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歪子不歪看精神內耗的消減途徑

ciweek互聯網週刊 發佈 2022-09-30T06:13:49.168878+00:00

從不回頭看的生命的確強悍最近,「衣戈猜想」所拍攝的二舅故事廣為流傳,這段治癒了拍攝者精神內耗的視頻也在情感和生命層面打動了很多人。一位年幼時因病殘疾,被村里人稱作「歪子」的人卻以心靈手巧讓村民們著實離不了他,木匠活、電器農具的維修,街坊鄰居有個什麼事兒,都願意請他來幫忙。

從不回頭看的生命的確強悍

最近,「衣戈猜想」所拍攝的二舅故事廣為流傳,這段治癒了拍攝者精神內耗的視頻也在情感和生命層面打動了很多人。一位年幼時因病殘疾,被村里人稱作「歪子」的人卻以心靈手巧讓村民們著實離不了他,木匠活、電器農具的維修,街坊鄰居有個什麼事兒,都願意請他來幫忙。少言實幹的他不僅用弓彎醜陋的身軀撐起了自己,也用這羸弱執拗地撐起對子女、母親、姐妹們的種種責任。他沒有鄙棄自己和自暴自棄,頭也不回,就這麼堅強的活著,終於活成了世界上第二快樂的人。至於為什麼不是那個第一快樂的人,因為視頻的作者認為第一快樂的人是根本不需要對別人負責的。

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連同他平淡甚至有些悲苦的生活,本不應該掀起什麼波瀾,然而卻引得如此大的反響,當然其中不只有共鳴,也有言偽而辯者的反感。原因有種種,但一定是映射了一個時代人們某種普遍的心態。

精神內耗的治癒除了自強沒有它法

作品提到的以及人們感同身受的精神內耗來自哪裡?是人們對未來發展不確定性的擔心,來自於新的經濟模式缺失的迷茫,來自優勢社會資源向大城市聚焦後,封堵了很多人將家鄉作為工作和生活地的可能,從而首尾難顧。當然還有大城市非常現實和硬性的生活成本,以及人們對於價值和榮耀等根本問題的困惑。

作者的二舅來自鄉村,他最終也沒能走出鄉村,這一點也讓衣戈感到有些惋惜,畢竟1977年恢復高考後,如果能考學成功在城裡工作,就會過上單位分房子,國家發退休金,悠然自適地生活。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是隔壁村的一個老人,之前還沒二舅學習成績好,卻考上了大學,改變了人生。當然作為一個活出了平凡、美好和強悍的二舅來說,只向前看的他並沒感到有什麼可遺憾的。

自強且不自怨自艾就是絕緣精神內耗惟一的方法,如果作者二舅總在做著沒有發燒和打針,或參加考學的虛無假設,也就難以活出如此淡定從容的模樣。作者如果沒有用心去對照和覺悟自己與二舅的差距,只是活在自己在大城市打拼的不易和困頓,也難以走出情緒的低谷。

不容忽略的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

這則故事雖然是一個個體的生活,但這裡也不可迴避地展現了一個時代變遷,就如作者二舅與鄰村老人不同人生的對比,也帶出了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現實問題。

從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是努力從農業經濟為主向重點發展工業轉變,在這一過程中,農村不僅始終承擔了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同時也在建國初的工業發展,改革開放後民營經濟的活躍,以及城市大規模現代化建設等各個階段提供著初期資金、勞動力、購買力等等,不論是在經濟層面,還是構結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層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整個社會發展的一個基石和穩定器。

據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如今我國14億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有9億,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了2.3億,城鎮化進程在穩步向前,但也仍有5億人居住於鄉村。而城市居民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這70多年逐漸由鄉村走出來的,在新中國剛成立的1953年,我國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城鎮人口為7735萬,只占當時總人口的13.26%,鄉村人口5.0534億,占86.74%。今天城鎮居民絕大多數也是這幾十年間由農村輾轉而來,所以農耕文化對於當前社會的構結還有很深的影響,比如人們認同的價值觀念和人際關係處理,雖然在社會快速發展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然而鄉土親情的底蘊還在,這也構成了整個社會的人際交往的基本面。

在經濟層面,農村經濟看似體量不大,如今只占GDP的7.6%,遠遠落後於工業增加值32.6%的GDP占比,但是它解決的是家裡有糧心不慌的民以食為天的大問題。而且從新中國建立以來所經歷的多次經濟波折中,依靠了我們廣大的農村對城市的剩餘勞動力和過剩工業生產力的吸納,才走出了困境,它事實上扮演了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穩定器。但是直到目前,城鄉間發展不平衡問題仍非常突出。

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將有效化解有心難安的現實問題

2021年我們國家實現了消除絕對貧困的世間壯舉,然而這又是一個新的起點,當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如何調整發展模式,在出口、投資和消費之外,通過模式轉變,打破鄉村經濟的單一性,實現經濟活動多樣性,能真正激活和釋放鄉村的活力,消除城鄉二元經濟和社會結構,實現城鄉的均衡發展,實現農業的專業化、規模化和現代化。

這是一連串的待解難題,解決得好,農村振興又將成為經濟和社會邁上新台階的契機,社會的發展有更為確定的經濟發展點,由鄉村向城市的單一方向的人口遷移將轉變為雙向流動,人們就可以有更多的現實選擇。親情宗族這種農村特有的淳樸的民風也才能得到長久保留。

事實上所有工作的圍繞點只有一個,就是真正為有才學和創造力的年輕人在那裡發揮才智創造機會,空心化和經濟單一性的鄉村沒有未來,年輕人在農村,希望也才會在農村。

(文/解言)

e-Mail:lab@enet16.com

TEL:010-6528385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