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建言主題性美術創作:不止於「史」的呈現,更要開拓「詩」的境界

藝綻 發佈 2022-09-30T03:45:34.682405+00:00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作為學術主持,介紹了本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的舉辦情況。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廣燕

9月27日,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數十位美術界專家學者與創作者圍繞「新時代中國美術發展現狀與成就」「主題性美術創作的當代發展」「藝術的人民性」等話題發言,探討主題性美術創作經驗,對新時代中國美術創作的成果進行梳理與總結。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作為學術主持,介紹了本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的舉辦情況。展覽以400餘件(組)美術作品,全景展現中國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生動刻畫中國人民奮鬥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熱情謳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神氣象和繁榮景象。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表示,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面呈現了當下中國美術界的整體面貌和綜合創作實力,也是近10年來中國美術發展成就的一個縮影。「美術創作中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總體有了很大的改善,作品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能夠在美術史上立得住,在人民心中留得住的精品力作,還有待更加豐富。」

「時代審美、中國視角賦予了此次展覽鮮明的藝術特色。」《中國美術報》社長、總編輯王平表示,展覽以美術的方式記錄時代、記錄生活,不僅有許多作品聚焦重大事件,還有不少作品以普通大眾為主角,傳達出濃濃的人文關懷,從中可以看到當下美術創作者的精神風貌與藝術風采。

《人民日報》文藝部美術編輯室主任徐紅梅說,展覽是對新時代優秀美術作品的集中呈現,從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新時代美術創作的氣象。「從目前的美術創作來看,『史』的呈現比較多,『詩』的境界和語言還不夠。要進一步發揮中國文化抒情寫意的傳統,拓展現實主義敘事的新空間。」

「藝術的創造永遠高於創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代大權談到,主題性美術創作呈現出朝氣蓬勃的態勢,在欣喜地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正視不足,如部分創作者的造型基本功與歷史上的名作相比不夠紮實,還有的僅滿足於對歷史素材進行簡單再現。「要提煉畫面,在收集歷史素材後從中萃取出思想內涵,才能讓作品更加充實。靜下心來沉住氣,用動人心魄並發人深省的作品,去表現這個時代的脊樑,傳遞時代的新聲,這是每一個畫家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