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給紅軍讓路,桂軍團長不敢相信:師長,你發書面命令來

連紅戰隊 發佈 2022-10-04T06:31:17.279940+00:00

放眼望去,蘇區以外,要麼是南京當局的天下,要麼是各路軍閥的地盤,紅軍走到哪都面臨著敵人的包圍,在蔣氏看來,耗也要把紅軍耗死了。

紅軍開始長征後,老蔣覺得紅軍的末日到了,所謂「下山猛虎,不難就擒」,以往紅軍在蘇區憑藉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地利、人心,挺過了四次「圍剿」,最終在第五次「圍剿」中因執行了錯誤的路線,無法堅持,只得離開蘇區。

放眼望去,蘇區以外,要麼是南京當局的天下,要麼是各路軍閥的地盤,紅軍走到哪都面臨著敵人的包圍,在蔣氏看來,耗也要把紅軍耗死了。同時,老蔣還希望紅軍幫他削弱各地的軍閥力量,這樣他可坐收漁翁之利。

然而,各路軍閥也都闖蕩江湖多年,豈能不知他的陰謀詭計。但不聽蔣的指令,會招致抗命的罪名。如何既不違抗命令,又不損失實力,還能避免紅軍占領自家地盤,這實在是一門學問。桂系的白崇禧不愧「小諸葛」之名,禮送紅軍離開廣西,又不讓蔣氏的嫡系軍進入廣西,給自己一條活路,放紅軍一條生路。

紅軍開始長征後,連續突破敵人三道防線。老蔣命令白崇禧依託湘江,將第四道防線布置在廣西北部全州、興安間的湘江沿線。老蔣希望紅軍與桂軍在湘江東岸血戰,然後紅軍後方尾隨的薛岳率領的嫡系軍就可坐收漁翁之利。他深知白崇禧不會言聽計從,因而派飛機給白崇禧送去了兩個軍三個月的經費,白崇禧也很快回覆:照此辦理。

白崇禧一開始也確實做出與紅軍大戰一場的架勢,他下令大量修築堡壘工事,布置了三道防線,還在廣西全境宣傳「剿共」,老蔣看了以為自己陰謀得逞。白崇禧太了解老蔣了,比起紅軍,他更擔心後面的嫡系軍。桂系主要將領以及廣西地方民團指揮官在一起開會,研究紅軍的動向,最終一致認為,紅軍下一步的主要目標是四川,對於廣西,紅軍只是路過,不會在廣西立足。

另一邊,白崇禧的老鄉兼同學王建平從上海發來消息,老蔣意圖讓嫡系軍驅趕紅軍一部進入廣西平樂、昭平、蒼梧,使另一部進入廣東新會、陽春地區,讓桂系粵系軍閥和紅軍血戰,隨後嫡系軍來收拾殘局,這是楊永泰為老蔣提出的一舉除三害之計。

此時,暫居上海的劉斐應白崇禧之邀來到廣西,二人商議後,確定了對紅軍「不攔頭,不斬腰,只擊尾」的「送客」方針。劉斐認為,紅軍似有從永安關突破,經興安、全州過桂北,進入貴州雲南四川,重建根據地。因而劉斐認為,若紅軍不能從容進入桂北,則可能拼死突破龍虎關,深入廣西腹地。故劉斐布置廖磊的6個團在灌陽作攻勢防禦,夏威率4個團在興安固守,一個加強團在龍虎關。7個步兵團作為總預備隊駐紮在恭城附近,隨時支援龍虎關。撫河所有渡口均至少駐紮民團一個團,所有船隻控制在撫河西岸。

白崇禧強調,若是紅軍從灌陽、全州一帶突進,則放棄全州,屆時紅軍必定從速過湘江西區,離開廣西,桂軍只要守住平樂、梧州等廣西腹地即可。倘若湘軍趁機占領全州,紅軍為打開一條路勢必與湘軍血戰,桂軍只需在興安、桂林擺兩個師,主力放在灌陽、恭城,坐視紅軍與湘軍惡鬥,紅軍若勝,則紅軍已無力南下桂林柳州,只能從桂北離開廣西。若湘軍勝,桂軍可趁湘軍大戰過後的虛弱,將湘軍趕出廣西。白崇禧算得很明白,桂軍兵力不足,要麼防共要麼防蔣,考慮到紅軍沒有在廣西落腳的企圖,那麼重點自然就是防蔣。

16日,白崇禧與劉斐在廣西全州會見了「追繳軍」第一路軍司令劉建緒。幾人各懷鬼胎,白、劉不願消耗桂軍,劉建緒也不願意消耗湘軍。白崇禧擔心劉建緒看出桂軍要禮送紅軍的企圖,故先唱高調,大加讚賞老蔣的部署,擺出與紅軍大幹一場的架勢。

劉建緒也不甘示弱,同意與桂軍南北夾擊紅軍。但商談到合作細節後,雙方就開始虛與委蛇,不願真刀真槍與紅軍打。雙方討價還價整整一天後,終於找到了一條「兩全其美」的計策:依託湘江、灕水天線,嚴密布防,夾擊紅軍。雙方以黃沙河為界,桂軍擔任全州、興安、灌陽至黃沙河(不含)一線的防務;湘軍擔任衡陽、零陵、東安至黃沙河一線防務。白崇禧還信誓旦旦地對劉建緒說:我軍已做好充分準備,必將給流竄的敵軍以迎頭痛擊。

全州會議結束後,白崇禧馬不停蹄回到桂林部署防務。然而他不是部署怎麼打紅軍的,而是部署怎麼撤退。他先是命令第15軍駐守清水、永安、雷口、龍虎四關,主力集結在興安、全州、灌陽。第7軍在賀縣、富川、恭城布防,拱衛桂林,策應兩翼。同時又調集民團駐守渡口和重要路口,還徵集民夫修築工事碉堡。

表面上看,桂軍確實如白崇禧所承諾的那樣,要與紅軍大戰。在將桂軍各部安排完畢後,他開始琢磨怎麼合理地把部隊撤離湘江防線。他先是以李宗仁名義發電報,說是紅軍攻勢猛烈,自己抵擋不住,如果不支,需要撤離灌陽、興安地區。後又命屬下在港島《循環日報》上刊文報導桂軍積極部署圍堵紅軍。

另一邊,白崇禧悄悄地將主力部隊撤出,讓民團接手主力部隊的防務,為了防止被老蔣察覺他的企圖,白崇禧非常小心,大部分桂軍軍官還不知道白崇禧要給紅軍讓路,以為真的要和紅軍大戰一場。

21日,白崇禧接到第7軍報告,紅軍已進攻道縣,原來紅軍到達道縣後不知桂軍底細,不敢冒進,停留了四五日後開始攻打道縣。白崇禧命令,除龍虎關外,永安關、清水關、雷口關的警戒部隊撤退,工事全部拆除,戰壕填平。部署在灌陽、興安、全州鐵三角地帶的部隊撤至灌陽、興安一線,改堵截為側擊,第7軍在恭城集結,灌陽全縣只留民團。11月22日這一天,紅軍面前的桂軍全部消失,工事也不復存在,紅軍兵不血刃,從龍虎關以北各關口快速通過。由於白崇禧只將撤退的命令下達給師一級的長官,因而桂軍的一些中下級軍官接到上級的撤退命令時不敢執行。桂軍第43師129團的團長梁津回憶,他接到師長黃鎮國命他放棄陣地的命令後,不敢相信,擔心這是師長自己畏戰,梁津抗不遵命。黃鎮國感慨說「計劃變更了」,梁津則要求「師長發一道書面命令來,否則不敢執行」。黃鎮國無奈,發了一封文件給梁津,梁津這才開始撤退。


從全州到興安之間60公里的湘江防線,原本是置紅軍於死地的決戰場,如今卻門戶大開,任由紅軍前進。桂軍這一撤,讓湘軍很是慌張。就在紅軍攻占道縣,桂軍讓出道路時,白崇禧向老蔣發了一封電報,大意是龍虎關、富川、賀縣吃緊,需要將主力部隊調到恭城附近,興安灌陽以北的空虛就請湘軍去彌補。因為白崇禧是先致電老蔣,後通知的湘軍,湘軍一下子陷入被動。

湘軍頭子何健一邊大罵白崇禧,一邊想辦法補救。桂軍讓開了路,使黃沙河防線化為泡影,紅軍直逼湘江。白崇禧糊弄老蔣,何健也不甘示弱,命令劉建緒將部隊開往全州,但不可向前延伸到興安。這樣,防線的空缺部分更多的是桂軍那一邊,就算紅軍過去了,何健也可以「時間來不及」去解釋。

就這樣,桂軍湘軍「保存實力」,紅軍的先頭部隊突破湘江,控制了腳山鋪至界首間30公里的湘江渡口,並建立了防線,準備掩護主力過江。紅軍輕鬆通過粵北,為大部隊過湘江爭取了時間,保存了力量。正所謂上兵伐謀,把握好敵人內部的矛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