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歐盟,就是30年前的蘇聯?

荊棘阿甘 發佈 2022-10-10T02:56:12.650900+00:00

在80年代後期,蘇聯在解體之前的徵兆就是物價飛漲,商品缺貨,遊行不斷,和平少見,外無盟友,內有佞臣。

在80年代後期,蘇聯在解體之前的徵兆就是物價飛漲,商品缺貨,遊行不斷,和平少見,外無盟友,內有佞臣。


現在的歐盟,不也是妥妥的這種情況?


▶面對天然氣價格的飆漲,歐盟17國商量要對價格施行管控,這是不是像蘇聯的計劃經濟?


可是,以德國為首的國家又反對價格管控,因為德國人發現並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找不到能填補俄羅斯能源缺口的問題。


沒有貨源,那對價格進行管控有什麼用?只會刺激黑市走私,並沒有什麼卵用。


就好像蘇聯解體之前,計劃經濟部門把價格定得死死的,結果商場的貨柜上沒有商品,虧本的生意誰會做?


▶德國要施行2000億歐元的能源補貼,結果波蘭總理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說德國人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原則,德國這麼搞會讓他們獲取更多的能源,讓其他歐盟國家利益受損。


波蘭這話說的沒問題,可關鍵是德國總理舒爾茨也是沒有辦法了,這是在有限資源下的自我保護。


這種亂象是不是妥妥的蘇聯解體之前的加盟共和國各懷鬼胎,大家同心協力地反對任何政策。


▶現在才十月初而已,歐洲的遊行示威已經此起彼伏,從北歐蔓延到南歐,要是再冷一點,是不是人數和規模都要翻倍?


這種景象在蘇聯解體之前有,全世界被分裂的國家在完蛋之前都是一樣的套路。


▶全世界,中美是第一梯隊,歐盟和俄羅斯算是第二梯隊,其他國家沒有什麼話語權,不算數。


現在歐盟和俄羅斯在幹仗,美國趁機高價賣資源,又讓歐洲資本流去美國,更是讓歐洲的工業跑去美國,這哪裡是盟友,簡直比仇人還厲害。


俄羅斯頂多就是傷了一點歐盟的皮,但是美國這是要挖歐盟的根,誰的仇更大,只要讀過中國歷史的,都會毫不猶豫的做出選擇。


縱觀寰宇,歐盟的盟友在哪裡?


別說是自身都難保的日本,和一些前非洲殖民地。


▶如果僅僅只是外部,那還沒什麼問題,關鍵是內部的問題更大。


先說歐盟一堆小國家和德法不同心,類似立陶宛,捷克這種國家不斷的給德法拆台,本來歐盟和中國沒多大事情的,那些小國一定要搞出事情來,迫於政治一致性的壓力,德法又不得不支持他們,這就造成了中歐的對立。


其次,歐盟內部還有一堆的類似馮德萊恩之類的裸官。什麼最有利於歐盟,就偏不幹什麼;什麼最有害於歐盟,他們就偏要干。


我每次讀《資治通鑑》,都會感嘆,小人說的話怎麼就那麼對呢?我這話真不是反話。


每次佞臣反對皇帝的一個決定,都能找出很正常的理由,我都很驚奇,那些佞臣腦筋總是轉的很快,一句話就能讓皇帝深思多日的決定被打消,其實他們也是能力超群之人,只不過用的地方有問題。



在這種物價飛漲,債務高企,內外交困,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歐盟還能撐多久?究竟是1985年的蘇聯,還是1990年的蘇聯?這是一個大問號。


無論是資產價格,還是股票,債券,要大貶值的時候都是一個趨勢性的:一開始幅度小,後來幅度越來越大,最後就是崩盤,或者徹底解決。


外匯也是這樣,有一些貨幣類似蘇聯解體時期的盧比那樣,崩盤了。還有一些類似人民幣,在1994年一次性貶值到位,隨後就穩定下來。


現在歐元這走勢,越來越往30年前的盧布方向發展。


其實比較一下,當年蘇聯解體之前,還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還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糧食化肥也在世界舉足輕重,而且橫跨亞歐大陸,地理位置也不錯。


現在的歐盟有什麼?


現在歐盟的工業在世界的作用,能不能和30年前蘇聯的工業體系在世界的作用相比?


更為重要的是當年蘇聯解體的時候,中國還沒有崛起,也就是說俄羅斯那幫人還只要防著歐美的勢力,不用害怕被東方大國給蠶食。


把所有這一切歸納到一起,試想一下,一個工業體系對世界並非不可或缺的歐盟,還沒有能源,不是糧食產地,債務高企,外部有中美俄三大強敵環伺。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歐盟還能存在多久?


歐元還能撐到多久?



這僅僅只是第一步,現在世界,一旦暴雷,那就是連環式的,不會是孤立的。


▶首先就是能源危機,這個事情從烏克蘭戰爭爆發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未來就算烏克蘭戰爭平息了,估計也不會解決。


▶其次就是製造業大面積搬走,關門,破產。這個問題在3月份的時候已經說過了,歐洲工業不可能在高能源價格下堅持很久,關門或者搬走,只能二選一。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出現了




製造業本來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之後就已經不行了,現在這次差不多會要了歐洲的老命。


▶更嚴重的是債務危機暴雷。


在年中的時候義大利國債就險些暴雷,幸虧歐盟加大了購買義大利國債的力度,才勉強保住不暴雷。


英國現在已經不是歐盟成員,但是當年可是歐盟三巨頭之一,英國人都差點暴雷,逼得英格蘭央行「無限量購債」來救市,如果英國都要暴雷,那歐盟除了德法,還有哪些國家能撐過去?


除了德國,荷蘭,瑞士等幾個國家以外,歐盟國家大部分的債務都超過了GDP,別說還本金,未來想要他們還利息都可能有點困難。


瑞士信貸的暴雷是要露出水面,後面更大的德銀會不會暴雷?萬一德銀暴雷了,那影響可就大了。



如果一個社會物價橫飛,能源價格總是高於全世界平均水平,債務普遍超過GDP,國家財政快要支付不起利息的地區,它的貨幣究竟有多大的價值?


這值得每一個想要投資歐盟和英國的人深思。


換一句話說:如果現在一個企業去收割歐盟和英國的資產,他們究竟什麼資產是有吸引力的?


難不成去收購LV或者愛馬仕?


如果歐洲都不行了,誰會去買LV和愛馬仕?


歐洲現在很多資產對世界來說吸引力越來越小了,資產價格就是這樣的,隨行就市,一年一個價格,過了這個時間就沒有這個價了。


除非你能指望它能一步步走高。


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年沙特阿美上市,一會說要去美國上市,一會又說香港,最後都賣不出好價錢,大家都不想要它去圈錢,被逼無奈,阿美只得在沙特國內上市。


當年大家都不願意接受它,主要是覺得石油是舊能源,不符合未來清潔能源的趨勢,沒想到現在阿美成了全世界最賺錢的公司,這真是世事難測。


現在歐洲的資產正好相反,就拿空客來說,如果歐盟在十年前賣,估計我們砸鍋賣鐵也要買了,但是現在C919已經拿到適航證了,如果歐盟真要賣,估計我們也不一定會買。


同樣的還發生在其他領域,比如說汽車,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的事情估計以後再也不會發生了。


資產價格逐步缺乏吸引力的國家,貨幣究竟能貶值到什麼程度,這真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要麼崩潰,要麼一次性把利空出清。


不管是用何種方式,都避免不了一場大貶值。



最近有一些讀者說我的設想是不是太樂觀了,其實還好。


對於大資本來說,要買入一個資產,首先就要想好怎麼退出,所以大基金基本上不會買小盤股,小盤股的拉板都是小機構小私募的行為。


對於目前全世界的資產價格來說,有些價格明顯是偏貴的,比如說歐美的資產,大資本要去抄底歐美,他們會特別在意如何套現退出,一個不能安全有效退出的資產是沒有價值的。


還有一些價格是便宜的,比如說能源和黃金。就算很多人說黃金價格要下去,我都不改變這個看法,因為債務危機的化解必然是用更大的放水,或者是戰爭,不管用哪種方式,都會大幅推高能源和黃金的價格。



對於烏克蘭戰爭也是一樣的,有些仗一開始就決定了輸贏,不管北約那十萬人在烏克蘭打的多猛,最後都是輸的一方。


當年日軍偷襲珍珠港沒有把羅斯福拉下來,德軍閃擊蘇聯也沒有把史達林拉下來,就算是在抗戰末期被日軍打的慘敗也沒有把老蔣拉下馬,現在俄羅斯經濟狀況根本不差,為什麼會有很多大V說普京要下台,這說的好像普京只是執政了2年的小國總統一樣。


普京在位20多年,所有的崗位都是他的人,重要的不重要的都是,只要他下台,所有人都會被清算,這種情況下誰會去反對他?俄羅斯國內連一個像樣的反對派都沒有,把誰推上去?


俄羅斯還有後招,一旦對烏克蘭宣戰,徹底癱瘓烏克蘭的基礎設施,北約那群人在烏克蘭的後勤保障能不能撐下去也不好說。


畢竟普京這場仗暫時還很克制,還沒有發飆。


看看這次克里米亞大橋被炸會不會發飆。


烏克蘭這場仗,打到後面,沒等到俄羅斯出問題,歐盟就會先出問題。要耗,也要有資本,就和美國人打官司一樣,首先就是要有錢,要不然不要去打官司。


當年第二次布爾戰爭英國人為了拿下南非,把國庫打空了,此後英國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往日的雄風。現在歐盟也是如此。


打仗對歐美國家來說,首先就是要有錢,否則不要去打仗。先解決錢的問題,再解決打不打得贏的問題。


歐美歷史上哪一場仗不是為了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