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不退」,歐美又慌了,標普:中國風力渦輪機大力進軍海外

金投網 發佈 2022-09-29T08:04:54.688622+00:00

之前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下手以後,歐盟準備打造自己的新能源,也打算學學美國,先來個污衊,然後減少對中國依賴。

之前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下手以後,歐盟準備打造自己的新能源,也打算學學美國,先來個污衊,然後減少對中國依賴。

然而,美國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將歐洲拖入戰爭,歐盟硬著頭皮宣布禁止石油,減少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為此不惜大量燒煤,甚至大規模應用核電,將自己「碳中和模範」的臉打的相當腫。

為了挽回顏面,嘴上說的和行動又開始不一樣,大量進口中國太陽能電池板,海關數據顯示,對歐洲的太陽能電池板出口急劇增加。

今年1月至8月,向歐盟出售的太陽能電池板價值總計超過16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72億美元的兩倍多。

去掉原材料成本上漲因素,按發電量衡量,上半年歐洲進口了42.4吉瓦的中國光伏組件,同比增長137%(約1.3億塊太陽能電池板)。

這種依賴再度引起歐美情緒,歐洲議會的說我們的戰略自主太差了,美國太陽能生產巨頭First Solar說,太陽能是「自由的」,歐洲不應該這麼幹。

然而,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何止太陽能,其他新能源發展中國也是走在世界前列,這不最近風能又成為了歐美議論的焦點。

標普發文說,歐美風力渦輪機成本太高,中國本土製造商正加快海外布局。數據分析顯示,中國三大供應商(TOP3)在2022年上半年收到了超過23吉瓦的新渦輪機訂單。相比之下,西方供應商的8.7吉瓦。

標普援引諮詢公司話說,中國的製造商似乎「和全球通脹完全脫鉤」,競爭優勢十分明顯。

另外,華爾街分析人士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高效、最集中、成本最低的渦輪機供應鏈,許多西方公司從中國供應商那裡採購零部件,例如鋼鐵中國便宜,樹脂中國也便宜。

另外,標普認為某些技術上我們也處在領先地位,例如世界最大的海上渦輪機(16兆瓦)中國正在推向全球。

最後標普說,之前中國之所以沒有在海外大力推廣,是因為不需要那麼做,數據顯示,本土市場自2011年以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陸上風電市場,並且是截至2021年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

顯然西方終於認清了中國的實力,以前我們是沒騰開手做,現在做得無可比擬了,有些慌。

像德國、丹麥部分風力渦輪機製造商開始面臨訂單壓力,亞洲、中東、非洲和拉美,中國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

不過有一點仍需注意,在我們的風力渦輪機向外走的時候,還是得當心歐美使絆子,而且與太陽能不同的是風力渦輪機也是歐美企業比較擅長做的商品,因此他們會樂見政府對中企的打壓。

尤其是在歐美近幾年頻頻提得「脫鉤」,「債務陷阱」等等詆毀言語,已經成了西方遏華的慣用伎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