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面試談:項目經歷的 STAR 法則

前端西瓜哥 發佈 2022-09-30T20:04:14.719117+00:00

大家好,我是前端西瓜哥,今天來看看簡歷中闡述項目經歷的 STAR 法則是什麼。STAR 法則是什麼?我們寫簡歷中的項目經歷時,一種常見的思路就是 STAR 法則。STAR 是四個單詞的首字母和組合。STAR 是一個有意義的單詞 「星星」,更容易記住。

大家好,我是前端西瓜哥,今天來看看簡歷中闡述項目經歷的 STAR 法則是什麼。

STAR 法則是什麼?

我們寫簡歷中的項目經歷時,一種常見的思路就是 STAR 法則。

STAR 是四個單詞的首字母和組合。STAR 是一個有意義的單詞 「星星」,更容易記住。類似的還有設計模式中的 SOLID 原則,它們也是不同設計原則名字取首字母的組合。

STAR 的組成為:

  • S(Situation)情境;
  • T(Task)任務;
  • A(Action)行動;
  • R(Result)結果

它們組合起來就是:

我遇到了某個場景,場景下出現了哪些問題(S)?此時你承擔的角色或任務是(T)?為此,你做了什麼具體的行動(A)?結果如何(R)?

其實它就是講故事,有上面這些成分可以讓故事更有條理,能讓面試官掌握你做工作及其帶來的價值。同時,STAR 法則能讓你的經歷更精煉,可以在寸金寸土的簡歷上寫上更多的內容。

通過 STAR 法則寫的經歷,能讓面試官或 HR 更好地挖掘應聘者的過去經歷,來預測未來,更好地判斷其是否更適合崗位。

下面以我自己做前端國際化需求為例子,寫一個基於 STAR 法則的描述。

因為首次加載網站時資源太大,用戶體驗較差(S),我做了國際化的性能優化(T),將原本全量加載的語言包優化為按需加載(A),減少了 1M 的壓縮後體積,降低了用戶的等待時間(R)。

關於結果

關於結果,最好用一些數字來闡明,因為人天生對數字敏感,能夠人更直觀的感受。比如

  • 重構後,Bug 率下降了 50%;
  • 網站首屏加載時間從 3s 優化為 2s;

但大多數人都是打雜前端開發,工作經常都是接產品的活,排期完成需求並交付,和一線用戶還是有一些距離,結果通常並不明確、不透明或不好量化。

有什麼辦法拯救一下呢?

  • 去關注功能交付的結果,比如過一段時間詢問下產品,這次交付帶來了什麼好評或是不足,或是在一些用戶群收集一些反饋;
  • 對於像是性能優化的工作,我們可以關注一些指標的變化。如果公司有指標系統,可以看看上線功能前後的變化情況。如果沒有,可以自己藉助一些工具,從中提取出數據;

但切忌不要虛構數據,面試官稍微深入問一下就露餡了。

實在沒有結果,那就把結果去掉好了。

結尾

STAR,指的是場景(S)、任務(T)、A(行動)和 R(結果),用於指導我們結構化、精煉地描述自己的項目經驗,是值得學習掌握的法則。

STAR 只是套路,核心還是你過去的經歷細節,所以我們應該多嘗試去做一些有挑戰的事情,這樣才有內容可說。

我是前端西瓜哥,歡迎關注我,學習更多前端面試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