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為!佛山95後男孩,斬獲國際天文攝影界「奧斯卡」冠軍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2-09-30T07:01:23.093651+00:00

近日,由英國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主辦,2022年度天文攝影師大賽結果出爐。在比賽中,廣東佛山的天文攝影師梁偉棠,奪得恆星與星雲組冠軍。

近日,由英國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主辦,2022年度天文攝影師大賽結果出爐。這是一項世界頂級天文賽事。被譽為天文攝影界的「奧斯卡」。在比賽中,廣東佛山的天文攝影師梁偉棠,奪得恆星與星雲組冠軍。

梁偉棠是95後,在佛山讀初中時開始對天文產生興趣,之後,考入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如今,他仍然從事天文觀測、天文科普方向的工作,並懷揣熱愛。

9月28日,南方+記者聯繫到梁偉棠,與他聊了聊他的星空故事。

創作過程歷經兩年

記者:可以給我介紹一下您的作品嗎?

梁偉棠:這幅作品拍攝的是NGC7293(螺旋星雲,亦稱上帝之眼),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狀星雲之一。這幅「上帝之眼」的超深度曝光作品,揭示了其核心絢麗的色彩和罕見的周圍細節。

我很想增強在其他照片中從未見過的微弱但高反差的細節。我盡了最大的努力讓圖像能媲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並幸運地處理出來這個結果。核心以紫色和天藍色為主,營造出一種空靈和夢幻的感覺。令人驚嘆的橙色、紅色和黃色的外部區域顯示了宇宙的力量——所有的物質都在運動、碰撞和翻滾。

獲獎作品

記者:這個獎項被譽為天文攝影界的「奧斯卡」,可以講一下你的參賽經歷嗎?

梁偉棠:沒錯,Astronomy Phtographer of the Year(簡稱APY)是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舉辦的全球最權威最大型的天文攝影比賽,在愛好者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每年都有數千愛好者投稿參賽。

我參加的組別是Stars and Nebulae(恆星與星雲)組,俗稱「深空組」。主要拍攝恆星從開始演化到大爆炸的一生,揭示多種多樣的恆星、星雲等宇宙奇觀。

這個組別參賽者不限年齡,有很多「大牛」參賽。比如,有不少國外攝影師,他們用巨大的望遠鏡和幾十年的拍攝與圖像後期經驗參賽。多年來,天文圈子內一直稱呼「恆星與星雲組」是「神仙打架」。

每年1-3月比賽開放報名投稿通道。這就要求作品要在前一年中完成拍攝,比賽的難度在於拍攝出高質量的照片,還要足夠有新意,能兼顧科學性和藝術性。

記者:感覺在這樣的比賽中獲獎很不容易,你是怎麼創作出這幅冠軍作品的呢?

梁偉棠:這幅作品是我在廣東通過遠程控制,使用位於智利的遠程天文台拍的。如果從一開始計算的話,作品的整個創作過程歷經了兩年的時間。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是一步步來的。

2020年,我第一次用這套望遠鏡拍攝,當年拍出來之後,我解決了一個很核心的問題,就是基本的調色。天文攝影的後期調色不同於我們日常的圖片處理,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天文圖像處理常用工具就有幾十種。

2021年,我在曝光時間和細節處理上都比之前更進了一個層次。

這個作品,之前也有很多人拍過。但是,我拍到了別人沒拍到的東西。像外圍這些細節。但它們有噪聲,很暗。我要想辦法既能保持這些東西的形態,把噪聲降下來。還有讓它的觀感顏色跟我原有的細節保持一致。這次,我又花了七八個月的時間。

要後期處理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確實非常困難。很幸運經過兩個月不斷地試驗和調整,終於在周圍極暗弱的星雲信號、核心豐富的細節、整體豐富的顏色三者之間取得平衡,

作品全部都處理完是今年2月,然後我就把它放起來了。等過了半個月我又拿出來看,感覺還是比較滿意的,我才決定拿去投稿。

有點「治癒」的天文觀測

記者:得知獲獎,當時是什麼情景和心情?有什麼感想和大家分享?

梁偉棠:當時的情景還是挺深刻的。記得是凌晨1點多,我還在工作。我手機收到了一封郵件。我點開發現是獲獎通知,當時感覺是有點難以相信。因為很多能入圍的作品,不少是行業前輩耗費多年心血拍出來的,已經很優秀了。

因為組委會要求要保密,我只跟一兩個好朋友私下分享了這個事情,他們也很激動。

其實,老實說這是我做深空攝影以來自己最滿意的一個作品。儘管現在已經過去半年了,我依舊感覺它很不錯。但經常感覺,它可以完成得更好。

所以我現在還在拍這個星雲。我累計更長時間的曝光,再加上這次後期處理的經驗,我覺得應該有一個更完美的作品。這應該就是科學的魅力,追求極致。

記者:你是怎麼愛上天文的?

梁偉棠:在初中的時候,老師組織我們參加廣東省的天文競賽。那個時候我父親特別支持,給我買了一台計算機化的望遠鏡。我就開始學習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比如英語、天文、物理、數學等。

我很喜歡這種探索的過程。就像一些理科的公式,我也很少去死記硬背。因為當你真正理解,並自己推導出來,是很有成就感的。我覺得天文可以給我這種神秘又不斷想探索的力量。

高中以後我開始接觸深空攝影,之後我考入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我開始正式系統學習專業的數學、物理、天文的相關知識。我現在主要從事天文觀測、天文科普方向的工作。我很喜歡我現在做的事情。

記者:天文觀測給你的生活或者個人帶來了什麼?

梁偉棠:一方面是激發了我的探索精神,並且收穫了很多摯友,另一方面我覺得對心智也是一種歷練。

其實觀測星空是一個很奇妙的感覺。因為不管你開心、傷心,還是憤怒。當你去仰望它的時候,它都會按照自己的規律在運行。這裡面的物質,有的是瞬息萬變,有的甚至「一成不變」。好像你看那個東西都不怎麼動,但是它確實就是東升西落。一切都在代謝運轉著。

有時候我心情不好,做一會天文觀測,我的心情就能夠平復下來。

想讓更多人加入

記者:近年來,國際天文攝影賽事中,出現了不少中國獲獎者的身影,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梁偉棠:確實是,就像今年這個比賽,相對來說,我們中國不少攝影師收穫都比較大。這也說明近年來,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我們國家在這一領域的水平提升了很多。

其實,這次很多入圍的人都還是學生。我在平時觀測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很多大學生很有想像力和創造力,而且基礎很好,進步很快。當然,我們在深空攝影這塊,相對一些國外做了幾十年的資深前輩,確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記者:能講一講之後的一些規劃嗎?

梁偉棠:我覺得現在世界變化很快。我一般會給自己做一個3—5年的規劃。

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更好的望遠鏡,去觀測到更多有意思的事情。也希望憑藉自己的專業水平,拍出更多與眾不同的東西分享給大家。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別人,讓更多人看到這麼美的星空。

我還有在做天文科普的相關工作,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對這一領域的認知得到提升。

【記者】李業珅

【實習生】劉曉齡 應迦勒

【作者】 李業珅

人世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