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佩特拉古城歷史文化、簡介,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星雨天空 發佈 2022-10-06T02:54:13.864797+00:00

它位於約旦安曼南部的穆薩山谷中。始建於公元 6 世紀。也是開鑿於朱紅色和褐色砂岩上,被稱為「紅玫瑰古城」。1.玫瑰城史話 佩特拉在約旦南部,距首都安曼271千米,坐落在胡爾山腳下,處於穆薩谷地之中。佩特拉是座歷史古城遺址,在人們的心目中,它是帶有神話色彩的名勝古蹟。

它位於約旦安曼南部的穆薩山谷中。始建於公元 6 世紀。也是開鑿於朱紅色和褐色砂岩上,被稱為「紅玫瑰古城」

1.玫瑰城史話

佩特拉在約旦南部,距首都安曼271千米,坐落在胡爾山腳下,處於穆薩谷地之中。佩特拉是座歷史古城遺址,在人們的心目中,它是帶有神話色彩的名勝古蹟。兩千多年前,那巴特人曾在這一帶棲息生活,並先後建都於此。由於這裡是埃及、敘利亞等國之間的交通要道,很快便成為商賈雲集、繁榮昌盛的商業都市。那時的佩特拉曾以「中東商業中心」而著稱。擅長經商業務的奈巴蒂人在前往埃及、敘利亞販運商品時,都把佩特拉作為他們經商活動的中轉站,從而促進了佩特拉的發展與繁榮。居住在這裡的那巴特人曾是沙漠的遊牧民族,驍勇善戰,最初是在商隊必經之路上靠攔路搶劫為生;而後,改為保護過路商隊,以收取一定的保護金為生。最後,許多那巴特人也加入商隊,成了商人。公元前1世紀,佩特拉王國的疆土擴大到了大馬士革。106年,羅馬帝國攻占了佩特拉,開始擴建城堡,使這裡成為盛極一時的商隊要道。隨著紅海海上貿易的發展,佩特拉逐步失去原有的重要地位。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佩特拉的土著居民在岩石中雕鑿的眾多建築物,逐漸使其成為一座「石頭城」,也成為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多少世紀以來,這顆明珠一直沒有被人發現。那時候,約旦地區流傳著一個帶有神話色彩的民間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在約旦南部廣袤的沙漠中有一條神秘的峽谷,這條峽谷既深又長,但不知在何方;一批神人在那裡修建了許多宏偉的建築物,並在裡面藏了無數珍寶,誰能找到它,便可成為大富翁。人們一批又一批地前去探索,但都無功而返。這個神話故事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但始終沒有人想到,這些建築物就存在於穆薩山谷之中。直到1812年,英國遊客約翰·白克汀特遊覽佩特拉時,才第一次揭開這個神話故事的奧秘,閃爍著奇光異彩的「石頭城」終與世人見面。

2.紅玫瑰古城

佩特拉,希伯來語中是「岩石」的意思,因為整座城市是在岩石上雕鑿出來的。山谷的岩石呈朱紅色或褐色,在朝陽或晚霞的映照下,城中的建築會變成玫瑰色,所以佩特拉也被稱作「紅玫瑰古城」。相傳,這裡是摩西「點石出水」的地方。當年,摩西率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流落荒野,正當饑渴睏乏的時候,摩西得到上帝的幫助,他揮杖擊石,激出泉水。據說,這股泉水至今仍流淌不息。

佩特拉古城建在海拔 950 米的山谷中。進入佩特拉古城,要通過1.5千米長的峽谷,峽谷最寬處不過7米,最窄處僅能通過一輛馬車。兩邊的石壁高 70~100 米,行人抬頭僅能望到一線青天。走出峽谷,是寬廣的谷地,豁然開朗。高大雄偉的殿堂排布在周圍山崖的岩壁上,門檐相間,殿宇重疊,十分壯觀。

3.石宮·劇場·女兒宮

佩特拉城的建築物全都是依傍山勢雕鑿而成的,這一奇景是大自然的「雕刻師」和能工巧匠共同創造的。

峽谷出口不遠便是一座依山鑿出的巨大殿堂,高 40米,寬 30米,這就是卡茲尼石宮,又名「金庫」。傳說這裡是歷代佩特拉國王收藏財富的地方,但也有傳言說這裡是國王陵墓的靈殿。整個殿門分兩層,下層是兩根羅馬式的石柱,高十餘米,門檐和橫樑都雕有精細的圖案。殿門的上層雕出了三個石龕,龕中分別雕有天使、聖母和帶有翅膀的戰士石像。宮殿中有正殿和側殿,石壁上還留有原始壁畫。

城中有一座依山雕鑿出的古羅馬劇場,可容納 6000人,還保存了露天劇場。劇場看台呈扇形,有數十層石築階梯,每十層階梯中間築有一個通道,整個劇場沿山而上。舞台上還殘存有四根巨大的石柱。

城中一座拜占庭風格的建築,名叫「本特宮」。傳說當年城市缺水,國王下令,如果有人能引水入城,就將公主許配給他為妻。一位建築師開山修渠,將水引進城裡。國王履行諾言,將女兒下嫁給他,並賜此宮給他們居住,所以本特宮又叫「女兒宮」。

4.歐翁宮

在古城南面的半山腰,有一座歐翁石宮。這座石宮的建築順序是先削平半山腰,再開鑿石窟,最後才修建宮殿。幾百平方米的大廳殿居然沒有一根柱子,真是巧奪天工。歐翁宮的兩側是石窟群,向東西延伸。石窟內有住宅、寺院、浴室和墓窟。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兩座方尖碑,山腰再往上是另一塊被夷平的地,約有 60米長,18米寬。高地被猜想成用於舉行祭祀儀式的地方。高祭台上是放祭品的地方,供奉著那巴特人的兩個神:杜莎里斯和阿爾烏扎。這裡的祭台有排水道,可能是用來排放人血的。有跡象表明,那巴特人曾用人來進行祭祀。

5.石墓

佩特拉的那巴特人傳統上將他們死去的親人葬於環繞城市的砂石峭壁之中,這裡有著成千上萬的墳墓。它們當中有些是簡陋的石墓,有些則十分奢華。因為這裡岩石很軟,很容易雕鑿,所以要為樸素的墳墓修建出個簡單的建築框架並不需要費多大的勁。佩特拉的王陵並沒有具體的名字,而是靠傳統來決定,他們並不僅僅是為了紀念那個被埋葬的死者。在修建皇陵的過程中,那巴特人利用祖傳石工技巧,模仿、加強和改造了如亞歷山大之類的大都市中最新穎、最雄偉的建築構思。首先,他們將合適的崖面平整好,然後在立面上從上至下進行開鑿。因要保證鑿出規規整整的形狀,古人可能使用了自由下垂的鉛錘線和窄窄的水線,竣工後再將線和水線都拆掉清除。一些墓旁有不少坑,可能是當年用於支撐腳手架、供石匠爬上爬下用的。石墓後的房間比較小,有的只有一間外室,裡面偶有刻出的石凳。佩特拉王陵外立面雖然沒有人去維護,又經歷了許多個世紀以來地震、侵蝕和偶爾溜進來的盜墓賊的侵擾,但它幾乎完好無損,景致依然壯觀如昔,使後人能夠真實了解公元 1 世紀達到巔峰的古建築。外牆上精美的石刻可能是當地石匠的傑作。在一處那巴特人的陵墓—瑪丹沙里,其上所刻的文字告訴人們,當年的石匠一般工作25年。像採石這樣的粗活可能是由奴隸來做。當年這些墓被塗抹了用石灰石與沙製成的石膏,然後又被塗上鮮艷華麗的顏色。如今風沙剝去了石膏,裸露的岩石在陽光的照射下色彩變幻無窮,使陵墓充滿生機,這是當年的建築者沒有料到的。一位參觀過墳墓的學者泰勒寫道:「斑斕的色彩中有黑醋栗的黑色、黑醋栗冰淇淋的褐色、魚生的紅色、桑葚的深紫色、酪乳的白色,以及桃紅、杏黃、橘黃和醬色。」在佩特拉最後修建的大墳墓中,有一座是為羅馬總督所建,稱作「烏恩墓」,但是在公元 446 年這座墳墓被改成了一座教堂。隨著沙漠中的香料商路被慢慢荒廢,取而代之的是紅海的海上路線,沙漠中的城市生活隨之土崩瓦解。最後,墳墓變得衰敗不堪,雕像也剝落脫皮,曾經安葬過達官貴人的石室漸漸淪落為牧羊人遮風擋雨的場所。

6.古城的生活

早期的研究者都把注意力聚集在那些墓地上,結果人們把那巴特當成是一個大墓地,一個亡靈之城。而後來的考古學家則對佩特拉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感興趣。他們發掘了三個大市場,研究了由那巴特人發展起來的蓄水設施。該設施包括一個岩石中開鑿出來的大蓄水池和一條水渠;水池用來收集泉水和雨水,並通過水渠把水送給城中心的一個較小的水池。那巴特人還從噴泉處直接安裝了許多陶管,把水引向城市各地。現代考古學家還在遺址上發掘出那巴特人的陶器製品,表明當時佩特拉不僅商貿發達,而且手工藝製作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們的陶器細薄精緻,裝飾著樹枝樹葉之類的自然圖案。地處約旦阿曼的美國東方問題研究中心的一位考古學家,於1990年在佩特拉發掘出了始於公元6 世紀拜占庭風格的教堂的部分牆壁和整個地板。地板由兩塊大的鑲嵌圖案裝飾而成,圖案中描繪了長頸鹿和大象之類的動物、四季的象徵,以及漁夫、吹笛者和趕駱駝的人,如今這些圖案已經得到清理和修復。

7.玫瑰城的衰落

考古學家推斷,在全盛時期,佩特拉城居民多達 3 萬,城市規模遠比早期歐洲人估計的大得多。但佩特拉為什麼被遺棄一直是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算它一度失去了對商道的控制權,但仍然可以保持原狀,那為什麼它非但不如此反而迅速衰亡了呢?史學家分析認為,導致佩特拉城衰亡的原因可能是天災。公元 363年,一場地震重擊了佩特拉城。震後,許多建築淪為廢墟,房屋的主人們無能力或者無心思將它們修復,漸漸地古城走向了衰亡。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