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為什麼儲蓄存款增長快?應該如何選擇?主要三大難點

財經文化評論 發佈 2022-10-12T08:05:16.037389+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2022年,我們經常遇到那些沒錢償還貸款的人「睡不著覺」;2022年我們經常遇到那些因數疫情而失業破產的人「睡不著覺」;2022年我們會看到大學畢業生難以找到心儀工作的人「睡不著覺」。這些人之所以「睡不著覺」內涵一個共同的因素:沒錢。

2022年,我們經常遇到那些沒錢償還貸款的人「睡不著覺」;2022年我們經常遇到那些因數疫情而失業破產的人「睡不著覺」;2022年我們會看到大學畢業生難以找到心儀工作的人「睡不著覺」。這些人之所以「睡不著覺」內涵一個共同的因素:沒錢。但如果有人說,「2022年,手握大量現金的人,你能「睡著覺」嗎?是不是有點凡爾賽?但現實卻就是如此。

2022年那些持有大量現金的人「睡不著覺」,是因為居民存款的大量增長。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6月末我國居民存款總額達到了113.79萬億,僅今年上半年住戶存款就增加10.33萬億元, 比2021年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的7.45萬億元多增加了2.88萬億,比2020年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的8.33萬億元多增加了2萬億,比2019年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的6.82萬億元多增加了3.51萬億,比2018年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的4.26萬億元多增加了6.07萬億。

居民存款多了,說明居民有錢了。但同時也會導致有錢的人「睡不著覺」,原因何在呢?三大因素:


首先,居民銀行存款的大量增加表明近幾年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劇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後,居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加大

近幾年來,世界經濟特別是產業鏈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貿易戰導致的世界經濟一體化面臨巨大的挑戰,外貿公司和外向型經濟面臨持續發展難題;國內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和經濟結構轉型的挑戰,面對疫情持多點散發的衝擊,導致部分企業面對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多,甚至一些企業難以正常生產經營,破產、倒閉、重組甚至註銷大量發生。

根據清華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上半年一共有46萬家公司宣布倒閉,還有310萬左右的個體工商戶註銷。而2022年二季度據全國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16-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創下歷史的新高。這種經濟狀況和就業狀況導致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上升。人民銀行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居民儲蓄意願增強,有58.3%的居民更傾向於「更多儲蓄」,占比比上季增加3.6個百分點。

因此,不是因為居民存款多而「睡不著覺」,而是因為「睡不著覺」才拼命儲蓄。


其次,有錢人「睡不著覺」導致的居民儲蓄存款的大量增加,不敢消費導致居民的消費意願降低

經濟和收入未來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導致存款意願增強,另一方面表現為消費意願下降,即不敢花錢。

人民銀行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居民的消費意願與上個季度持平,只有23.8%的居民傾向於「更多消費」,只比上季增加0.1個百分點。

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的雙下降,導致居民消費動機不足,新的奢侈品消費處於增長趨緩的態勢,而中高端消費增長點面臨重塑和轉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7%,特別是餐飲業消費收入下降了7.7%。

不敢消費自然會強化儲蓄存款意願,但是這些存款是消費延緩的結果,同時也是對未來消費期待的準備,消費升級和消費轉型只是一個方面,經濟環境的改善和對未來的經濟利好才是刺激消費的重要因素。


其三,居民儲蓄存款的增加源自於投資意願的下降,投資的資產荒才是大量持有現金的人「睡不著覺」的根本原因

我們都知道,資金是需要保值增值的,即資本是逐利的,否則就可能導致資金的貶值,特別是大量持有現金的人如果不能進行投資而僅僅是儲蓄,這對大量現金的持有者才是非常大的刺激。

人民銀行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只有占17.9%的居民傾向於「更多投資」,比上季的占比減少3.7個百分點。原因何在呢?

居民的房地產投資處於冷靜期甚至已經到了衰退期,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住宅投資51804億元,同比下降了4.5%;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68923萬平方米,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2%;住宅商品房銷售額57682.7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1.8%。目前雖然央行和銀保監會不斷出台降低剛性需求投資的利率政策,但仍然難以刺激居民的房地產投資熱情。畢竟有錢買房的早已經買房,而目前剛性需求的買房者又買房能力有限,購房投資又處於一個迷茫期,所以,儲蓄存款只能是有錢人的選擇。

理財收益率的下降甚至理財的虧損導致大量的理財資金回流到儲蓄存款之中,導致儲蓄資金的回流。曾經的儲蓄存款大量的向理財分流,源自於理財收益的穩定性、理財資金的安全性以及理財收益高於儲蓄存款利率,但隨著資產管理新規的實施,所有的理財產品都不再保本保息,理財產品收益已經從5%下降到4%,甚至現在已經在3%以下,更重要的是一些理財產品已經出現虧損,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銀行類淨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7.72萬億元占比已經達到95.09%。僅2022年3月份,就已經有3600銀行理財產品帳面出現了虧損。這種狀況之下,很多理財資金向儲蓄存款回流導致儲蓄存款非正常性增長。

股市投資是很多人資產配置的重要途徑和方式,也是很多專家建議的不投資房市就投資股市的「股市」。但除了很多人不具備股市投資能力之外,股市的表現也是很多人不敢投資的重要原因。從股票指數看,上半年上證指數累計跌幅達到7%,創業板指數跌幅更大達到了15%,滬深30指數跌幅達到9%。從A股的市場價值看,上半年A股的市場價值累計下降了4.82萬億元,考慮到投資者的數量進行分析,散戶投資者在上半年單一帳戶平均損失了24100元。股市投資業績欠佳也是儲蓄存款回流的重要原因。

為什麼2022年手握大量現金的人會「睡不著覺」?主要是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消費意願降低、理財產品收益下降甚至虧損、房地產投資價值下降和股市投資越來越難。手握大量現金的人會「睡不著覺」,有你嗎?(麒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