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題名〉賞析(84)· 清朝 進士 溫肅

林東加 發佈 2022-10-05T04:29:18.446956+00:00

溫肅簡介:溫肅原名聯瑋,字毅夫,號檗庵,晚字號清臣。廣東順德人,曾為清溥儀帝師。次年舉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溫肅簡介:

溫肅原名聯瑋,字毅夫,號檗庵,晚字號清臣。

廣東順德人,曾為清溥儀帝師。1902年中舉人。次年舉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後散館授編修。繼任國史館、實錄館協修官。1910年補授掌湖北道監察御史,任內上疏彈劾權貴達官。民國成立後,遊說各地效忠清室。1917年張勳復辟,被授都察院副都御史。失敗後歸里。1922年後追隨溥儀,曾「奉旨」在南書房行走。1929年授聘在香港大學教授哲學、文詞兩科。晚年因病告假歸鄉。1939年病卒。諡文節。刊行有《貞觀政要講義》、《溫文節公集》等。廣東順德龍山溫氏一族,代出文人,大多都有詩集問世,確是名副其實的「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溫肅(1879一1939),廣東順德人,是太原堂溫氏後裔,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相傳他手抱溥儀登上龍椅,再加上他畢生未剪的腦後長辮,自然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雖然人們對他參與張勳復辟和「偽滿」活動不無微言,但作為翰林院學士和時任南書房行走的讀書人,尤其是在任湖北道監察御史的一年多里,他上奏疏折多達六十三份,這些或短或長的奏摺大到涉及國家政策的制定,小到為京官提前發放俸米的建議,林林總總,包羅萬象,但字裡行間卻不斷地反映出他憂心天下、力斥庸愚、不避權貴、直言不諱的形象。

清末,慶親王奕劻一言九鼎,因而大臣每次議政,大多議而不決,在奕劻面前大臣們都只唯唯諾諾,作為監察御史的溫肅直言上奏指出「徒有會議之虛名,不足收集思廣益之效」,因此他上奏建議攝政王載灃出席會議,「令諸臣各抒己見」。清末到處都充斥著文恬武嬉、空言虛議的氛圍,而耿直的溫肅卻能出言犀利、直指權貴,很多人都為他捏一把汗。但他昂然上折,讓人想起同是順德人的何藻翔,當年也是冒著極大風險彈劾尚書孫毓汶,歷數其六大罪狀,成為傳誦一時的直臣。

此處需對監察御史制度略做解釋。作為「天子耳目」的監察御史具有相對獨立性,監察機構的權力來自皇權,奏章直接對皇帝負責。因此,其權力可大可小,全憑皇帝的賢愚喜好,因而溫肅雖是湖北道監察御史,卻仍能縱論朝廷諸事而毫無顧忌。

在關於新軍耗費大量錢糧一事上,也折射出溫肅作為一名正直知識分子和清正官員的良知。他說:「治軍之道,餉欲其優而用戒其濫,蓋濫則士不知恩,而驕惰易起,非徒為節省計也。」他憂心忡忡地告訴皇上:「各省創辦新軍垂六七年,成軍不及二十鎮而歲耗銀已達四千六百餘萬兩。」又指出,日本練軍一鎮,不逾百萬;湖北練軍兩鎮亦不過一百五十萬兩,而當時許多官員虛報預算和弄虛作假,如帳篷已一律改為建築營房,而報銷仍按帳篷八個月更換一次,他講這些錢財「看似零星小數,苟逐一厘剔,為數亦復不菲」。因而他建議「派大員前赴各鎮督同陸軍監理財政官,切實厘定每年提出之款」。他估計可省千萬兩以上,於將來添練各鎮不無裨益。實在是開源節流、深謀遠慮的計策。

此外,作為一名忠心耿耿的文臣,他常從一些別人看不見的細節入手,為朝廷、為國家的未來出謀獻策。如他建議讓深識樸學之通才在那些清貴王族大臣左右與之討論,令其受益。他還舉例當年曾國藩、胡林翼「每日軍中辦事畢,必閱通鑑性理諸事,且招耆儒碩德,互切互磋」。康熙、乾隆等皇帝也「令儒臣進講不輟」,他說:「昔日皇帝大臣篳路藍縷,戎馬倥傯,猶能見縫插針,補讀未見書,而現在時寬勢裕,重臣們抽暇進修,多不致有妨公務。」這一建議,對於當時官場日夜縱酒、歌舞昇平的現狀確有針對性,且著眼未來。正如他所講:「負重任必須大才,而才必出於學。固非往日章句之末,亦非近時學堂之科學,乃經世之學。」只有這樣才能「劻輔王室」,也是千秋大業的根本大計。

對一些王親貴族他也敢指名道姓,直斥其非。如肅親王耆善在家中演唱大戲,溫肅認為他身為親貴罔知自愛,與諸伶雜演有失身份,且他在城外建造戲台,溫肅更覺得時事艱難,該親王管理民政,尤不應導民奢游,致傷風俗,因而他覺得耆善「實不足勝任民政尚書之職」。

後來,他聽說湖廣總督瑞澂在租界建房,溫肅趁回家探親之機來到上海,果然看到此屋中式式樣,甲於滬濱,極盡奢侈,不禁嗟嘆。他在奏摺中講:「任官於治下置買房產,已干例禁,況此地系外人租界,瑞澂身為該省巡撫,且系滿族世仆。」他進一步斥問:「營此一房,意欲何如?」於是奏請皇上「按律懲辦,以警其餘」。

可以看出,溫肅對於那些尸位素餐、缺乏自律的官員確實深惡痛絕,即使是皇親國戚,他也犯顏上諫,毫不留情。因此,當時很多立身不正、心懷鬼胎的官員對他又怕又恨,而皇帝的族弟溥心畬卻作詩讚他:「不見嶺南溫御史,袖中白簡冷如霜。」不過,對於那些忠肝義膽的仁人志士,溫肅卻推崇備至,如鄧世昌犧牲十多年後,溫肅深感後生年少,已不認識其慘烈死節一事,再加上當時朝廷起用海軍舊人,溫肅認為,「欲振尚武之精神,宣沛教忠之典禮」,建議重新樹立鄧世昌的形象,因為他確實是「吾國海軍之冠」,更可樹一國軍人之榜樣和弘揚軍威。他後來隱居龍山,對陳邦彥等反清志士的頌揚文章也折射出他對這些耿直忠純人士的尊敬與頌揚。

在人們心目中,這位拖著長辮子的前清遺老肯定是滿腦子腐朽觀念。其實,解讀他的大量奏摺和文章後,我們能得出恰好相反的結論。他對朝廷利弊、外國變化、民間實情都了如指掌,再加上他論事公正客觀、處事雷厲風行、分得清輕重緩急,有條不紊,深得皇帝器重。


溫肅(1879-1939),廣東順德人。字毅夫,號檗庵、清臣,室號百甓齋,近代嶺南著名書家。溫肅的書法得益於宋代黃山谷行書最多,長槍大戟,儀態可掬。或許是性格使然,他寫行書沒有黃的開張氣度,筆致間多了些溫潤的成分,因此他的這種書風在清末民初的書壇中很難凸現出來。

溫肅的書法:
























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自隋唐始,到清未止,沿用了1300多年。科舉制對於政治、經濟、文化、思想、民俗以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廣泛的影響,是很少有一種「制度」能夠和它相比的。它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反映。在古代社會是最公開、公平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金榜題名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該成語的本義是指科舉時代考生考中進士,榮登殿試錄取榜單之上。

自隋唐創立科舉考試以來,讀書做官就成了天下士子求取功名的一條正途。據統計,從隋唐到明清的一千三百年間,產生過百萬名以上舉人,十萬名以上進士,七百多名文武狀元。「狀元」一詞,在唐代曾稱為「狀頭」。殿試錄取後放榜,位居榜首者就是「狀頭」。直到明代初年,朝廷才明確規定「狀元」為一甲頭名進士的專稱。殿試是科考的最後衝刺,也是最榮耀的一場考試。按清朝規例,殿試之後,新科進士要身著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立於百官之後候旨。皇上駕臨太和殿,宣讀考取進士的名次,稱作傳臚或臚傳,其實就是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

以清代為例,讀書人在縣級考秀才。在省級考舉人,第一名叫「解元」。全國(會試)考試第一名叫會元。殿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笫三名稱「探花」。其餘叫「進士」,前三名保送進翰林院,其他進士須通過考試選拔後,才能進翰林院再讀三年書。進入翰林院和狀元是同一待遇。在清朝做大臣、宰相,進士出身還不行,須翰林出身。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中國傳統文化中講」四喜「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指稱人生最大的四件喜事。



作者說明:會陸續發表介紹中國歷代〈金榜題名〉人物的圖文,有喜歡的讀者,可以在「今日頭條」搜索上輸入「林東加」三個字,即可查閱發表過的文章和圖片,也請關注和點讚。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