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的忠告:認清自己,投資自己,穩定自己

十點讀書圖書旗艦店 發佈 2022-10-10T07:59:30.470637+00:00

是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沒有什麼是永恆的。誰也無法精確預測到關於未來的模樣,也無法牢牢掌控自己的生活不動搖。


有人說,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是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沒有什麼是永恆的。


誰也無法精確預測到關於未來的模樣,也無法牢牢掌控自己的生活不動搖。


那麼,面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下面這幾條關於未來3年的忠告,希望能讓你有所思考:



聽過一句話:


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後往往會由於實力不足而虧掉。


你會發現:


我們所賺的每一分錢,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


而我們虧的每一分錢,大概率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


簡言之,我們賺錢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足夠了解,而虧錢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缺乏了解。


這裡的缺乏了解,包括兩個方面:高估自己或低估環境。


但不管哪一種,都是沒有真正認清自己。


沒有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對外界環境盲目樂觀,貿然闖入自己不懂或一知半解的領域,虧錢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網上有人問:「你知道哪些炒股的落魄經歷?」


其中有個網友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發現那些股票做得好、生意做得大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他們都對自己很誠實。


他們騙不騙別人我不知道,但他們基本不會去騙自己。


自己大概處於什麼位置,幾斤幾兩,自己採取的策略,風險承受能力、現金流規劃,整體上邏輯必然是自洽的……


圖片來源:知乎@知-道


誠然,成年人的底氣是錢給的。


誰都想賺大錢,賺快錢,給家人、給自己一個舒服的生活環境。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一夜暴富的運氣,也沒有持續賺大錢的資本和實力。


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明白自己幾斤幾兩,不做超出自己認知和能力範圍的事情,才是一個人行走於世的正確之道。


就像作家楊絳說得那樣:


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台階,階下皆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


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


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


人,貴有自知之明。


看清世界,認清自己,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貶低自己。


凡事盡力而為的同時,也要做到量力而行。


因為,仰望星空,是在腳踏實地的基礎上的。


而賺錢的前提,是先守住錢。



很喜歡《人民日報》中的一段話:


當你壓力大到快要崩潰的時候,不要跟別人講,也不要覺得自己委屈,沒有人會心疼你。


要像余華說的那樣: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把心掏出來,自己縫縫補補,然後睡一覺醒來,又是信心百倍。


無人問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罷,你都要試著安靜下來,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而不是讓煩惱和焦慮,毀掉你本就不多的熱情和定力。


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該做什麼做什麼,在崩潰中繼續前行,這才是一個成年人的素養。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


工作中會遇到委屈,生活中會有各種心酸與難過。


但不管日子多麼艱難,內心如何崩潰,我們還是得堅挺著,默默擦乾眼淚,繼續前行。


因為,我們是父母的依靠、是孩子的後盾,我們別無選擇,沒有退路可言。


所以,只能強撐著,硬熬著,在慌亂中穩定自己,在崩潰中努力前行。


而穩住,也就意味著後面的一切。



後台收到一條讀者留言:


14年的時候,她44歲。


各子公司合併重組,她的職位也做了調整,由經理層降為主管。


領導約談時,她果斷提了離職。


只是離職後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


離開20多年熟悉的職場,重新開始找工作,再加上44歲的年齡,讓她屢屢碰壁。


在找不到工作的日子裡,她情緒低落,沒了鬥志,整夜整夜地失眠,對人生也充滿了迷茫。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3個月。


後來的她,下定決心做出改變,從服務業超市導購、兼收銀員、理貨員開始,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


1年半下來,她改善了睡眠,也鍛鍊了機體和意志。


之後去私立學校應聘為執行校長,呆了2年,她跳到了房產行業。


現在的她,52歲,已退休。


有一份退休金,以及多套房子的租金,月收入早已超過當年離職時的經理層收入。


在留言的最後,她感嘆道:


人生處處可峰迴路轉,只要不斷地修煉自己的靈魂,先確保身心能健康的活著,守住內心的平靜,腳踏實地,定會萬事可期。


@雙魚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我們總會經歷幾次大風大浪。


在風浪來襲時,我們要做的不是恐慌,不是消沉,而是先穩住自己。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沉住氣,讓自己撐下去。


要相信,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會熠熠生輝。


撐下來,熬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有一個概念叫,U盤化生存。


大概意思是指,一旦工作情況有變,你可以像U盤一樣,隨時能插到下一台電腦上,隨取隨插、不用緩衝,就能立即投入到新工作狀態中。


承認吧,這世上並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謀生能力。


真正的穩定,不是你在一家單位工作到退休,而是無論你身居何處,都有謀生的能力。


當生存的潮水襲來,你的謀生能力,就是你的救生圈。


所以,我想說的是:


人生沒有絕對的安穩,你的學識、閱歷、經驗、技能等等,就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投資自己,讓自己有穩定謀生的能力,才是一個人應對未來的最強底氣。



網上有句話說得好:


「人生最好的投資,不是房子,不是股票,而是自己。」


投資自己,是這個世界唯一穩賺不賠的生意。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自己都是自己最好的靠山,最大的資本。


只有不斷精進自己、提升自己,我們才能肩負起對家庭的責任,也才能扛住生活的風雨。


記得電影《1942》中,有這樣一段台詞:


張國立飾演的老東家范殿元,在家破人亡時,對著自家長工說:


等我到了陝西,立住了腳,那就好辦了。


我知道咋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不出十年,你大爺我還是東家,到時候咱再回來……


你看,擁有穩定謀生能力的人,就是這麼有底氣。


任憑外界風雲變幻,風吹雨打,我自有應對未來的勇氣和實力。


騰訊曾有個訪談,裡面提到:騰訊做戰略從來只看3年。


原因是因為,3年後的未來,沒有人能看得出來。


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裡,沒有人能獨善其身,也沒有人能保證完全不被波及。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投資自己,不斷增值自身。


讓自己變得強大,變得無懈可擊。



寫到這裡,我想分享一個自己的故事:


10多年前,我還在讀高中,那時候會背一些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作為作文素材。


有個人物叫何祥美,具體事跡忘得差不多了,但其中有句頒獎詞卻記得很久:


「我們有一百萬條居安思危的理由,卻沒有一條安享太平的藉口。」


不管是未來3年,還是未來10年,風險與不確定性會一直存在。


在享受生活的舒適與美好的同時,也要為未來、為生活,開拓更多的可能性。


不要讓生活來教你成長,而是主動去做一些有利於長遠發展,有利於持續增值的事情。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期待的事,如果沒竭盡努力,經常不會發生;


擔憂的事,如果不做好準備,總是一定會來。」


但請相信:


不管未來如何變化,有準備的人生,會有更多的選擇。


共勉!


作者 | 嘉莉妹妹,一生不舍愛與自由。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