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知的寶藏景點|明代大太監墓里看乾屍

一個人的漫長旅程 發佈 2022-10-06T11:28:14.609159+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我是行走在光陰廢墟的碼字君,今天推薦的是一個很冷門的地方_石景山田義墓,也是石景山區石刻文物園。

我是行走在光陰廢墟的碼字君,今天推薦的是一個很冷門的地方_石景山田義墓,也是石景山區石刻文物園。

田義墓:田義墓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墓主田義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太監,是全國範圍內唯一保存最完好、規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監墓,是北京地區繼明十三陵定陵、大葆台西漢墓(目前沒開)之後第三座供遊人參觀的地下墓穴,它曾是中國的第一座以宦官歷史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

石景山區石刻文物園:1998年在田義墓的基礎上,建成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後改為石景山石刻文物園,除田義等六位太監墓地外,還陳列展出石景山地區出土、發現的散落石刻文物,最獨特的是一具龍袍乾屍。

石景山龍袍乾屍:2006年5月石景山玉泉路施工時發現一處墓葬,搶救性發掘後震驚全國的考古發現出現了,一個穿著龍袍的乾屍出現在了世人面前。

這個墓葬面積很小,棺材是用木炭和白膏泥製成的,墓主人身上有7層衣物,除了貼身衣物,正常的官服外,還有一件麒麟補服,一件雲錦蟒袍以及一件繡著25條龍的藍色龍袍,墓主人已經成為乾屍,可以看出有過剃髮的痕跡,留著明式髮髻,發現他左腳有六個腳趾,只在棺槨上發現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幾個字,還出土了一些康熙通寶。

在進行墓主人屍檢復原後,發現黃拙吾身高約為1米72,身體上沒有致命外傷,死亡年齡為58歲,生活年代應為明天啟崇禎至清康熙年間,胃內沒有發現食物殘渣,說明死前因病重導致無法吞咽,髮髻為死前人為剪斷辮子後所梳,死亡原因屬於自然死亡。

皇清誥授中憲大夫:皇清是墓碑上的通用語,明代是皇明,清代五品以上的受封者,本身之封稱「誥授」,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活著的稱「誥封」,死了的稱「誥贈」,至於中憲大夫是官職,金始置,清代為正四品,為虛銜,不對應任何實際上的職務,是文官的一個榮譽稱謂;所以一個榮譽四品,腳有六趾,發為明式,身著武官一品服飾、蟒袍和龍袍的乾屍就成了未解之謎,如今我們也不得而知,至於出土陪葬品都進了博物館,乾屍則在田義墓展出,之前在地上,最近還放到太監墓去了。

射擊場明代太監墓:2006年在北京射擊場出土,當時墓室里石供桌,漢白玉香爐,燭台和棺床一應俱全不過沒有棺槨,在墓室內有發現墨書,內容為「富如東海闊,壽比南山高,生穴預造喜,興隆職萬年」,說明是生擴(也就是提前蓋好的墓地)。

墓室內門框雕有題為「壽域萬年安海屋籌添萬倍,佳城千載固朝堂粟益千鍾」的對聯,橫批「一塵不到」。

關於墓主人的身份,最有可能是王承恩,他隨崇禎自縊在煤山,這墓葬也就未能使用,王承恩葬在崇禎思陵前,是十三陵唯一一處太監墓。

黃拙吾移到太監墓地宮展示後,他就更特殊了,不僅榮譽四品,腳有六趾,發為明式,身著武官一品服飾、蟒袍和龍袍,還在明代太監墓地宮展出。

⛰【景點攻略】

詳細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田義墓

交通攻略:乘331路模式口站下,換336、396、959、746路汽車在首鋼小區站下,乘337、354路石景山站下。

開放時間:9.00-16.00

門票價格:8元,需要符合防疫規定,在網絡提前預約門票後可參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