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河北省和清代河北省差距在哪

新城市故事 發佈 2022-10-03T14:35:50.822177+00:00

之前文章中我們簡單聊過,河北省一千年來的行政區劃歷史沿革變化,對於明清時期河北地區這一段比較感興趣的朋友比較多,今天就簡單起個頭,把承襲和區別做個小小的總結,方便理解。先交代下時代背景,元代的行省是向金朝學來的,但是在元代發揚光大的,明清兩代隨著行省劃小,政區層級也逐步簡化。

之前文章中我們簡單聊過,河北省一千年來的行政區劃歷史沿革變化,對於明清時期河北地區這一段比較感興趣的朋友比較多,今天就簡單起個頭,把承襲和區別做個小小的總結,方便理解。

先交代下時代背景,元代的行省是向金朝學來的,但是在元代發揚光大的,明清兩代隨著行省劃小,政區層級也逐步簡化。所謂「直隸」地區,在古代往往特指天子腳下的心腹之地。「直隸」二字早見於宋朝,宋朝以州領縣,其直屬京師者被稱為「直隸」。明朝管理地方,採取的是布政使司(省)、府(直隸州)、州縣的管理架構,其中州有兩種,一是直屬於省的州,稱為直隸州,另一種是屬於府管理的州,被稱為散州。明朝的直隸州和散州都可以管縣。各州正官為知州,從五品。

清承明制,在管理架構上也是採取明朝的模式,不過清朝直隸州、散州也有所區別:直隸州可以管縣,知州為正五品,其職能相當於知府和知縣的綜合,「其規制與知府同,惟無倚郭縣,其所治州即以知州行知縣事」;散州則不領縣,基本和普通縣一樣,只不過知州的品級比普通縣高,普通縣知縣僅為正七品。和府相比,清代的直隸州管轄縣少一些,並且州治所在沒有附廓縣,知州直管地方。可以這樣認為:清代的直隸州是一種沒有附廓縣的小型的「府」。

明清兩代河北省所在區域都稱作直隸省,明代叫做北直隸,區別於南京的南直隸。明清兩朝直隸的地位是很高的。只不過相對於明朝,清朝是統一的多民族大帝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康熙時將明代的 15省析置為 18 省,雍正時進一步將明代三四級政區層次完全簡化為:省—府—縣。與府同級的除直隸州外又有直隸廳,與縣同級的則是散州和散廳。

明代北直隸以順天府為首,共有八府,直隸二州、屬州十七、縣一百一十六。八府分別是:順天府、永平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延慶州、保安州。

在地理區劃上,明代以京師統領直隸,直隸歸屬京師。清代則不同,統治者將直隸地區劃分為省,以便於統轄管理。

清代直隸省有11府外加六個直隸州,分別是順天府,保定府,天津府,大名府,永平府,河間府,正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宣化府,承德府和遵化州,易州,冀州,趙州,深州,定州。

清代直隸面積比明代北直隸更大,增加了天津府,宣化府和承德府,這就包括了今張家口,承德和內蒙古部分地區。直隸州也有所變化。直隸州說白了就是比正常地級市級別低一些,按清代官制,知府正四品,知州正五品,知府不親民,有附郭縣,而知州親民,更像是一個能管理周邊縣的加強縣,大縣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