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萊昂納多指責中國過度捕撈,真話說一半,有時候比假話更危險

路智文 發佈 2022-10-12T00:25:37.427827+00:00

前段時間曾經拍過鐵達尼號的著名美國好萊塢演員萊昂納多指責中國對於海洋中的魚類過度捕撈,破壞生態環境。國內的牧羊犬們就應身而動,開始在各大平台汪汪叫起。

前段時間曾經拍過鐵達尼號的著名美國好萊塢演員萊昂納多指責中國對於海洋中的魚類過度捕撈,破壞生態環境。

國內的牧羊犬們就應身而動,開始在各大平台汪汪叫起。各種鋪天蓋地的說,因為中國人吃魚導致海洋生態環境破壞的證據不斷的拿出反覆進行宣傳。例如在公海當中各國漁民之間的相互衝突,中國實行的大型捕撈船都成為了他們攻擊的對象。而他們最常提及的一件事就是中國的魚類水產產量全世界第一。所以中國要為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負全責。

但這是事實的真相嗎?這都是通過加工扭曲歪解的事實。我們一條一條地來分析。

他們第1個觀點就是中國的魚類消費導致了全球的環境破壞。

首先中國是一個水產的消費和生產的大國,但是我們國家的水產70%以上就是來自於養殖。現在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水產養殖,尤其是海產水產養殖國。

除了常規的在沿海地區的網箱中國甚至還開發了相關的深海遠洋養殖船。很多人說的那種絕戶捕撈船,更有可能是像這種像這種10萬噸以上的深海養殖船,中國人還在不斷地開發新的養殖方式,為了確保中國人能夠吃好的同時也為保護環境做出相應的貢獻。

另外如果要算人均對於水產品的消費量,中國甚至排在世界較低的水平。我同樣作為水產品消費大國的日本很早以前已經達到了年人均消費100多公斤。對照上表當中的日本捕撈量,肯定存在著一定的差值。這就證明了,像日本這種發達國家並不僅僅依靠於自己捕撈魚類,還大量進口他國海洋水產。正因為發達國家通過二級市場大量收貨海洋漁產品,才導致了本來一些對於海洋產品需求量不大的國家也參與到了全世界的海大捕撈當中。而且在公海當中出現漁民之間的爭端,實際上是各個國家各個地區都存在的。並非中國漁民在外四處和他國漁民產生衝突。這是世界海洋漁業資源與權力劃分不夠明晰和市場全球化的結果。

第2個觀點是,中國漁民為了賺錢,在全世界到處和其他國家的漁民產生衝突。

這裡我需舉一個例子來闡述現在的全球漁業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英國脫歐的過程當中,漁民支持脫歐的堅定群體。因為根據歐盟相關的法律規定,英國的漁場也要對於其他國家開發。而這就導致了英國和法國漁民在海上面經常起衝突。為了保護自己的捕魚權,他們積極地參與了脫歐行動。

但真正完成脫落之後,由於英國不再是歐盟的成員國,所有的水產品進口需要通過相關的法律程序,英國的漁民再也無法把打上來的魚直接拖到歐洲進行售賣。而英國的水產從業人員就缺乏相關的儲存和冷凍設施。大量捕獲的魚只能爛在自己的漁船當中,最後倒海里。

可這種明顯的相關對於漁業產業的報導,所有的牧羊犬們開始了,選擇性地忽視。

第三,美國的捕撈量很低,所以美國人有資格指責我國

最後我們來談談美國人吧。雖然在這個2020年的表格當中,美國的捕撈量確實有限,但美國的食用的海產品大量卻是依賴於進口。

而且由於美國的一些飲食習慣,美國的淡水魚類的資源,其實並沒有完全被利用和開發。


中國的四大家魚的源頭中華鯉魚。在美國和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已經成為了破壞當地環境入侵物種。美國政府必須請專門的人進行捕撈,最後粉碎做成飼料或者肥料。

而且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英美的消費者的習慣,吃魚的時候是不吐刺,河魚由於刺過多無法進入美國人的消費餐桌。

這種行為就如同一邊把自己的工業搬到第三世界,一邊又指責第三世界國家製造環境污染。通過這樣的行為抹黑第三世界國家一樣的無恥。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這種戲子而生氣。因為中國贏確確實實成為了世界第一的水產大國,這依託的是我們的中國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我們不僅要讓全國人民能夠吃得水產,還要在吃好的同時保證全球海洋的生態環境。所以我們才會有那麼多的科技人員投入到對於養殖技術研究當中。中國才能夠讓鮑魚這種奢侈品變為平常百姓家都能夠買得起的水產。現在西方國家某些人的指責的背後,實際上是他們對於中國人民的生產能力的恐懼。害怕我們在工業品上面的超越一樣,在農業上面也會全面地挑戰和超越他們的體系和領導地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