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大佬28公里長跑後猝死!我們還敢跑步嗎?

心健康 發佈 2022-10-08T19:15:57.672052+00:00

​10月7日23點15分,華為在其網站發布了一則訃告,宣布公司監事會副主席丁耘因突發疾病於10月7日凌晨不幸去世,享年53歲。最讓我們大家唏噓不已的是,丁耘是個長跑愛好者,這次也是在28公里長跑之後猝死。

10月7日23點15分,華為在其網站發布了一則訃告,宣布公司監事會副主席丁耘因突發疾病於10月7日凌晨不幸去世,享年53歲。

最讓我們大家唏噓不已的是,丁耘是個長跑愛好者,這次也是在28公里長跑之後猝死。這也是很多人關注丁耘離世的一大原因,也引發了很多人對於長跑的顧慮和擔憂——我們,還能愉快的跑步嗎?

一、為啥經常跑步,還會猝死?

任何一個運動項目,作為強身健體的一部分,都會誘發心臟耗氧量增加,如果心臟負荷過大,加上患者自身如果有心臟基礎疾病。運動作為一種應激,很有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甚至是猝死風險。而這種風險,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有心臟病基礎,一個是大量運動。所以,即便是經常跑步,也需要運動適量和科學運動,否則誘發猝死可能是遲早的事。而且對於沒有心臟基礎病的人來說,跑步誘發猝死的風險就大大降低。


二、身體健康的很,哪來的心臟病?

估計很多人已經看不下去了,人家天天跑步,哪來的心臟基礎疾病?今天還看了一篇文獻,文獻大致內容是:我們認為很多外表正常的「正常人」出現猝死,其實背後都是有「猝死基因」的。也就是說,攜帶有猝死基因的這些人群,其無論從事什麼工作,猝死風險都會大大高於正常人。而他們平時,和「正常人」無異。所以經常運動,不等於身體健康。經常運動,也不等於沒有猝死風險。

三、經常運動和不運動,誰更容易猝死?

對於經常運動和經常不運動的人來說,誰更容易猝死?這才更能說明經常運動會不會增加猝死風險。搜索一下,還真有這樣的文獻。如果用絕對風險值來衡量,每10萬人一年運動中發生猝死的概率為0.31-2.1。而對於經常不運動的人來說,這個風險更高。這也就意味著,經常不運動的人,更容易猝死。也就是說,運動增加猝死風險也就無從談起。


四、為啥經常聽到跑步猝死的消息呢?

其實說到這裡,我們就應該很清楚。跑步導致的猝死畢竟是少數。那麼我們為啥經常聽到這樣的新聞呢?很簡單,狗咬人的新聞我們聽的很少,因為狗咬人很常見。但如果人咬狗了,肯定會火爆全網,因為這更少見。不跑步的人猝死的更多,但誰也不會寫個新聞說這個人猝死是因為不跑步。相反,跑步的人猝死才會更吸引眼球。你,明白了嗎?


五、科學運動,才能更加安全?


其實無論是否經常運動,科學的運動,才是健康的基礎和源泉。運動過量和不運動,同樣都會讓我們健康受到傷害。如果你運動中出現了不適,或者出現了心率明顯太快,或者有其他身體不適信號,那麼一定要停下來進行休息,切不可逞一時之勇,傷害了我們的健康。科學運動,才能讓我們更加的安全。



最後,跑步本身並不會直接傷害心臟,反而有利於心臟的健康。但很多悲劇的發生,更多的是因為對跑步的不負責,更為關鍵的是,自身的猝死基因,或者才是更關鍵的。


科學運動,遠離猝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