性與適配性的嘉賓可遇而不可求,其實《脫口秀大會》的舞台上多得是「周迅」,別忘了第三季的嘉賓還有瘋爽。他追求的,無非就是「黑紅也是紅」的流量邏輯。

流量邏輯帶來的連鎖反應煽動了整個節目的根基。

原本這是一場必須講究公平公正的公開比賽,成王敗寇,全憑實力。

然而,一旦失去了掌舵的大局觀,秩序被打破,公平公正也就無從談起。不論是小鹿被拉宏桑淘汰,還是曉卉退賽讓rock頂上,別說公平公正,連比賽機制都不復存在。

沒有了比賽的意義,《脫5》比往期更進一步地淪為笑果公司年會。

老選手為什麼要一直留在舞台上,哪怕他們當中有些人已經明顯感到後繼乏力,儲備被掏空,也要一直站下去?

同理,也是因為流量。作為老人,擁有更多的受眾群,哪怕匱乏如程璐,除了喝酒和領導再也講不出別的來,也自帶「離婚CP」的話題度。只要站上台,就不愁沒人起鬨,只要買了熱搜,就不怕沒人討論。

甚至,在此規則之下,每個參與者都主動或被動地與流量共謀。否則,思文又何必在觀戰席笑得那麼大聲呢?


《脫5》的「墮落」看似是蘭因絮果,實則是大勢所趨。

一檔追求表達和諷刺的脫口秀節目,在審查緊縮的當下必然要面臨內容深度的流失。喜劇又需要強大的原創能力,真正的脫口秀人才本來就少,再加上一個五分鐘的段子往往需要幾個月的開放麥試煉才能成型,一年一度的比賽節奏,對一個衝進突圍賽的演員來說,不就是壓榨嗎?

可正因如此。

我偏偏就要為5.0分的《脫5》伸冤。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領笑員還是亂來的機制,都不是這個節目的全部。

這個節目的核心,是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而《脫5》裡的這群脫口秀演員,依舊有人在捍衛脫口秀的門檻,依舊在輸出高水準的脫口秀表演,向觀眾證明,脫口秀不止是離婚、喝酒、逗樂子。

事實上,《脫5》帶來的大眾討論,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遠超同期綜藝節目。

它仍然是為數不多的在保證娛樂性的前提下試圖對當下社會作出回應的公共平台。

網上有很多吐槽周迅那英無法共情普通人生活的帖子。

說她們既不懂為了學區房被逼到買兇宅的無奈,也不懂外賣員被叫「電動車」的心酸,聽到台上諷刺唐山打人事件無動於衷。

但是你看看她們被吐槽聽不懂的主題,有房價民生,有階級歧視,也有性別暴力。

這不也說明,這個舞台上還有一批演員堅守在社會議題嗎?

我們現在的的文娛環境,大家都懂。在這麼一個貧瘠的環境下,能聽到這些緊貼現實的表達,即便被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裹,都是一件值得鼓勵和欣慰的事。

沒錯,從綜藝的角度看,周迅和那英實在破壞了觀感。

但從脫口秀表演來看,相當一部分晉級的選手都保持了銳度。

說幾個非常驚艷我的。

首先是孟川。凶宅還是其次,他藏在一堆梗里的那句「公務員怎麼是安穩,公務員不是為人民服務的嗎」,狠狠扎了我一刀。

這個梗好笑嗎?

看人。反正對於我這種常年在體制邊緣徘徊的適齡青年來說,這話太荒誕太好笑了。

這是一個連頂級流量明星都要考編的年代,這也是一個寫滿了「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的年代,這也是一個考上編制都不能伸張否則會被報復被網暴的年代。

大眾對體制欲迎還拒的扭曲心態正愈演愈烈。

誰都不是「為人民服務」,但誰都知道「面試的時候你就這麼說」。

這不夠辛辣嗎?

其次是顏怡顏悅突圍賽的段子。能看出來段子很新,她們自己也承認效果不穩定,但還是堅持講這段。

別的不說,除了官方平台,唐山事件爆發後,有幾個娛樂節目敢正面硬剛這個話題的?

「用不著的東西就應該咔嚓了」。

說實話,有被爽到。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值得回味的梗,最後想說的是呼蘭第二輪比賽的段子,也是藏得很深,整體效果不算炸,但越品越有味道。

能說的不多,但有多少算多少,都掏出來了。

這叫沒誠意?

這些表達,不值一個及格分?

如果這些都得不到鼓勵,那悲哀的不僅是線上脫口秀面臨的環境,還有一批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觀眾。

還有人吐槽說,這兩季越來越多「特殊標籤」的演員上台表演。

可是黑燈、小佳這樣的殘障人士表現得很好,他們開拓了脫口秀議題的疆界,不是利用自己的弱勢博取膚淺的同情,而是帶有真正的思考,小佳的那句「你可以嗎」,多詼諧多狡黠啊。

還有黃大媽,年齡的確是她的特殊武器。但她的狠勁,聽過她播客的人才知道,這可是位上台第一句敢說「大家好我今年56歲我還是個處女」的女人啊。

對,在節目上你不可能聽到這句話。但沒有節目,你會關注到她,會發現她這麼敢嗎?

況且,台上有周迅那英瘋狂向觀眾傳遞出中老年女性的刻板印象——過時、年紀大、反應慢,台下就有脫口秀演員來打破這種刻板印象,兩相呼應,很是有趣。

我現在覺得,《脫口秀大會》的歷史使命大概是拋磚引玉吧。

李誕讓這門在中國毫無傳統的技藝為更多人所知,如果你因此徹底迷上脫口秀,大可以順著節目上展現的冰山一角去探索更多領域,去看國外演員的表演視頻,去了解單立人,去聽《諧星聊天會》,去看各種俱樂部的線下。

線上脫口秀的上限,前幾季《脫口秀大會》已經幫你捅過天花板了,該刪的刪,該禁的禁,該下架的下架。事到如今,老選手也疲態盡顯,每個人被淘汰之後都是一副終於解脫的樣子,很多演員上來也都只是為了宣傳線下專場。

如果你就是個普通觀眾,看《脫口秀大會》就是為了圖一樂,但現在它讓你沒那麼樂了,那就麻煩轉台,《一年一度喜劇大會》第二季要開播了,《漫才大會》也在籌備了。

沒必要把你對審查緊縮的怨懟全部轉嫁到一檔線上脫口秀節目上。

這些觀眾真的在乎台上演員的表達嗎?我很懷疑,他們在乎的只有自己找不到樂子的情緒罷了。

諷刺的是,當一群人因為周迅影響了自己的觀感就瘋狂打一星,全然不顧台上脫口秀演員的表演時,海源已經在台上預見了這種行為。


這些觀眾恐怕也不會想去了解曉卉,了解她一直以來「踏踏實實找個班上」的想法。


現在每次看到有人刷「懷念卡姆」,我都會想,如果卡姆還在這個舞台,你確定這樣緊張的賽制安排,這種處處是紅線的創作環境,他能一直不讓你失望嗎?

更何況,有的人每次嫌棄台上的演員翻來覆去地講內部梗離婚梗,都要把卡姆搬出來。

難道把卡姆的風格樹立為「唯一的神」,不是一種審美偏狹嗎?(雖然卡姆一直是我的心頭肉)

龐博:「預言家亂跳沒有好結果」

《脫口秀大會》的「後卡姆時代」,少了一個炸他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天才,但也多了不少風格迥異的新秀。

明明卡姆不在的日子裡,其他人從沒有放棄過表達。

不能直接哀民生之多艱,好,那就說書,說歷史。

不能直接調侃「數位化男性」,那就拐個彎,說過家家要「當爸爸」。

他們讓觀眾看到,脫口秀讓人發笑的方式有很多種。

怎麼就能看不見呢?

在我們這裡,有價值的公共表達從來都是艱難的。

楊笠有個段子說得好。

她火了之後,總有人給她私信,讓她加油讓她沖。楊笠反問,你咋不沖呢?

最後,希望表達者繼續表達。

但求旁觀者不要把一切表達當作理所當然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