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方力鈞:作畫「醜化」袁隆平,畫自己家人卻很正常,引發眾怒

雲史長安戰未央 發佈 2022-10-03T21:37:41.313688+00:00

這張畫作上的老人眼球突出,尖嘴猴腮,表情猙獰,光禿禿的腦袋後面還拖著一條細細的辮子,不知道的人都以為畫家畫的可能是清朝的某位負面人物,但揭開謎底之後,大家才知道畫家畫的這位人物竟然是備受世人愛戴的袁隆平。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2022年9月9日,在西安美術館舉辦的一場名為「人間仙境」的主題畫展上,有細心的觀眾發現了一張畫作,並把它拍照後發到了網上。

這張畫作上的老人眼球突出,尖嘴猴腮,表情猙獰,光禿禿的腦袋後面還拖著一條細細的辮子,不知道的人都以為畫家畫的可能是清朝的某位負面人物,但揭開謎底之後,大家才知道畫家畫的這位人物竟然是備受世人愛戴的袁隆平

廣大網友一下就怒了,誓要找出畫這幅畫的畫家,來問個究竟。在廣大網友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扒出了這個畫家,這個人就是方力鈞

恢復高考讀大學,受益改革成畫家

方力鈞在1963年生於河北省邯鄲市,這個年紀的人,是享受改革紅利最多的一代人。

正是因為改革開放和恢復高考,方力鈞才有機會走出大山,來到河北輕工業學校就讀,然後又走出河北,來到中央美術學院深造。

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後來在藝術品拍賣市場叱吒風雲的方力鈞。

同樣得益於改革開放,很多西方前衛的藝術思潮迅速傳入中國,而這些在改革開放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中央美術學院作為中國美術界的最高學府,開風氣之先,最先接納了這批藝術思潮,也正因如此,當時在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的方力鈞,才能近水樓台先得月,率先接觸到西方新的繪畫理念,從而運用在他的作品中,形成了他所謂「玩世現實主義風格」。

1989年,他帶著這些作品參加了當時轟動一時的「中國現代藝術展」,從而一舉成名。

平心而論,方力鈞的作品在當時還是很有衝擊力的,但之所以有衝擊力,並不是說方力鈞個人多有才華,而是因為當時國人對西方的藝術作品接觸得比較少,所以才會對方力鈞的作品產生了「少見多怪」的心理。

因此,方力鈞一度在文藝青年中很受追捧,甚至被封為「89新潮流」的代表人物。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接觸到的前衛作品越來越多,待人們慢慢搞清楚了方力鈞作品的源頭和路數之後,也就明白了他的作品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

更重要的是,成名之後的方力鈞開始故步自封,他畫的所有作品幾乎都是一個套路,畫面中總是一個或一群帶有潑皮感的光頭,在那裡嬉笑、發呆、打哈欠,或做著其他類似的無聊表情。

有些人說,方力鈞就是故意用這樣一種無意義的形象來對現實世界中所謂的「意義」進行嘲諷。

畫家通過畫作來表達情緒是很正常的事,畫家有自己的繪畫風格也是理所應當,這些事情觀眾都可以接受,但是像方力鈞這樣自始至終地用一種風格來表達一種情緒,那就是在嘲諷觀眾的智商了。

西方力捧方力鈞,國內跟風炒畫作

但方力鈞在國內就要熄火之時,卻被西方的畫評家看上了。

西方畫評家之所以能看上方力鈞的作品,並不是因為他的藝術成就有多高,他所畫的那些東西,本來就是西方玩剩下的東西,像他那樣的畫家,在西方不能說到處都是,但至少也並不少見。

西方畫評家之所以能看上他,恰恰是因為他背後有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

那時的西方還沒有像現在這樣保守和封閉,那時的西方民眾還是渴望了解中國和中國的藝術的。

但因為文化代溝的原因,不管是西方的普通民眾還是西方的藝術家,往往看不懂韻味悠長的傳統繪畫,這時,方力鈞適時出現。

方力鈞作品的創作理念來源於西方,所以西方在理解他的作品時就少了代溝,因此西方畫評家才會選擇以他的作品作為切入點,來解讀中國。

另一方面,西方在渴望了解中國的同時,一時一刻也沒放棄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

因為方力鈞作品的表現形式本質是西方的,宣傳方力鈞,實際上就是在間接宣傳西方文化的正確性,方力鈞的作品在中國越受歡迎,也意味著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影響力就越大,因此他們就把方力鈞當成了文化滲透的一個窗口。

所以他們開始邀請方力鈞參加「威尼斯雙年展」、「聖保羅雙年展」以及「卡塞爾文獻展」等重要的國際展會,然後再利用他們掌握的話語權,對方力鈞極力吹捧,在西方畫評家的共同努力下,方力鈞就被塑造成了國際著名的藝術家。

方力鈞在國際上到底著名不著名我們不知道,但他在國內確實是著名了起來。

20世紀90年代,國人還普遍缺乏文化自信,再加上國內一些無良媒體的推波助瀾,國內的很多人就產生了一種「西方天然正確」的扭曲心理,他們天然地認為,什麼事情,只要是西方做的,不論是非,就一定是正確的,什麼觀點,只要是西方提出來的,不論對錯,肯定就是真理。

在方力鈞問題上,這些人秉承的也是這樣的邏輯,他們認為,既然西方都肯定了他的藝術成就,那方力鈞肯定就是藝術大師,那國內就更應該肯定他的藝術成就,否則人家西方就會認為咱們不開放,沒文化。

所以,國內的很多媒體和所謂的專家學者就開始無腦地宣傳起方力鈞來,1999年某號稱有「兩百萬知識型讀者」的大報竟公然吹捧方力鈞是「中國文化界的一個重要符號,像作家中的王朔,音樂界的崔健,電影裡的張藝謀」。

方力鈞此時應該是對西方感激涕零了,但不知他是否明白,他之所以被西方如此重視,還是因為他生在日益強大的中國,如果中國只是個積貧積弱的小國,西方又何必還要費盡心思去了解和滲透,甚至是吹捧你方力鈞呢?

只有國內外的吹捧也不行,最關鍵的還是要能夠變現,這方面,方力鈞還是要感謝祖國。

正是因為中國的不斷發展,人民的不斷富裕,才造就了一個龐大的藝術品市場,方力鈞的作品才有地方去賣。

也正是因為中國孕育的巨大機會,才造就了一大批所謂的「暴發戶」,這些人大多出身草莽,富起來的他們最怕別人揭他們老底,說他們沒文化,為了彌補他們身上的短板,他們就拼命地附庸風雅。

既然國內外的「專家」都說方力鈞的畫有名,那他們就認為如果不收藏幾張這位「國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就顯得自己特別掉價,所以他們也不管看懂看不懂,不管方力鈞的畫到底值不值那麼多錢,就開始瘋狂購入方力鈞的作品,方力鈞的作品因此水漲船高。

早在二十年前,方力鈞就因作品在各大拍賣會上被屢屢拍出高價,而與張曉剛岳敏君王廣義三位畫家一起,被稱為中國藝術界的「F4」。

據統計,僅2019年,方力鈞的作品在公開拍賣市場的總成交額就達了2,718萬元人民幣,名列《2020胡潤中國藝術榜》第26位。

到了2022年,方力鈞的單幅作品《系列二(之四)》更是以6382.5萬元的高價成交,創下了他個人的最高拍賣紀錄。

但這些畫基本都是國內的人拍的,稱他是國際著名藝術家的西方人卻幾乎沒幾個願意掏出真金白銀來買他們「稱讚」不已的畫作。

為蹭熱度畫袁老,公然醜化太可惡

從方力鈞的經歷可以清楚地看出,沒有強大的祖國,就沒有方力鈞的今天,公眾不求方力鈞知恩圖報,但方力鈞本人至少也應該做到飲水思源才對,但他卻干起了落井下石的勾當,用那句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都怪袁隆平讓他吃得太飽了!

提起袁隆平,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他既是享譽海內外的農業科學家,也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

袁隆平從1960年起,就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他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經過十五年艱苦的野外尋株和技術攻關,才終於在1975年發明了「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一舉震驚了世界。

但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並沒有「小富即滿」,止步於此,在之後的歲月里,他又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鹽鹼地稻、海水稻等新型技術品種,在提高水稻單產的同時,也為我國如何有效利用鹽鹼地、灘涂等貧瘠土地提供了解決方案。

自1976年以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90億畝,累計增產稻穀8000億公斤,相當於解決了8000萬人的吃飯問題。我國能以7%的耕地養活世界上22%的人口,袁隆平在其中做出極其重要的貢獻。

最讓人敬佩的是,袁隆平發明雜交水稻之後,並沒有壟斷這項技術,而是抱著「造福人類」的信念,把它推廣到了世界各地,其中既包括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也包括美國這樣的農業強國,如今雜交水稻在國外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700萬公頃。

在推廣水稻的同時,袁隆平還舉辦了近100期雜交水稻國際培訓班,為亞非拉約80個發展中國家培養了一萬多名技術人員,可以說,袁隆平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也為緩解世界糧食危機做出了巨大貢獻。

所以他才會獲得有農業諾貝爾獎之稱的沃爾夫農業獎,才會被一向自大的美國國家科學院聘為外籍院士,才會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時候,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由此可見,袁隆平不僅在國內深受愛戴,在國際上也是受人尊敬的科學家。

對於這樣一位對中國和世界都做出巨大貢獻的老人,方力鈞也蹭起了熱度,一改他一般只拿自己或朋友當模特的習慣,也給袁隆平畫起了像,而且一畫就是三幅。

作為知名藝術家,如果他能以手中的畫筆歌頌袁隆平,公眾肯定會表示歡迎,但沒想到的是,他卻在醜化袁隆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早在前兩幅畫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他把袁隆平畫得有點丑,但那時至少還不太誇張,況且那時袁老還尚在人世,既然本尊都沒說什麼,那可能就是默許了方力鈞的「藝術再創作」,那廣大網友自然也不方便說什麼了。

但現在的這幅畫,確實是超出了藝術創作的範疇。

對比袁隆平本人的照片,可以明顯看出,方力鈞把袁隆平的臉型做了不恰當地增減,首先把袁隆平的額頭畫大了,眼距畫寬了、眼睛也畫凸了。

在增長的同時,方力鈞在某些部位又做起了減法,比如嘴型畫尖了,下巴畫窄了,頭髮畫少了,經方力鈞這麼一處理,袁隆平本人那和藹可愛的形象蕩然無存,不但變得頹廢沒精神,甚至還有點尖嘴猴腮的邪惡感。

更關鍵的是,他還給袁隆平畫了上了一條辮子。這條辮子還不是普通的辮子,而是清兵剛入關時,強迫漢人所剪的「金錢鼠尾」。

這種髮型即使在清朝,也只存在了很短的時間,在19世紀,西方畫家在嘲諷中國封建落後時,才會給中國人畫上這種髮型。

方力鈞不知下了多大的功夫,才找出這種古老的「髮型」,並把它畫到了袁隆平的頭上。

極力辯解難自圓,藝術不是護身符

廣大網友一看到這幅畫就怒了,但有些畫評家卻還在極力為方力鈞辯解。

他們有的說,方力鈞自90年代以來,畫作風格便一貫如此,就是這個暗黑風格,但網友卻發現,方力鈞的繪畫風格並不像畫評人所說的那樣一貫暗黑,在方力鈞的畫作中也有大量色彩純淨鮮亮、人物討喜可愛的作品,這說明方力鈞也是會畫健康向上的作品的。

況且方力鈞的「玩世現實主義」風格本質是對現實進行嘲諷,方力鈞用這麼一種風格去畫袁隆平,他是要嘲諷什麼呢?

還有的畫評人說,方力鈞不管畫誰,包括他自己在內,都會用一種特殊醜化的風格去表現對象,並不是刻意醜化袁隆平。

但網友又發現,方力鈞在畫他父母的時候就畫得很寫實,沒有任何醜化。

對於袁隆平腦袋後面的辮子的問題,也有畫評人替方力鈞辯解,他們說這不是方力鈞故意畫上的辮子,而是作畫時沒有被蓋住的輔助線。

但網友卻指出,方力鈞作為一名成熟的畫家,總不會失誤到連作畫的輔助線都處理不掉吧,方力鈞再沒職業道德,也不會拿著一件半成品來參展吧?

對於網友提出的這些問題,方力鈞從未給出正面的回答,而是傲慢地回應說:「漫畫不是現實,漫畫會有變形,這是藝術和潮流。」

言外之意就是網友們都不懂藝術審美,但審美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每個人雖然對事物美醜的感知不一樣,但它總有客觀性的規律,而方力鈞給袁隆平畫的這幅畫,不管是從人們的主觀感知上看,還是從藝術上分析,都看不出絲毫的美感。

再退一步講,即使如方力鈞所說,他這是「藝術」,「藝術」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普通人理解不了,但他特意給這幅畫起名叫「包諞閒傳」又是什麼意思呢?「諞閒傳」是陝西、甘肅等地的方言,用來形容說話人漫天胡侃、吹牛誇耀。

方言的意思都是明確的,總不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吧?方力鈞把這個詞用在袁隆平身上,又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在袁隆平剛去世時,就有一股勢力在網上極力地攻擊袁隆平本人及其雜交稻,說什麼「雜交稻是轉基因產品,會毒害中國人」、「雜交稻種出來都是餵豬的,人都不吃」、「雜交稻抗蟲害差,農民根本就不願意種」、「袁隆平大發農民財,身家上千億,雜交水稻根本不是袁隆平最先發明的」等等各種不實言論。

結合這些言論,再看方力鈞的畫作,方力鈞想表達的是什麼,就昭然若揭了,他究竟是受誰指使,就不言自明了。

對於方力鈞的這種行為,我們除了憤慨和譴責之外,難道就只能任他囂張了嗎?

其實並不是,法律早就給我們提供了武器,我國刑法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在方力鈞之前,全國各地警方就根據這條規定,抓捕了多名侮辱袁隆平的犯罪嫌疑人。據說有名湖南籍律師,已經就方力鈞醜化袁隆平的問題向警方報了案,警方也受理了案件。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法律肯定會給袁隆平家屬及廣大網友一個說法。

西方勢力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中國的文化滲透,但隨著中國的崛起,對外交流的頻繁,人們在認清了國外真實情況的同時,也越來越有文化自信,西方之前慣用的「美化西方、攻擊中國」的手段已經越來越行不通了。

現在他們改成了用所謂的「藝術」來進行間接滲透,之前的毒教材是一例,方力鈞是一例。

但是他們都太小瞧中國人了,中國人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他們,不管他們隱藏得多深,中國人遲早都會把他們揪出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