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星開講丨對話劉燁、韓雪:時代滄桑巨變,鋼鐵意志永恆

人民網 發佈 2022-10-02T11:17:22.084043+00:00

廢墟之上,千難萬險,新中國第一爐鐵水終於噴涌而出,一個百鍊成鋼的故事徐徐展現在觀眾面前。9月30日,電影《鋼鐵意志》上映,聳峙的高爐、噴濺的鐵水、奔馳的火車…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廢墟之上,千難萬險,新中國第一爐鐵水終於噴涌而出,一個百鍊成鋼的故事徐徐展現在觀眾面前。9月30日,電影《鋼鐵意志》上映,聳峙的高爐、噴濺的鐵水、奔馳的火車……105分鐘裡,一個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場景,將觀眾帶回那個火熱的年代。

如何呈現角色內在神韻?怎樣演繹「鋼鐵愛人」?心中的鋼鐵精神是什麼?近日,影片中鞍鋼廠長趙鐵池扮演者劉燁、工程師孫雪飛扮演者韓雪做客人民網「文藝星開講」,暢聊幕後拍攝故事。兩人紛紛表示,在拍攝過程中,他們被鋼鐵工人頑強的拼搏精神打動著,「和平年代也同樣需要鋼鐵意志,希望電影能為現在的年輕人帶來前行的動力。」

走入角色內心:再現鋼鐵人的熾熱堅韌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咱也得使百分之百的勁兒。」影片中,新中國解放、建設和抗美援朝對鋼鐵的需求日益緊迫,戰鬥英雄趙鐵池臨危受命,化身「鋼鐵戰士」,與工程師孫雪飛和一眾專家、工人攻堅克難、迅速恢復生產,以鋼鐵般的意志突破了帝國主義「卡脖子」。

談及對角色的理解,劉燁表示,趙鐵池的勇敢、倔強和純粹最打動人心,「他脾氣倔強,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不管是帶著連隊打仗,還是帶著新中國鋼鐵工人煉鐵水,能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完成艱巨任務,源於他簡單而純粹的堅持。」

東北氣候寒冷,幅員遼闊,東北人骨子裡往往會有一種「在冰天雪地里戰天鬥地」的氣質。東北人劉燁首次「本色」出演東北人,角色帶來的親切感,讓他得以放開自己。劉燁笑稱,他在戲中加入了自己的生活習慣, 「我和趙鐵池一樣,都有倔強、純粹的一面。」

起初,劉燁對鋼鐵工人的生活並不了解,他翻看大量關於鞍鋼的背景資料,參觀勞動模範孟泰的「孟泰倉庫」,和倉庫管理員聊天,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但這些只是摸到了皮毛,到了拍攝時,劉燁才真正體驗到鋼鐵工人的不易,「當時,我和鐵水的距離只有一兩米,紅彤彤的岩漿像小河一樣在我面前流過,臉上的汗毛都要被烤化了。不拍這部戲,永遠沒有這樣身臨其境的機會。」

在韓雪看來,孫雪飛自信又獨立,是那個年代優秀女性的縮影,「她不僅是一個對信仰堅定的工程師,也是一個熱情大膽的姑娘,在事業上貢獻出自己全部的能量和技術,在情感上勇敢尋找精神契合度高的伴侶。」

「以前聽過抗美援朝戰士的故事,在前線打仗多麼艱苦。」韓雪感慨道,「在拍攝時,我能理解孫雪飛為什麼願為鋼鐵事業奉獻一生。我們煉出的每一塊鋼、做成的每一顆子彈,都可以支援戰場。這種為了國家事業奮鬥的精神,如鐵水般熾熱,如鋼鐵般堅韌,讓我很有感觸。」

塑造鋼鐵愛人:攜手並肩為理想奮鬥

「又在這分別的路上欣喜相逢,錚錚的鐵骨也飽含柔情,有多少眷戀無悔,多少憧憬,溫暖的力量啊,牽引我前行……」影片結尾,隨著《鋼鐵愛人》的旋律緩緩響起,趙鐵池和孫雪飛的愛情故事也歌聲中開啟新的篇章。

影片中,兩人共事時情愫漸生,孫雪飛親手漬酸菜、趙鐵池送刻字鐵塊等情節令觀眾會心一笑。趙鐵池和孫雪飛之間的愛情戲,為影片緊張嚴肅的氛圍增添了柔情與暖意。

劉燁認為,孫雪飛和趙鐵池相愛的基礎,是他們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奮鬥目標和共同的價值觀。「影片裡沒有過多刻畫他們交往的細節,我覺得恰到好處。剛解放的時候,大家都在爭分奪秒恢復生產建設,即便有愛情,也大都是放在心裡。」劉燁說,「他們更多的是在工作中被對方的魅力打動,沒什麼令人感動的語言,但從兩人的眼神交流里能看到互相愛慕之情。」

韓雪眼中的趙鐵池,是一個特別「愣」的「直男」。「工作上,趙鐵池堅定執著,他像當初打仗時要拿下高地一樣,以頑強的意志完成任務;在感情上,趙鐵池也很『愣」』,不會甜言蜜語,連禮物都選擇送鐵塊。」韓雪笑稱,儘管如此,她還是被兩人之間相濡以沫、默默陪伴的愛情深深打動,「孫雪飛對另一半的選擇是充滿了信仰力量的。那個年代的愛情是含蓄的,但也彌足珍貴。」

影片最後,趙鐵池接到上級指令,準備調到外地工作,他和孫雪飛的感情將何去何從?

談起最後這場戲,韓雪至今記憶猶新。「很久以來,兩人互相暗示對方卻並未表達心意,直到趙鐵池準備離開鞍鋼,他們必須要做出選擇。」韓雪回憶道,這場戲在一個老舊的蒸汽火車場景中拍攝,趙鐵池正坐在位子上發呆,猛然發現對面的姑娘竟是孫雪飛,「雖然我和劉燁沒有一句台詞,但兩個人心領神會,用目光和笑容表達了一切:她決定跟隨他,一輩子,一起走。」

傳承鋼鐵意志:從故事中汲取信仰力量

細微之處見真章。無論是高爐廠區還是充滿劃痕的機器,充滿「鋼」味的服化道設計,影片真實還原鋼鐵工業邁出第一步的不易;而軍民齊心聚鋼料、群起激昂誓成鋼、刻苦鑽研煉鋼技術等群戲畫面,更是將百鍊成鋼、鋼多氣更多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備受鼓舞。

「我們是在零上40度的高溫里演零下40度的戲。」訪談中,劉燁坦言,這次拍戲最大的挑戰就是「盛夏拍寒冬戲」,「拍完高爐前的那些戲,我得拼命往臉上噴水。想想鋼鐵工人的辛苦,我們的創作要對得起這些前輩。」

拍攝時,劉燁時常因片中的情節而感動。其中,最讓他難以忘懷的一場戲,還原了新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誕生過程。「那天試戲的時候,現場打了很亮的光,我當時一轉頭,看到了巨大的國徽,等比例製作的國徽模型,我內心頓時內心升起一種自豪感。」劉燁說,當時現場有一百多位群眾演員,他們是真正的鋼鐵工人,「我發現,鏡頭捕捉到他們的時候,他們的臉上都帶著驕傲的神情。這非常觸動我。」

「鋼鐵精神就像鋼鐵工人所提煉出的鋼鐵一樣堅硬,可以擊碎困難,帶領我們勇敢前進。」劉燁表示,這部電影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我國第一代鋼鐵人曾面臨很多技術難題,但他們依然能夠攻堅克難,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也不應丟掉鋼鐵精神,「希望通過電影傳遞一種力量,只要我們葆有鋼鐵般的意志,堅定信念,就沒有什麼不可以。」

對此,韓雪深以為然,「給今天的年輕人看看,70年前的年輕人是如何奮鬥的」。韓雪說,這部電影呈現的建設新中國的鋼鐵意志,也是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所需要的鋼鐵意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希望我們都能像孫雪飛一樣,找到自己認定的那件事、那個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