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象山縣,7個島嶼風光、5個濱海景區,值得您到此一游

人在旅途心隨景動 發佈 2022-10-01T12:26:11.385220+00:00

象山縣隸屬於寧波市,三面環海,是典型的濱海城市,全縣18個鄉鎮全部臨海,素有「東方不老島、海山仙子國」之美譽,縣城西北有一座「形似伏象」的山,得名象山,縣以此山而得名。

象山縣隸屬於寧波市,三面環海,是典型的濱海城市,全縣18個鄉鎮(街道)全部臨海,素有「東方不老島、海山仙子國」之美譽,縣城西北有一座「形似伏象」的山,得名象山,縣以此山而得名。

「萬畝海域情」延續的海洋文化、「千年漁鄉史」傳承的民俗風情,是象山縣旅遊的真實寫照。象山縣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都與島嶼文化、濱海風情有關。


中國大部分沿海地帶,近現代史上幾乎都有一部由悲壯到輝煌的歷史——明朝倭寇騷擾,清朝閉關禁海,近代遭受日本侵略,解放後是海防要塞,現在是旅遊勝地。

我盤點了象山著名的7個島嶼景區,5個著名的濱海風景區,與網友共享!

先介紹一下7個(1——7)島嶼!看看它們在旅遊看點上有哪些特色?


1、花岙島 (大佛島)——海上仙子國、人間瀛洲城,「海上第一石林」所在島嶼。

花岙島位於象山南部的三門灣口東側洋面上,因島北有一巨岩形似大佛又名大佛島、大佛山。之所以稱之為「花岙島 」,據說以前島上多花多岙,現在島上卻很難看到花,「岙」是一個方言,浙江、福建沿海一帶稱山間平地為「岙」,與「盆地」意思差不多。

來到花岙島,看點主要是海岸侵蝕地貌、火山岩等地質景觀,峰俊石怪,岩奇洞幽,據說島上有36岙、108洞,岙岙稱奇,洞洞怪異,最有名的是花岙石林景區,這是來到花岙島必游景點。

海岸邊有一公里長的石林陡壁,被稱為「仙人鋸岩」,這就是「花岙石林」,四邊或六邊形的長條形石柱密密麻麻擠壓在一起,雄偉壯觀,有的高20多米,似長劍指問蒼天。專家認為,這是火山在噴發過程中,高熱的熔岩急劇冷卻收縮,形成了結晶體,地質學上叫柱狀節理。


2、南田島——「海中第一福地」所在島嶼,寧波第一大島。

南田島是寧波第一大島,被稱為「海中第一福地」。整個島位於象山縣鶴浦鎮轄區內,東部多海灣沙灘,島岸曲折,南田島是一個還沒完全開發的島嶼景區。島上沒有工業污染,天藍水淨,居民以種植業和漁業為主。

島上的主要看點,一是大沙村,位於東海岸,因大沙沙灘而得名,與其他收費的沙灘相比,免費的、天然的大沙沙灘絕對值得遊玩一番。

二是風門口海島森林公園,是浙江省唯一位於海島上的省級森林公園,有烽火台遺址、清坑瀑布、白龍洞等景點。


3、東門島(東門漁村 )——「浙江漁業第一村」所在的島嶼

位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東門島上,與石浦漁港古城景區隔港相望,當地居民有出海捕魚的傳統,被譽為「浙江漁業第一村」。

憑心而論,東門漁村雖然不是什麼A級景區,卻是一個比隔海相望的「中國漁村景區」還「漁村」的地方,處處瀰漫「漁」味:牆壁上晾曬著魚乾,牆角邊堆積著漁網,海水中泛著淡淡的魚腥味,海岸邊停泊著漁船......。如果想體驗漁村風光,這裡無疑是一個最佳去處。

東門島還是一個有歷史韻味的島嶼,島上的古建築大部分在島的東南方向,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海防文化」的軍事設施,有宋東門寨舊址、王將軍廟、明城牆、烽火台、清代古炮台等;一類是反映「漁文化」的廟宇,城隍廟、東門廟、媽祖雕塑等。


4、檀頭山島——"東海第一灘"所在島嶼

坐落在象山縣石浦鎮的東海洋面上,在南田島東北側。

檀頭山島的地理概況是:

一是面積只有11平方公里,海岸線卻有40多公里,由此可見海岸線是多麼的曲折。

二是在汪洋大海之中,檀頭山島比其他島嶼更加高大突兀,因為島上100米以上山峰有14座之多,主峰石檀山居島東側,海拔225米。

三是檀頭山島為火山島,島上低山丘陵連綿,山體大部分是火山石灰岩組成,島上的奇礁怪石還是比較多的。

四是檀頭山島事實上是兩個島嶼,中部由一條海中沙堤相連,東沙灘面向東海,是海沙灘,老百姓稱之為外沙頭。西沙灘朝向大陸,是卵石灘,老百姓稱之為里沙頭。兩個海灘被稱「姐妹灘」,享有"東海第一灘"美譽,這是遊客必來之地。

檀頭山島的人文概況是:

一是島上原居民都以海洋捕撈為業,大部分都已經搬遷到大陸,只留下一些懷舊的老人堅守故土。

二是大王宮景點。清道光年,福建同安人蔡牽,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自稱「鎮海威武王」,帶領福建、浙江沿海一帶的漁民暴動(清廷稱之為海盜),在檀頭山島最南端,造了一間非常普通的瓦房,不普通的是瓦房上雕龍畫鳳,被稱為"大王宮",後來這裡發展成為檀頭山最大的自然村落,但是大王宮名字一直延續至今。

三是東津城之謎,傳說檀頭山島東側還有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座高度繁華的城市,叫東津城,後來沉入海底,《中國海洋民間故事》上還記載了此故事。這讓人想起了亞特蘭蒂斯的故事,到底有沒有?已經難尋蹤跡了,只是留下一些猜想。


5、漁山列島——「亞洲第一釣場」、「遠東第一大燈塔」所在島嶼。

漁山列島孤懸於浩瀚的大海之中,距離大陸約27海里(約46公里),是象山縣「最偏遠」的地方。漁山列島有南漁山和北漁山之分,常說的漁山通指的是北漁山。

島上的主要看點是北漁山燈塔,這是漁山島的標誌性建築物,紅白相間的高大燈塔非常突兀顯眼,有「遠東第一大燈塔」之譽,是國際航標。

還有一個是「仙人橋」,事實上就是一個岩石礁形成的山洞,原本這裡是巨大的臨海陡壁,天長日久,下方的岩壁被沖刷得不知去向,上方形成了一道凌空石樑,被稱為「仙人橋」。

漁山列島被譽為「亞洲第一釣場」,在茫茫大海之中垂釣那種感覺........,怎麼表達呢?只能說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你如果是一個釣魚愛好者的話,千萬別忘了自帶魚竿,島上的魚竿貴得離譜。

由於距離陸地太遠,到此遊玩安全尤為重要,首先你要選擇風平浪靜的日子,千萬不要有颱風,還要準備暈船藥,島上蛇多,你要準備蛇藥,最好不要在海里游泳,不僅因為大海無風三尺浪,還因為漁山島海岸礁石形狀不規則,海水深淺不一。當然,你的錢包還要足夠鼓,不僅遊輪貴,島上吃飯會讓你感覺貴到了天際線。


6、旦門山島——中國首個有明確使用權的無居民海島,該島私人使用年限為50年。

是寧波市象山縣東南的一座無居民小島,島對面就是旦門村,每當旭日東升,遠眺大海,太陽就會出現在海天相接的地平線上,構成「旦」字,故名旦門山。

旦門山島面積1平方公里左右。小島四周礁石密布,海螺叢生,這裡的沙灘與別處最大的不同——它是紅色的。


2011年11月,我國首張無居民海島使用權證書——由國家海洋局頒發的編號為「11001」的證書,落戶象山縣旦門山島,有幸獲得該島使用權的是寧波龍港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益民,被人戲稱為「黃島主」。

7、象山大羊嶼島——中國首個公開拍賣的無居民海島。

象山大羊嶼島距大陸很近,最近處300多米。海島面積0.258平方公里,巧合的是,這個面積正好是北京鳥巢的面積。


2011年11月13日,象山大羊嶼島 成為全國首個公開拍賣的無居民海島。50年使用權被寧波高寶投資有限公司以2000萬元價格拍下。寧波高寶公司本想藉機發展旅遊業的,可惜的是,由於經營不佳,該島一直被閒置,也無遊客進入該島。


再介紹一下5個濱海景區!都是零距離接觸陽光、沙灘、大海的地方,幾乎都是反映漁文化、海防文化的景區,沙灘風情、礁石風景是共同的看點。

8、石浦漁港古城(石浦古城)——中國四大民間漁港之一,也是中國海洋漁業發祥地之一,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第一部國際得獎片《漁光曲》拍攝地。

石浦古城背倚青山,面朝東海,與東門島隔海相望。

石浦漁港是中國四大民間漁港之一,也是中國海洋漁業發祥地之一,已有600餘年歷史,早在秦漢時即有先民在此漁獵,唐宋元明清時期一直興盛,不僅漁業發達,還成為海防要衝。

江南古鎮都以水景見長,給人的感覺是「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畫面,石浦漁港卻以海景見長,給人是「山城魚港」的畫面,人稱「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古城體現的主要是舊時的「三海文化」,即「海港、海鮮、海防」文化,這裡至今還保留獨特的海港風俗,比如漁民出海捕魚時要舉行「祭海」儀式,每年9月中旬都舉辦「開漁節」等。

石浦漁港古城面積不是很大,主要有建於明代的前、中、後三條古街,還有關帝廟、惜字亭、「大夫第」、江心寺、光正堂、財神廟等歷史人文景點。

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栽興煙莊」,也就是舊社會吸大煙(鴉片)的地方,可以說是一個禁毒教育場所吧,突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這個主題,曾經讓國人頹廢的煙莊,以前是在影視劇中看到的,現在看到的是實物。

另外一個地方就是亞洲飛人館,是為紀念亞洲飛人柯受良而建,以前總以為柯受良是一個台灣演員,經常扮演黑社會,來到象山才知道,原來他的祖籍是浙江象山,還酷愛玩飛車。


9、松蘭山海濱度假區——象山縣第一個海洋旅遊度假區

位於象山縣東海之濱,松蘭山腳下,是象山建設的第一個海洋旅遊度假景區,好玩的地方主要是東海灘和南海灘,景區內碧海綠島脫俗,沙灘港灣交融,青山藍天相映。

帶著孩子,來到這裡,堆沙丘,戲海浪,看大海,吹海風,會讓你玩得流連忘返。如果住宿的話,早上漫步海灘,看朝霞雲集天空,晚上點燃篝火,看星月布滿蒼穹,十分愜意。

到此遊玩的上海人比較多,是上海土豪喜愛的浙江旅遊景點,高檔奢華的黃金海岸大酒店、松蘭山海景大酒店,大部分旅客是上海人。


10、中國漁村景區——不是漁村的景區

位於象山縣趕海大道,據說是4A級景區,「中國漁村景區」,聽名字有點鄉村游的味道,好像是漁民居住的村莊似的,事實上這是一個休閒度假的地方,陽光、沙灘、海岸、棕櫚樹、遊樂場、海濱浴場是這裡的標配,當然還有推窗見海的臨海別墅,是一排兩層的歐式小樓,與傳統的「漁民村居」搭不上邊,我個人感覺景區取名「沙灘風情小鎮」更適合。

大概是因為附近有宋皇城廟的緣故吧!這裡的沙灘得名皇城沙灘,皇城沙灘背靠青山,長約2公里,寬300多米,形如一彎新月偎依在大海邊。

11、半邊山——華東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海洋旅遊景區

半邊山景區位於象山縣石浦鎮新鶴村,雖然稱之為「山」,事實上是個三面環海的小半島,半島地形是低山丘陵,沿海岸灘有一些沙灘、礁石。景區主要以健康養生、休閒運動、紅色教育為主。

景區東半部主要是紅色教育基地和花海,進入景區就是一片叫「百草園」的花海,旁邊有一個叫「南湖」的湖泊,附近的低山有長征紅軍館、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巧渡金沙江、血戰湘江等紅色體驗項目。

步行向東走,穿過新鶴村,就來到了運動區域,主要有沙灘排球場、足球場、網球場、歡樂海洋等,值得一提的是,沙灘排球場是杭州亞運會比賽場所,這裡的沙子並不是附近歡樂海洋海灘上的,而是從海南文昌運過來的,海南文昌海灘上的沙子是「沙子中的上上品」,顏色白中帶黃,直徑基本都在0.8毫米左右,而且沒有稜角。據說,沙子太白或者太黃,太陽照射下的強烈反光會刺激運動員的眼睛,如果有稜角,會傷及運動員的皮膚。

到了寧波工人療養院之後繼續向東,就是人跡罕至的地方了,這個地方的海岸沒有沙灘,都是奇妙無比的岩礁景觀,可惜的是由於道路險峻,這個深藏閨中的人間秘境,很少有外地遊客能看到。

當地人根據礁岩的形狀,給它們賦予了生動形象的名字,如「八戒釘耙」、「老虎洞」、「七姐妹礁」等,每個名字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八戒釘耙」,是觀日出、攬海景的絕佳之地,不像其他地勢險峻的岸灘,這裡建有棧道,許多遊客會慕名前來賞景。

當地民間有一個「八戒劈山」的傳說,這個地方本來叫「鎖門山」,山上有一個非常寬闊的大門,是東海進入陸地的門戶,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東方四聖(黎山老母、觀音、普賢、文殊菩薩)為考驗師徒四人禪心,變成母女4人,故意引逗他們,還說要招四人入贅為女婿,結果除了八戒這個色鬼之外,唐僧、悟空、沙僧都斷然拒絕。

到此為止,故事情節與《西遊記》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基本一致,不一樣的問題出在八戒這個活寶身上,西遊記中八戒受到懲罰之後,改過自新了,仍然是個好同志。半邊山「八戒劈山」的傳說是,八戒沒有娶到美女,還受到懲罰,心情很是不爽,悟空又幸災樂禍地調侃他,氣氛不已的八戒賭氣離開取經隊伍,來到東海散心,把守鎖門山的蝦兵蟹將不讓入海,正在氣頭上的八戒對著鎖門山狠命一耙,把鎖門山劈成兩半,這就是「半邊山」得名的來歷,八戒用釘耙打擊過的山上露出了9座起伏不平的尖峰,故稱「八戒釘耙」。

12、紅岩景區——「中國沿海第一崖灘長廊」所在的景區

紅岩景區座落於東海之濱的象山縣陳鄉境內,以獨特的海蝕地貌景觀揚名,素有「中國沿海第一崖灘長廊」之美譽。

景區內兩個看點,一個是紅岩石,一個是沙灘。最有名的是紅岩長廊,岩石以紫紅色礫岩為主,在太陽照射下成為一道褐紅色赤壁,環繞海岸,直立於陡峭岩壁之上,可以說是一條海洋山水畫廊,是一座天然的地質博物館,配上海岸邊的白色卵石,五彩貝殼,遠方的青山碧海,猶如一副七彩圖畫。

來寧波鎮海區旅遊,看完這4個景點,會讓你感到不虛此行

寧波市鄞州區,除了東錢湖,還有哪些旅遊景點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