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票房兩天6億;張若昀父親成老賴|一周有娛

毒眸 發佈 2022-10-04T17:18:51.864594+00:00

國慶檔拉開帷幕,這是一個相當不同以往的國慶檔,幾乎全部僅提前一周空降、預售大幅度領先的《長空之王》撤檔,「沒得選」的市場現狀,都增加了一些不確定色彩。

國慶檔拉開帷幕,這是一個相當不同以往的國慶檔,幾乎全部僅提前一周空降、預售大幅度領先的《長空之王》撤檔,「沒得選」的市場現狀,都增加了一些不確定色彩。

除此之外,最近文娛的新聞倒是不多,張若昀的惹事兒爸爸被兩次列為「老賴」,優酷新劇《熾道》導演因為濾鏡出來道歉,倒都可以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國慶檔前兩日票房破6億

國慶七天樂,先來關注一下國慶檔的票房。

今年國慶檔的故事有些不一樣,首先,四部預期中的「種子選手」幾乎均提前一周才確定定檔。而在臨門一腳之時,上周二也就是9月27日,《長空之王》又宣布撤檔,要知道,在撤檔之前,《長空之王》在預售票房當中保持著較大幅度的領先優勢。

撤檔的原因倒不是此前常有的「技術原因」,官方聲明當中的措辭則是「為了能夠呈現更好的製作效果,我們慎重決定電影《長空之王》改檔上映。」根據一些未有定論的傳聞,影片的整體質量達不到預期,可能還是這部影片最終離開國慶檔的原因。

《長空之王》撤檔,從結果上看《萬里歸途》是最大贏家。但真要說起來,《萬里歸途》本身作為一部完整、成熟的商業片,也的確配得上在國慶檔當中勝出。影片豆瓣開分7.6分,也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不過,大盤的整體表現就不是特別理想了。根據燈塔專業版,國慶檔前兩日整體達成票房超6億(含預售),如果只對比首日票房,2.65億的成績,不足2021年(6.3億)的一半,差不多是2020年(7.45億)的三分之一。

這個檔期整體類型的單一,並不是《萬里歸途》等影片自身的問題,從宏觀上來看,觀眾選擇的類別稀少,的確是值得重視的一個問題。這一點,毒眸(id:DomoreDumou)已經在昨天的文章當中有所闡釋。


張若昀父親兩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9月27日,根據公開信息,張若昀父親、導演張健新增兩條失信被執行人信息,涉案金額73766680元,具體情形均為:張健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履行情況為全部未履行。

其中張健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兩家影視公司,上海大昀影視有限公司的執行標的為38476148元,嘉興南北湖夢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標的為35290532元。

張若昀「被爹坑慘」的故事實際上也是圈內時而被提起的新聞了,作為張健與第一任妻子黃鳴的兒子,張若昀與父親張健的關係相當不好,除出道早期在《黑狐》當中的合作外,父子關係每況愈下,甚至2019年張若昀和唐藝昕婚禮的合照當中,都找不到張健的身影。

最為知名的還是「偽造簽名簽約」一案,張健疑似偽造張若昀簽名與影視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張若昀被認定構成違約索賠過億,2020年張若昀曾發過「沒簽過約,未曾收錢」的八字微博,並在一年後(2021年4月)將張健告上法庭。

從目前來看,此次張健被兩次列為「老賴」,應該和張若昀沒有太大的關係,也不會對後者帶來太大影響。


《熾道》導演因濾鏡道歉

影視作品方面,一個還算有趣的新聞是,《熾道》的導演伊崢發微博為濾鏡道歉,這件事還算挺新鮮的。

9月29日,運動+戀愛題材的網劇《熾道》在優酷獨播上線,上線之後的口碑實際上還算不錯,不論是金晨和王安宇的「姐狗」組合,還是對原著的改編,抑或是對體育和愛情關係的理解,都獲得了不少的好評。

然而,上線之後出現了一大爭議是,劇集使用的濾鏡過於追求朦朧美感,被不少人惡評為「澡堂濾鏡」。

一些網友將鍋「賜給」了獨播平台優酷。10月2日,導演伊崢更新微博表示:「濾鏡的問題對不起!是我的責任,不賴褲(emoji表情),是我的問題。我會好好反省。」不少網友在評論指出,如果打開優酷的「幀享模式」,效果會好很多,但也有網友表示,自己在網頁版找不到「幀享模式」,這樣還是很麻煩。

濾鏡其實是國產劇的一個持續性話題,於正從「阿寶色」到「莫蘭迪」的轉變,「新麗特色濾鏡」,「甜寵專用濾鏡」等等詞彙也經常出現在濾鏡的討論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伊崢導演剛剛因為《蒼蘭訣》的拍攝和畫面使用收穫了大量好評,此番「回到現代」,或許在濾鏡的使用上有些用力過猛,也未可知。

還好,劇不錯導演也不錯,應該大概率有補救的機會。


全球遊戲市場或迎7年來首次下滑

遊戲產業分析機構Sensor Tower近日發布了一份《2022年移動遊戲市場展望》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手遊市場收入或將達860億美元,同比下滑2.3%。

此前,今年7月,市場研究公司安培的數據顯示,在經歷7年的連續增長後,遊戲市場預計在今年迎來首次下滑,全球電子遊戲銷售額在2022年預計將下降1.2%至1880億美元。

既非官方數據,也離蓋棺定論尚有距離,但實際上還是一組相當有趣的數據。在遊戲外新娛樂方式持續衝擊、供給側的式微之下,全球遊戲的持續增長見頂的確是時間的問題,7年的時間不長不短,但或許的確是遊戲產業思考下一步發展的時候了。

一點點挫折就開始思考未來,尤其是還處於行業相當繁榮的階段,聽上去有點聳人聽聞,但遊戲行業內關於自身的反思實際上很早就開始,並在今年迎來了爆發。人類遊玩遊戲的方式已經多年不變,而時間這一硬性單位,也的確迎來了短視頻這樣的強敵爭奪。

今年6月,遊戲發行商Devolver在自己的發布會上提出了「電子遊戲奇點」的想像:大量吞併和併購最終使遊戲業只剩下「一個巨大的不斷抽搐的超級無敵元宇宙銀河巨型公司」,由它主宰一切,直到行業迎來終結。

YouTube知名博主「遊戲驢子」則揶揄道,今年的夏日遊戲節上發布的所有遊戲都是《死亡空間》——從題材到玩法,它們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也在這個期間,英國《衛報》刊載了一篇文章「為什麼遊戲大作越來越相似」的文章,引發了不少討論。

國內方面,騰訊的財報當中也出現了遊戲收入下滑,這在此前幾乎難以想像。並且前文的數據來看,整個遊戲市場的增長困局,是包含了手遊和主流單機遊戲的,這或許更能引發整體性思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