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中水上人家的俗情——評王安憶的中篇小說《五湖四海》

人民文學出版社 發佈 2022-10-03T09:15:04.650829+00:00

如果我沒說錯的話,中國當代女作家裡,產量最多,質量最佳的怕就是王安憶了,她以自己恆久的佳作頻頻疊出。從她的《三戀》《小鮑莊》到長篇小說《長恨歌》《天香》《一把刀,千個字》,篇篇都給讀者以驚喜。

時代變遷中水上人家的俗情

—— 評王安憶的中篇小說《五湖四海》

文清麗

如果我沒說錯的話,中國當代女作家裡,產量最多,質量最佳的怕就是王安憶了,她以自己恆久的佳作頻頻疊出。從她的《三戀》《小鮑莊》到長篇小說《長恨歌》《天香》《一把刀,千個字》,篇篇都給讀者以驚喜。取材的新穎,紮實的細節,讓我一個字都不想輕易放過。

最近讀了她的《五湖四海》,一直放不下,我讀了兩遍,還想讀。題材,還是我們熟悉的江南為背景的水鄉人家,讓我們想起了她的小說《上種紅菱下種藕》《富萍》,蚌埠、徐州、淮河、上海,這些在她小說里常出現的地名不時出現,讓人會心一笑。但王安憶是大家,《長恨歌》,通過一個普通市民女孩當上海小姐的燦爛到落入平淡,給讀者展現一個從民國到當代的她眼中的上海;《天香》,通過古老的傳統技藝顧繡,展示諸女性的命運;《考工記》,從一位上海洋場住老宅的「小開」到成為一個普通勞動者的過程,寫的是時代的變遷。《一把刀,千個字》,從清袁枚的「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進入,展示一位淮揚名廚非同尋常的成長經歷。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她的每部小說,都有一個紮實的能足夠引起讀者興趣的又別人沒寫過的而這個核是主人公賴以生存的技藝或職業,比如當上海小姐、刺繡、老宅、淮揚菜等等,這些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來支撐。我相信王安憶做了許多案頭的工作的。她寫物質、寫物用,物質近用於日常生計,但近用中又生遠用,至遠則達於中國傳統文化深處,以至於道。她通過對物質、物用的呈現,曲徑通幽,直抵中國禪易道的傳統根性,體現了她有別於一般女作家的視野的逼窄,體現了她格局的大氣與厚重,真應了那句老話,作家寫到最後,是寫胸襟和人生積澱的。

那麼這篇小說,讓人眼前一亮的核就是船。

小說通過修國妹一家從海上搞運輸到陸地造屋進駐工業園區,從在村子裡住五間平房、公寓,到住到縣城的別墅、蕪湖的別墅,丈夫張建設從一條船上老大到四條船的老闆,從水泥船到機輪船,再到建拆船廠的廠長和公司老總,業務延展到長江邊的崇明島、海外,四十多年的生活變遷,每個細節都寫得那麼飽滿,每個人物都那麼讓人難以忘記。

如果寫一個老闆的奮鬥史,當然可以,可是女作家王安憶顯然更注重的是這個人物背後的故事,對,就是她一直擅長的世情人心,就像繡花,每個針腳配色,她都描畫得那麼密實,那麼,那麼的讓人慾罷不能。

作品以老闆張建設的妻子修國妹為敘事核心,寫她的成功丈夫,寫她的鄉下父母,寫靠她生活的弟弟妹妹,寫她的兒女們和他們的同學、朋友,由此又延伸到弟弟的親家,女朋友,從國內寫到國外,事無巨細地娓娓道來。不經意間,時代的變遷,人心的潮起潮落,躍然紙上。修國妹,不愧為大姐,不但在事業上大力協助丈夫,而且在家庭中,也擔當了長姐的職責,弟弟找工作、訂婚,她全力幫助。妹妹把私生子抱回了家,她只好以自己孩子名義撫養。明知丈夫有了外心,她仍堅定地相信,丈夫不會離開她。她心中有恨,嘴裡一句埋怨都不說,無論對丈夫,還是對妹妹,甚或其他女人,她以自己的隱忍,盼望著有一個結局。

修國妹與丈夫張建設兩人的婚前生活寫得很美,淡淡的,像幅《清明上河圖》,讓我想起了她給馬來作家黎紫書《流俗地》寫的一篇序的標題《之子于歸,百兩御》,那麼的香風習習,淹然百媚。

「中學裡,兩個看電影回家的路上,他倆落在最後,不說話,只是有節奏地邁步,身體輕盈,飛起來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就是年輕人的,如青春,那麼輕盈,讓人著迷,想著接下來應當發生點什麼,作者卻不落俗套,一筆打住:事情卻沒有後續。

第二次,她在船上,他在樹下。她看他像弟弟,叫他吃飯,於是你來我往。裡面大量的吃飯細節,真真好似一頓船上人家的生活盛宴。

第三次,張建設已當了自家船上的老大,他們再次相見。「她一個小女子,水紅的短褲褂,赤著足,手裡揮動小旗,左右前後竟都按她的指點,避讓錯行。張建設就在對面的甲板,船幫貼船幫,搖動著,擦過去,上下看著,照面了。」由此,開始談婚論嫁。

結婚夜宴,喜酒擺了十來條船,從下午三四開宴,直到夜色漸深,沒有親歷之人,怕寫不出這樣的活色生香。讀著這段,我好像聽見了油落鐵鍋的滋滋聲響,聞到了新鮮的魚香味,進到了那新刷了油漆的船里,看到了兩輪一轉,摸到了床上的綢緞,看到了十幾件鍋,還有中西式碗盤茶碟酒具。

然後生子上岸,買房置家,在陸地上開拓出了自己的事業,最讓人溫暖的是公司分部開張,十周年舉行的慶典,丈夫在中央圓廳放了一條她從小長大然後出閣走的舊船,讓修國妹喉頭哽住,她送給丈夫的是從十八歲伴隨丈夫走船的從舊貨市場屏來的一座船鐘,丈夫濕了眼眶。

然而好花不常開,煩惱來了,不外乎男人有錢了,心就變了。這樣的老題材,大作家王安憶,當然寫得不會讓優秀的讀者失望的。

修國妹的弟弟女朋友的父母本來住著修國妹家的房子,忽然要搬到上海去,給買房子的卻是丈夫張建設,修國妹表面上淡定,客人一走,開著車直闖工地,差點撞著吊車,她在此盡情地哭了。丈夫回家,卻當什麼事也沒發生。丈夫要給她在上海買房子,她當然明白意思,堅決不要。夫妻之間真真假假的對話,就像打太極,新鮮而別致。最後丈夫的一句話,使生活重歸平靜:無論分不分房間,這世上只有你我做夫妻。

張建設,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與妻弟的女朋友袁燕、小姨子小妹之間發生了什麼,小說到最後仍是一個謎,但我們從一些字眼裡還是能尋到蛛絲馬跡。

他給小姨子在上海買了房,小姨子也不叫他姐夫,而叫名字。而這個小姨子,生活隨意,先是跟了一個老闆,後又生了一個來路不明的混血兒。

小姨子對姐姐修國妹說,張建設是個人物,你不看緊,我就拿下,肥水不流外田。修國妹笑道,你試試看!最後又正色道,有句話,你信也好不信也好,無論走到哪裡,世上只有我和他做夫妻!

到底發生了什麼,作者卻沒往下寫,只一句,修國妹想,日子怎麼會過成這樣?不容她細究,就有事端來打岔,輕輕一筆帶過這個在其他作者看來必得大寫特寫的事,轉而又開始寫日常。

處理鄉下的院子,接著又是蕪湖的公寓,又寫一次次的聚會,而這真正是小說的高妙之處。

說到聚會,小說前半部分,無論是普通聚會,還是訂婚宴,寫得實而細,大到每個人的穿著,小到每道菜,都寫得那麼逼真,比如修國妹請弟弟岳父岳母到她在縣城的別墅的家吃飯,真是一幅幅畫。從如何接,到岳父母的穿著,從爐子到陶罐,從菜到湯,從素到葷,從酒瓶到裝食物的小推車,到參加的人員,全像工筆畫一樣,一個都不放過。

而後面因為情變,作者再寫聚會時,就顯得特別的輕靈而多義,非常契合女主人公修國妹的心理:

「這些人常常中從四面八方匯集這裡,修國妹說不上歡迎還不歡迎,有利有弊吧。不來吧有些冷清,來呢,熱鬧是熱鬧,可卻是危險的,隨時可能發生不測。你一言我一語,話來話去,漸漸露出機鋒,仿佛是隱語和謎語,飛鏢似的,從四面八方投射,在空中交互穿行。先是全方位作戰,小妹、小弟、袁燕、園生、張建設——張建設總是最早退出,小弟其次,園生第三。她半懂不懂,攪一陣渾水不得要領,就覺得無趣,剩下小妹和袁燕。兩個人相對而坐,碰杯送盞,談笑風生,偶爾幾句入耳,說的是情,又有幾句入耳,就是向生死,這就玄了,前生今世,孽緣、怨偶,恨愛,參禪似的,忽然怒起,杯盤都在盤面跳一跳,然後,砰砰響,然後一個離開,另一個也離開。」

說了,好像又沒說,作者就在這多義的語意中跟讀者打起了啞謎。中間相夾的一個半懂不懂的中學生園生(修國妹的小女兒),使故事好像加了味精,更加有味耐讀。

小說快到結尾,作者又寫了一次修國妹的家庭聚會。她的生活隨意的小妹帶了一個先生到家,說是朋友。看到這裡,我很期待,就像期待一場大雨,總覺得女主人公修國妹太憋屈了,必該下場大雨,方解心中的鬱悶,可作者卻寫道:「現在,家裡有一種狡黠,表面平靜,底下暗流涌動,隨時可能興風作浪。」

家裡還有什麼人,讀者起初是不知道的,他們就像一幅畫,慢慢地隨著主人公的視角漸入畫面。作者借這個陌生的「朋友」來講這次家庭聚會的,這個出生在崇明島上三十歲上下的鄉下年輕人,坐不住了,卻被女朋友——小妹按著,「一下比一下重,仿佛敲打著他,又仿佛敲打的不是他,而是另一個,在她眼睛朝向的地方,什麼地方?他不敢看。這些人本來是面熟的,職場上一言九鼎,現在脫去軀殼,裸出肉身,說話隨便,激烈之處像是有仇,陡然間又成莫逆。親得不得了,隨即翻臉,罵將起來,緊接哈哈大笑,一個向另一個扔去盤子,那一個接過來扔給第三人,他也被扔到了,手快地接住。這一接,修國妹看出了機靈勁,並不像表面上的顢頇。」

這是一個來自外面他者的眼光,我們仍不知道聚會中還有誰,但是我們知道至少有三個人,他的女朋友小妹,還有女朋友的姐姐修國妹,從以上的細節看出,這姐妹兩人罵中有笑,笑中有罵。是智斗。

我們再往下看,作者寫道:

「這陣勢把核桃嚇住了,人們都在笑。連大大,她稱張建設『大大』,大大也參加了這場扔盤子遊戲。張建設就像個雜耍演員,正手接,反手接,轉個身接,抬起腳從胯下接。她本來是懼他的,可現在一點都不了。大大變得可親,而且滑稽。」

核桃是個小學二年級學生,修小妹的私生女,長得有些像外國人。從她眼裡我們看到的是張建設接盤子,那麼除了這四個人,是不是還有,通過張建設的正手接,反手接,轉個身接,抬起腳從胯下接,我們猜測怕不只有四個人。更讓人產生想像的是,到底發生了什麼,一大一小兩個人,仍然沒給我們說清楚,只知道,無論這「接盤子」是真還是隱喻,反正張建設應對的都得心應手。

就這麼一個遊刃有餘地周旋在商界和女人間的大老闆,好像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結局卻讓人喟嘆不已。張建設在一次技癢時,割炬廢鋼船上的圍板中塊時,一架吊車與一個中塊相撞,他忽覺一片烏雲壓頂而來,動彈不得,隨後陷於黑暗之中。張建設興於船,又敗於船,讓我唏噓不已。

又是吊車!這是吊車第二次出現了,修國妹得知丈夫給弟弟女朋友父母在上海買了房子後,開車直闖工地時,就是遇到了吊車,那麼吊車在這對中年夫妻之間,到底隱喻了什麼,是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下的誘惑,使一對患難夫妻情感發生了震動,而最後這一擊,會發生什麼,作者沒有交代,我相信每個讀者,都會給出答案。

文清麗,1968年3月出生,1986年入伍,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大學藝術系,就讀魯迅文學院第三屆、第二十八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深造班)。曾在《人民文學》《十月》《中國作家》《北京文學》《作家》等刊發表作品600餘萬字,多篇作品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等轉載,出版有散文集《瞳孔·灣·湖》《月子》《愛情總是背對著我》,小說集《紙夢》《回望青春》《我愛桃花》《則為你如花美眷》,長篇非虛構《渭北一家人》、長篇小說《愛情底片》《光景》。獲《長江文藝》方圓杯小說獎,《廣州文藝》第四屆都市小說雙年獎一等獎,《解放軍報》第九屆長徵文藝獎,第四屆「中駿杯」《小說選刊》獎,第十九屆《小說月報》百花獎。榮登《北京文學》2003年優秀作品排行榜,《青年文學》2019年度「城市文學」專家推薦榜和讀者人氣榜,一些作品被各種年選轉載。

推薦閱讀

×

《五湖四海》丨王安憶丨人民文學出版社

《五湖四海》是王安憶最新創作的小說。

小說講述一對五〇後年輕人,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相識相愛,成家立業,憑著勤勞和智慧,成為「富一代」的故事。從水上人家的二人世界發展到人丁興旺、公司連鎖,順風順水卻也小有坎坷。村長支持、銀行放貸、兄弟互助、夫妻同心。他們有頭腦,不惜力,善良包容,有意無意地踏准了時代的節拍,甚至在某些節點成為先行者。在這同時,他們也看到了大潮沖刷下的泥沙,經過了改革洪流中的灣汊;時間推移,他們的家庭不斷擴大,每一位成員都與開放的世界有著各自不同的關聯,成員之間的關係愈益微妙。但無論如何,張建設、修國妹兩位主人公努力調整著自家「航船」的方向,駛向更廣闊的遠方……

這部小說,以有限的篇幅容納了廣闊的歷史空間,濃縮了豐富的人間故事。改革開放四十幾年的歷史過程,通過修、張一家的細碎日子一一閃回,真實可觸。小說的文字簡練,情節利落,不拖泥帶水,無繁文縟節,對於回顧、思考四十多年來的社會發展及其帶來的各個方面的進步、變化和深遠影響,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同時給人以文學閱讀的享受。

《五湖四海》有聲書

一次訂閱無限暢聽,限時免費快快領取!

x

《一把刀,千個字》| 王安憶 |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把刀,故事從誰講起?千個字,寫到哪裡結束?

刀工秀氣,字寫深沉,在人間煙火的張力中,詰問、思辨、不斷挖掘人性

「一把刀」,殺魚斬骨,從上海到紐約,刀下無數佳肴。

「千個字」,花前月下,竹影如人,認不清,寫不完。

來自中國的陳誠,靠一手廚藝在紐約法拉盛謀生。姐姐不時帶美國男友來弟弟家吃飯,姐姐尖刻,弟媳爽快,二人時有言語較量。姐姐的男友知一二中文,似懂非懂之間常常插進點睛之語,令人或捧腹或驚詫。陳誠的父親與一眾朋友,閒聊中常有碰撞,帶著老一輩的認真執著。

陳誠少小離家,寄人籬下,沉默內向。以往父母工作繁忙的時代,姐姐掌管家務大事,敢想敢做。父母的性格也如姐弟倆,父親平穩持重,母親活潑多思。一家人動靜兼容,倒也和睦。

生活軌跡的改變與社會動盪相關,陳誠被送到上海和嬢嬢相依度日。孤僻的嬢嬢給了他文化的開蒙和謀生的本事,里弄的生活給了他可靠的朋友和意外的妻子。而消失的母親,一直深刻而無形地對父親、姐姐和他產生影響,給他們增添了許多故事,許多幸與不幸。多年以後,嬢嬢去世,陳誠回上海奔喪。睹物思人,撫今追昔,少年時的謎團不解自開,唯有感慨無法言說。

x

《王安憶散文》丨王安憶丨人民文學出版社

《王安憶散文》是人民文學出版社重點叢書「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中的一種。

這本選集收入《懷念蕭軍先生》《溯母親足跡向浙西》《我們和「叔叔」之間》《摹寫的精神》《復興時期的愛情》《家有傳奇》《麥田物語》等六十餘篇散文佳作,從這些文章,讀者可以看到王安憶對生活的精細閱讀和縝密思考,看到她率真的情感、潔淨的語言,以及她以此為自己和讀者營建的文學世界。

王安憶認為,散文是情感的試金石,情感的虛實多寡,都瞞不過散文;散文詩原生狀的,紮根在你的心靈里,它們長得如何,取決於心靈的土壤有多豐厚。由此可以了解王安憶散文的「真」和「實」。她的散文和她的小說一樣,反映著她的文學理念、思維方式和她的人生態度,是我們了解王安憶的另一個角度,也是我們喜歡王安憶的另一個理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