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封閉式的神器平板耳機,簡單說說HIFIMAN SUNDARA-C

火星魚 發佈 2022-10-12T17:37:13.191883+00:00

最近到手了HIFIMAN新推出的一款名為SUNDARA-C的耳機,設計不同於自家以往平板耳機常用的開放式,看名字是老款產品SUNDARA的封閉式改款,封閉式腔體和頂級單元配置卻有不貴的價格,在頭戴大耳領域是少見的厚道。

最近到手了HIFIMAN新推出的一款名為SUNDARA-C的耳機,設計不同於自家以往平板耳機常用的開放式,看名字是老款產品SUNDARA的封閉式改款,封閉式腔體和頂級單元配置卻有不貴的價格,在頭戴大耳領域是少見的厚道。在使用的這段時間裡,我能明顯感受到SUNDARA-C做到了封閉式耳機少有的開闊自然聲場並保持了絕佳的聲音素質,解析力、寬鬆度都非常好,屬於完成度極高的封閉式平板,因此下面說說SUNDARA-C使用感受,算是作個簡單的個人體驗分享吧。

其實對於燒了一段時間的耳機發燒友尤其是常燒大耳機的老燒,在推薦頂級產品往往繞不開HIFIMAN的SUSVARA和HE1000系列兩個經典的頂級型號,尤其是HE1000作為性價比相對較高的開放式平板旗艦產品,多年來對標友商各種旗艦,配搭分享和討論的熱度和一直是不錯的。但對於初燒來說,HIFIMAN一直有個不得不提的特別型號——SUNDARA。

SUNDARA這款耳機就如其名,音色就如梵文所代表的「美麗」,無論顏值、聲音、性價比都具有里程碑意義,如今歐美那邊對於SUNDARA的認可度甚至已超過傳統三大廠的次旗艦,開創性的超強參數也讓SUNDARA有更強大的驅動潛力,屬於常青樹級的平板產品,同時也屬於HIFIMAN最包子的一款平板了。因此就SUNDARA這款平板耳機我也至少2次專門發文推薦過,是一款值得嘗試甚至拿來退燒的產品。

而在SUNDARA之後,HIFIMAN並無推出SUNDARA的二代產品,而是更新了一波其他定位的產品和HE-R10、HE-R9這樣的封閉式耳機,填補了產品線空白,讓耳機發燒友在入門、頂級和有線、無線產品之間有了更多選擇。而SUNDARA-C則是在最近推出的傳統有線頭戴發燒耳機,雖然改為全封閉的設計,但和自家HE-R10、HE-R9的「致敬」式的外觀不一樣,明顯屬於全新的改款,樺木材質的半圓形腔體呈現一定的「波浪」紋理,價格和SUNDARA剛推出時幾乎一樣美麗,三千元就能夠入手了,定位同樣主打性價比。

關注HIFIMAN產品發布路線的燒友估計會清楚,封閉式的HE-R9屬於動圈耳機,HE-R10平板版則價格不菲,對於平板耳機愛好者而言,想要體現封閉式平板要不付出不菲的金錢代價或者換門到友商LCD之類的品牌,SUNDARA-C的出現無疑同樣填補了HIFIMAN產品線的空白,也填補了封閉式平板大耳機的空白,也讓燒友能夠在極低價格體驗封閉式平板的與眾不同。

除了顏值不錯的腔體外,SUNDARA-C的頭梁、耳機Y形支架和各種LOGO位置都類似於SUNDARA,但可能由於封閉式設計的調音和舒適度考量,SUNDARA-C的耳罩的厚度要大於SUNDARA,也更為柔軟,戴在頭上的舒適度不錯。SUNDARA-C的雙邊入線設計有助於各種換線玩法,雖說HIFIMAN官方只給耳機配置了雙邊入線的3.5mm接口耳機線和6.35mm轉換頭,但是如果手頭有平衡升級線和平衡前端的話,可以考慮給SUNDARA-C換線後感受不同的驅動差距,而我實際使用下來也感覺SUNDARA-C並不容易推,尤其是一般「小尾巴」單端驅動的話應該餵不飽SUNDARA-C,需要上台,或者至少上個大推力的國磚或隨身耳放。

一般來說,頭戴發燒耳機之間似乎有個不成文的慣例,就是自家封閉式產品往往會比開放式產品要貴,同時是木殼耳機的產品力並不全在聲音方面,像鐵三角之類的廠家的不少產品似乎更做重於收藏、材料和顏值設計等的成本側重,因此論價格的話SUNDARA-C理應會更貴不少。但實際上,SUNDARA-C發布售價並沒比SUNDARA貴多少,卻配置上了超納米振膜和SUNDARA之前沒有的隱形磁體等配置,完成度非常好。

另一方面,SUNDARA-C阻抗小於SUNDARA但靈敏度要高驅動上的聲壓會更容易出來一些,但就如我上面說的,SUNDARA-C其實並不算太容易真正「推好」,例如我用UA3Pro小尾巴驅動SUNDARA-C,雖能感受到它橫向聲場的強大,也有寬鬆自然的「聽音觀」表現,但低頻出不太來,一定程度影響樂器、流行等曲目的表現,中高頻的銜接和能量感也有一定問題。

而在我手頭歌詩德X26Pro解碼+U12界面+金波AMBER MKII台機驅動下,SUNDARA-C表現出了非常好的寬鬆度和解析力表現,至少在信息量「餵飽」後,SUNDARA-C表現出了不錯的三頻框架,橫向聲場龐大且三頻銜接自然流暢。聽習慣了ANANDA、HE1000等耳機的燒友在聽SUNDARA-C,會感受到這款耳機延續的仍是HIFIMAN對於平板耳機細膩、寬鬆、自然的調音方向,尤其是對於燒友樂感訴求的滿足,SUNDARA-C屬於一脈相承的產品。

在台機驅動下,SUNDARA-C的低頻下潛仍並不算太強,更多是量感上的表達提升,讓整體有更大的氛圍感和低頻層次感。和SUNDARA對比,SUNDARA-C聲音上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封閉式結構帶來的中頻密度改變。SUNDARA作為開放式耳機,一定程度兼顧人聲密度和整體透明度,低頻同樣並不算太強。SUNDARA-C則不同,首先佩戴上舒適度要提高一個檔次,廣闊的聲場帶來的是自然度和聽感透明度的提升,人聲密度降低但並不代表它不能聽流行,反倒是流行、爵士、人聲等曲目的另一種表現,尤其是對於喜歡透明度和氛圍感的燒友,封閉式的SUNDARA-C幾乎是不二的選擇。同時,SUNDARA-C有了更為雜食的曲目和樂器回放兼顧,樂器的高頻泛音表現非常出色,快速、輕盈且兼顧了細膩,聽任何曲目都非常過癮。

從我多年把玩封閉式耳機的經驗來看,封閉式耳機如果調音不好完全可能造成非常「悶騷」和脫節的三頻聽感,前段的良好驅動雖然能一定程度補救但並非萬能藥。而到了今天的SUNDARA-C,它則直接通過調音上讓用家感受非常大的聲場,調音上已經完全做到較好的平衡度和自然度,就算是國磚普通直推也是完全不成問題。但從我個人口味而言,我反倒喜歡一種基於「折中」調音的方式,直接上台式耳放+單端驅動,就足以給SUNDARA-C非常好的平衡度和素質,把橫向聲場和縱向聲場壓制到更接近開放式耳機,卻保有封閉式耳機的包圍感和深邃感,讓SUNDARA-C成為一耳朵就感受到輕鬆和好聽的耳機。

當然了,我也並非希望大家衝動消費,畢竟每個人對耳機的使用需求、場景並不完全一樣。例如在安靜環境聽音較多且聽習慣了開放式耳機的燒友,完全可以繼續用SUNDARA或者更高端的開放平板上台驅動去滿足自己。而更低阻更高靈敏度的SUNDARA-C,則無疑適合對封閉式耳機有需求的燒友,除了更好的驅動性能和封閉式帶來的物理降噪效果外,封閉式+平板振膜的組合帶來了與眾不同的聽感體驗,寬闊自然的樂感表現和優秀的聲音素質是這款耳機最好的硬指標,如果希望一步到位或者換口味嘗試封閉式平板耳機,SUNDARA-C是絕對值得一試的選擇。

關鍵字: