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騰看中國丨松花江畔翻金浪,稻花香里說豐年

央廣網 發佈 2022-10-11T23:32:07.101889+00:00

「十一」期間,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江河奔騰看中國》,記錄江河奔騰向前的時代大潮中,每個中國人的幸福感、獲得感。

「十一」期間,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江河奔騰看中國》,記錄江河奔騰向前的時代大潮中,每個中國人的幸福感、獲得感。

江畔翻金浪,風吹稻花香

九月末,松花江農場,已隨處可見翻滾的稻田金浪。農場地處哈爾濱市依蘭縣境內、松花江北岸,這裡正孕育著中國最優質的稻米。每年收稻前的這段日子,正是松花江農場二作業區職工邢玉文心裡最舒坦的時候。

邢玉文告訴記者:「這個季節,地里已經沒有活兒了,但作為農民,很喜歡這個時間到地里看一看,因為稻穀的金色很『誘惑』農民的心。看到糧食豐收在望,今年沒有倒伏,心裡特別舒暢。今年是豐收年!」

每年收稻前的日子,邢玉文常會來稻田裡看看(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此時的稻田已經開啟排水曬田階段一個多月,金黃的稻穗下不見養稻的水,只剩下肥沃的黑土。而邢玉文知道,從小滿時節插秧,到處暑時節排田,不間斷地灌溉,陪伴著每一株稻穗生長了「大半生」的松花江水,早已和每一顆飽滿的稻粒深深融為一體。

邢玉文親手種下的這片200多畝的稻田旁,松花江支流——小古洞河簌簌流淌;一處水利閘門,把清涼的河水引入水田專用灌渠。

松花江支流——小古洞河(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清涼的小古洞河水通過這處閘門進入水田專用灌渠(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作業區里這一灣淺淺的小古洞河,穿過松花江農場片片農田,最終匯入家門前奔騰的松花江,這是61歲的邢玉文每天生活和勞作中都能看到的場景,也是他作為「墾二代」人獨特的童年記憶。

邢玉文說:「1959年建農業機械部的時候我父母就在這兒,他們也算是農場的第一代開墾人。我們從記事開始就是自己玩,自家兄弟姐妹多,大的看小的、小的拉大的,就是這麼過來的。等到我們十幾歲的時候,就在母親河畔上割柳條回來燒火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育一方米

夏天在松花江里沖涼、嬉鬧,冬天在松花江畔滑爬犁、乘雪橇、打冰尜……娛樂設施匱乏的年代,一條江為農墾的孩子們帶來無窮無盡的歡樂,更帶來無可替代的歸屬感。

邢玉文說:「到我這一代,一直沒走出這條江河和這座大山,眼前的母親河養育著我們這幾代人。我成年以後參加工作種地,這條江又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收益,它灌溉的水稻、生長出的米質是無可替代的。原來我們住平房,一棟房住六家,一家燜米飯,一棟房都知道,它的香味是獨特的;燜完飯以後,涼了也不『回生』,晶瑩剔透,不往一塊兒坨。口感好跟品種有一定關係,跟水也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好的水灌溉出來的必定是好的米。」

邢玉文親手種下的稻花香12號稻穗飽滿(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邢玉文始終相信,稻穀的優質與美味源自松花江水的饋贈。在松花江的滋養下,沿岸不只有沃野千里、水草豐茂,更有魚蝦肥美、萬物生長。

邢玉文說:「因為我們用的是自流灌溉,往田裡一放水,魚就跟過來了,青蛙、各種魚類都有。到五月底,野鴨子、鴛鴦就到河流里,地里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尤其是鴛鴦,長得特別好看。水質好,這些動物才能生存。我們在那兒幹活的時候,渴了就到河裡喝水。因為我們的水沒有污染,在嘴裡咂摸著品一品,有一種甘甜的滋味。當初有水廠要來開發,但沒同意,因為開發了以後,對我們的農業、對大自然都有直接影響。」

農戶在松花江畔散養的鴨子靠捕食江里的野生魚蝦生長(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護好這片土地,用「活」這條江河

邢玉文常和女兒說,自己這代人是為了生存才依賴這片土地、這條江河,他也曾無比希望「墾三代」的女兒能走出農場,到外邊的世界看一看。

邢玉文說:「你還依賴、還眷戀,你又讓你的子女走出去,是不是有點矛盾?其實這不矛盾。如果她真能走出大山,把外邊那些好東西再帶回來,讓咱們這個地區發展得更快一些,我們心裡豈不是更高興?」

邢玉文的女兒邢誠沒辜負父親的期待,在外讀書畢業後,她回到農場,隨父親在農業生產一線當了幾年農民,後來成為農場綜合管理部的科員,一到秋收季,邢誠經常比干體力活的父親更忙。農場的這一頭,邢誠盯著玉米訂單裝車;另一頭,作為農場第四作業區副主任的女婿鞏汝喜,正在秋收一線指導農戶掰下飽滿結實的玉米棒。

鞏汝喜:今年算豐收了,玉米個頭都挺大。

記者:很嫩啊!

鞏汝喜:拿回去用蒸汽一烀,正是好的時候,太老了就不好吃了。

記者:這些玉米最終會以什麼形式出現在大家的餐桌上呢?

鞏汝喜:塑封好了,獨立包裝,全都進大型超市。

鞏汝喜和農戶在地里收玉米(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松花江農場種植的玉米顆粒飽滿、口感甜糯(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採摘好的玉米在農場整車裝運、送往加工廠(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作為「墾三代」的邢誠和鞏汝喜,比父輩更深刻地認識到一條江河對沿江局部氣候和農業生產的裨益,也更清晰地意識到如何藉助這一灣清水加速產業升級。邢玉文的稻田裡,除了稻花香12號,近三年還新嘗試種植了一種僅有普通稻粒三分之一大小的「胚芽米」——在市場上,這種高端產品又被命名為「嬰兒米」,對綠色、有機的要求更高。

邢玉文的稻田裡,左側種植「胚芽米」,右側種植稻花香12號(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鞏汝喜介紹:「現在大家還是注重健康,我們種綠色食品,因為水好,不用上農藥、化肥,往外打開市場,反饋回來的都挺好。有很多農戶會種一部分綠色、有機食品,第一年種得少點,賣得好了,第二年起就逐步加大面積了。」

「胚芽米」(左)和稻花香12號(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四代農墾人,一心守家園

從「墾一代」「墾二代」時期農耕的人拉肩扛,到「墾三代」時期大規模的機械化、無人化作業,快退休時,邢玉文也趕上了「種地連鋤頭、鐮刀都用不上」的好時候。他感嘆如今農業生產的巨大變革,又覺得有關江河的記憶仿佛一切都沒變——河水還是那麼清澈,只是水利設施比以前更牢固、更耐用;女兒女婿守在自己身邊,守著這片綠水青山間的黑土地,守著這片江河滋養的美麗家園。

邢誠說:「北大荒,中國的大糧倉。爺爺和父親這輩用一鎬一鋤頭開墾出這片土地,『墾三代』『墾四代』應該珍惜,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啊!這些作物喝著松花江的水,我也喝著松花江的水,就像魚離不開水、水離不開魚一樣,松花江人肯定是離不開松花江的滋養。」

松花江畔(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 攝)

又是一個豐收年。10月5日,松花江農場開啟稻穀首日收割。

收稻首日,松花江農場的稻田裡一派火熱景象(受訪者供圖)

在地里忙活了一天的邢玉文回到家,樓道里飄來的依然是熟悉的米飯醇香。

三代農墾人的全家福(受訪者供圖)

小外孫女剛剛4歲,她和哥哥還沒跟姥爺學會到田間地頭插秧、收割,但他們已然算得清楚,再過些時日,封凍的松花江將寒冷刺骨,姥爺又會帶著他們到江邊拉爬犁了,而來年江面破冰後,一株秧苗又會開啟整個春天。

策劃丨劉黎

記者丨總台記者韓雪瑩 馮志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