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文化 振興美麗鄉村榆中縣開展「鐵芯子」民俗文藝展演

蘭州發佈 發佈 2022-09-29T05:44:42.045155+00:00

為進一步加強文化振興,將優秀的文化遺產薪火相傳,2022年9月24日,榆中縣城關鎮城關村民俗文化「鐵芯子」在棲雲小鎮進行展演。


  為進一步加強文化振興,將優秀的文化遺產薪火相傳,2022年9月24日,榆中縣城關鎮城關村民俗文化「鐵芯子」在棲雲小鎮進行展演。


  據了解,距離榆中縣最後一次「鐵芯子」演出已過30餘年,目前傳承人都已年過七旬、八旬,為了更好地傳承、延續該民俗活動,榆中縣城關鎮城關村的老人們重整旗鼓,經過大半年的練習、籌備,組織方隊旗手20人、鑼鼓隊員48人、鐵芯子6台,將這項民俗文化展示給榆中百姓。村民金晶說,「記得小時候在正月,最喜歡看的就是`鐵芯子`,能從早上跟著看到晚上,這都一晃30年了,今天再次看到`鐵芯子`表演,一下子勾起了小時候的回憶,真是太激動了」。



  展演現場,老藝人金建文耐心的向大家講解著,「說起鐵芯子表演,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一座鐵芯子通常要20多人的團隊齊心合力才能完成。而「裝」鐵芯子,也少不了十來個人一起忙活,「裝」好一座鐵芯子,全部過程得4個多小時。以前鐵芯子上面的裝飾都是「紙活兒」(主要是剪紙藝術),現在造型、製作工藝、演出內容、表現技巧等方面日益改進和完善,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藝術。」



  據悉,」鐵芯子」已被申請為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民俗文藝活動,表演風格獨具一格,它的藝術創造和發展,包含了古老的民俗文化審美觀念,喜聞樂觀。其結構是每張木製方桌上鑲嵌鐵芯子主杆,根據戲劇情節、人物造型裝飾不同的分杆組合而成。把5至8歲的兒童裝扮成戲劇人物,巧妙固定在主杆、分杆所需位置上,並將露出的固定物用彩帶、花草及戲劇中的道具遮掩,給人們以玄妙之感,其高度一般為3-5米,分為上下兩層,每台鐵芯子上多則三四人,少則二三人,由青壯年數十人將桌子抬起,左右護圍,前呼後擁而展演。一台鐵芯子是一個戲劇故事的經典部分,通過道具和人物的藝術結合,以高、懸、巧、妙的藝術手法,獨特的造型,使觀眾看了回味無窮。

中國蘭州網通訊員 孫玉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